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开年就裁4万人,欧洲车圈人事巨震,到底该何去何从?

开年就裁4万人,欧洲车圈人事巨震,到底该何去何从?

车联号 2254浏览 2025-02-24 IP属地: 未知

新能源的浪潮袭来,全球汽车行业压力重重,即便是以汽车制造闻名的欧洲车圈,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最近,关于欧洲车圈裁员的消息接踵而来,大陆、采埃孚、保时捷、奔驰等知名企业都在其中。算下来,这一波裁员,估计要有近4万人失业。

虽然有时候裁员也是一种架构优化,有助于车企发展,但是如此大规模的裁员,显然不是正常现象。

根据相关信息,头部知名Tier1大陆集团计划在2026年底前裁减约3000个工作岗位,并计划到2027年将研发投入占比降低至10%以下。而这也是其继2023年启动7000人裁员计划后的又一次大规模裁员行动。

同样作为供应链企业的采埃孚集团,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采埃孚(ZF)正在考虑拆分其电驱动技术部门,计划在2028年底前裁减德国地区的1.1万至1.4万名员工。

除了供应链,主机厂们同样纷纷断臂求生,其中不乏奔驰、保时捷这样的豪华品牌。比如奔驰就计划在 2025 年底前通过裁员 2 万人完成 50% 的降本任务。

保时捷则是继2024年终止1500名合约工后,再一次考虑裁员,计划从今年开始在未来的几年内再削减1900个岗位,调整范围覆盖德国全境。

可以说,在这场欧洲车圈的裁员风暴里,从供应商,到主机厂,无一幸免。电动化转型路上,遇到些艰难险阻实属正常,而欧洲汽车领域的这种“裁法”,或许意味着其在电动化发展上遇到了不小的问题。

即便2022年欧盟方面曾经立过一个远大的flag,立志要从2035年起禁售会导致碳排放的新燃油车。欧洲也一直在倡导大家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推动减排。

只不过,理想与现实终究是有差距的。这么多年下来,欧洲的电动化转型之路并没有变得越来越顺畅,反而出现了电动车在欧洲生产与销售愈发艰难的情况。

那么,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为什么中国汽车行业能转型的那么顺利呢?其实,说白了,欧洲车圈主要就是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群众基础差,二是车企没信心。

都知道电动化转型是趋势,但奈何欧洲消费者不买账。倒不是因为电动化真的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而是欧洲的电动车对于本土用户来说,属于“高消费”。比如德国,其电动车的均价差不多在7万欧元左右,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德国联邦政府还取消了一些补贴,用户的购车压力实在太大。

再加上电动车在德国用车成本也比较高,德国联邦统计局曾经发布过一个调查数据,一个年用电量低于2500千瓦时的德国家庭支付的电价为每千瓦时45.36欧分,合人民币每度电近3.6元,这个用车成本,和用油的区别并不大。

要知道,我国平均家庭电价为每度电才几毛钱,在中国被当作关键“卖点”的成本部分,到了欧洲很多国家,反而成了一大弊端。所以,中国新能源车企转型速度快,是有一定的先天优势的。

而欧洲购车成本高,用车成本经济性不显著,,属于“天时地利人和”全都不占,电动车推广自然阻力重重。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仅不足30%的欧洲消费者计划购买电动车,其中超过半数消费者明确表示,不会购买价格超过3.5万欧元的电动车。

用户不积极,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车企又在一个自己并熟悉的电动车赛道竞争,电动化转型之路举步维艰。

一面是欧盟碳排放新规实施压力,一面是电动化转型的高昂投入,连带着传统供应链利润空间也在持续压缩,这个时候,欧洲车圈的各家企业只能迫不得已进行裁员“保命”,甚至有些车企又重新燃起了发展内燃机的想法。

首席执行官康林松曾经表示过,奔驰已经为继续生产内燃机汽车做好了准备,甚至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对内燃机技术进行更新,还打算在 2027 年推出全新的内燃机车型阵容。

看得出来,这个曾经喊出“要在 2030 年前于主要市场全面转向电动汽车销售”的百年车企,信心已经所剩无几了。

更值得关注的是,不管是断臂求生,进行一波又一波的裁员,还是重新回到燃油赛道,对于欧洲汽车行业发展,都未必是一件好事。

一方面,供应链企业通过业务剥离、裁员重组等方式应对利润下滑,的确可以短期改善财务报表。

但同样也存在削弱长期技术储备的风险,一旦技术储备不足,在竞争中反而更容易被淘汰。

另一方面,现在全球汽车行业的主流就是电动化和智能化,如果德国车圈信心普遍不足,转而回到燃油赛道这个“舒适区”,将意味着其可能会离主流趋势越来越远。毕竟,电动化以及软件定义汽车(SDV)是这个时代的竞争力,如果你没有,就很可能被时代淘汰。

所以,对于欧洲车企来说,如何快速进行电动化转型,提升新能源技术实力非常重要。或许,奔驰、保时捷等车企也应该看看中国自主品牌成功经验,走一走强强联合,取长补短的路子。

2025年,全球汽车市场都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欧洲车圈的转型阵痛远远没有结束。而接下来,是继续裁下去,还是灵活变通,在阵痛中寻求突破口,是每一家艰难生存的企业,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车联号 1887粉丝    904作品 关注 汽车资讯/测评/文化;车生活/自驾游/车展/车模
推荐作者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