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俣祺
导语:昨晚,雷军亲手把小米SU7 Ultra的价格从81.49万“砍”到52.99万,这波操作简直称得上是营销教科书,就连买不起车的人现在都知道小米新车“便宜”了。
雷军的“预期操控术”
自从小米SU7 Ultra亮相开始,雷军就先用“纽北之王”的光环锚定了高端市场,再用几乎是腰斩的价格制造了“捡漏”假象。
甚至有网友调侃“一匹马力仅需300元,比秦PLUS还划算”。
但这场“价格屠夫”行为的背后,确是小米精心设计的预期操控术。
预售阶段,小米通过高价暗示消费者“这车值80万”。
正式售价公布后,消费者心里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就好像捡到了便宜。
而且这次降价本质上还是一个“素车”陷阱,52.99万元的标准版其实是减配版本。
官方宣称的“赠送价值9万元碳纤维套件”,其实仅仅覆盖了一些外观件。
碳纤维尾翼、主动扩散器等核心性能部件还是需要额外付费选装。
哪怕是预算充足的性能车爱好者也不要忘了,想要体验发布会上说的“赛道猛兽”,还得再加10万块钱选装竞速套装。
有行业分析师测算,SU7 Ultra的硬件成本大概在26万元,毛利率可能会超过40%。
但同定位的特斯拉Model S Plaid的毛利率大概为17%,小米的“性价比”本质上还是压缩品牌溢价后的利润再分配。
当天晚上凌晨,雷军就公布了“开售2小时,大定突破10000台”的战果。
这1万下定的消费者之中,有不少是预算本来在30万级的消费者,最终被28.5万的差价冲昏了头脑,却忽略了这款车在日常使用时的局限性。
雷军的这波操作就像是把保时捷拆成零件卖,选配算下来落地轻松就超过了60万,比BBA的顶配还要贵。
发布会上的“阎王点卯”
昨晚的发布会上,雷军仅用了3分钟草草带过了一下性能参数,却花10分钟强调了“运动豪华”的概念。
然后就迅速暴露了小米SU7 Ultra在市场定位上的真实意图。
新车的对手根本不是Model S Plaid或者极氪001 FR,而是宝马5系、奥迪A6L、奔驰E级这类高端轿车。
但这种所谓的“降维打击”也让小米一直所说的性能车概念出现了漏洞。
从车本身来看,赛道级的碳陶刹车会不会在日常中出现低速异响,碳纤维尾翼在城市道路到底有没有意义,而座椅按摩、Alcantara材质这类舒适性配置又会不会削弱赛道属性,这些我们都不知道。
最终的产物说好听了是赛道和生活的兼容,说难听了就是性能和舒适的割裂。
而且更要命的是,赛道配件还会导致保险费用的上升,最终不仅价格超过BBA,保费也要高出不少。
这样看下来,24K镀金车标、碳纤维车顶这种“样子货”,更加暴露了品牌溢价的问题。
对比同价位的其他豪华品牌车型,无论是细节打磨还是工艺精度都碾压小米。
所以,小米抛出的全系标配智驾和300万智驾保障更像是一种补救措施,先不谈小米智驾这一年出现过的问题,就是智驾保障模糊不清的范畴,谁又能保证它真的“保障”呢。
争议铺满的造车路
回顾小米造车四年可以说是充满了争议。
毕竟造车跟造手机不一样,发动机和底盘这些核心部件的长期可靠性可不是“互联网思维”就能解决的。
就像小米SU7刚交付的时候,好多车主都曝出“车机死机”“悬挂异响”等一系列问题。
到了SU7 Ultra,雷军更是陷入了“营销为上”的老思路。
从“跑分”到“刷圈”,还是小米卖手机的老一套,始终擅长用数字来制造话题。
但汽车行业的技术积累是需要时间的,而不是PPT上的“全球第一”就能解决。
不过小米造车也确实创造了不少事实上的“第一”。
通过60天的回款周期和现金流管理,小米确实降低了汽车零部件的成本问题。
小米SU7的价格也证明了这一点,毕竟雷军可不做赔钱的买卖。
而且小米的人车家互联也确实不错,在实际体验中,空调、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居的联动十分流畅,也成为了许多米粉的骄傲。
为雷军的“赛车梦”买单?
说回到小米SU7 Ultra,这次新车的火爆绝对是一次不错的商业成功。
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台新车依旧是一场“富人游戏”。
“重新定义豪车”口号的背后,是小米这类造车新人对汽车工业本质上的“傲慢”。
雷军在发布会上反复强调“可家可赛”,但实际上可能是两头都不讨好。
就比如为了追求低风阻,SU7 Ultra都流线型设计导致后排空间很小。
有媒体表示身高1.8米的乘客不仅得哈腰,膝盖更是直接顶在前排座椅上。
这种“硬伤”很难让人把SU7 Ultra和家用挂钩。
而且小米现有的服务网点可以说是少得可怜,而且还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偏远地区的用户想要修车简直堪比“朝圣”。
这一系列问题都让新车的豪华成了“甜蜜陷阱”,引以为傲的赛道硬件终究会沦为“参数党”的自我安慰。
写在最后
当雷军表示想让更多人买得起豪车时,他或许忘了真正的豪车不仅是靠参数堆,更需要时间沉淀的品牌价值、经受考验的机械素质以及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当然,SU7 Ultra肯定是代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但它的价格和定位,注定只能成为少数人的玩具。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与其是跟风这次的“参数狂欢”,还不如选择BBA更务实呢。
2025 款捷途山海 T1 贵阳上市 国补换新价仅10.99 万元起
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成熟,现在选择新能源车型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市面上各汽车品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加入“价格战”当中,所以市面上便宜实惠的新能源车型也越来越多。毫无疑问,长此以往,在价格接近的情况下,传统燃油车型的销量成绩会明显低于新能源车型。然而凡事总有例外,......
一汽奔腾悦意序列继悦意03后的又一款高品质新能源车型,悦意07。定位超大电混SUV,最大驱动功率168kW,峰值扭矩340N·m,0-100km/h加速仅需6.9秒。CLTC工况纯电续航210km+,综合续航1555km...
静态品鉴,直观呈现它如何让“宽适”和“科技感”实现满配。即刻点击,看理想如何重新定义豪华SUV的乘坐艺术。
领克 10 EM-P全球首秀! 标配四驱+激光雷达树行业新标
谁才是你家用/商务最佳伴侣,沃尔沃XC90对比宝马X5
带娃神器+移动大house?启辰VX6到底行不行!
宝骏云海2026款抢先探店:入手价直降2.4万却增配!对比竞品优势在哪?
享界S9T工信部申报图曝光:分布式4D毫米波雷达,9月上市冲击高端市场
本期视频看点:岚图FREE+如何用“降维打击”让理想L6黯然失色?用户:这才是真香!
兄弟们,你敢信吗?一台国产混动车,加满油充满电,能从北京干到广州不加油!风云A8L打破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满电满油零补能,可以狂飙2369公里!
要说国内汽车高性价比的代表,那宝骏应该算是其一。如今2026款宝骏云海又再次刷新了性价比上限,置换一口价仅9.98万元起,更惊喜的是它还有着不小的配置升级,具体都升级了哪些?一个视频快速了解一下。
7月16日,吉利缤越家族新增超能Max正式上市,新车仅有一款配置车型,指导价为7.88万元,限时先享价为7.18万元。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来临之后,很多燃油车型的价格也随之下降,即便是传统合资品牌打造的燃油车型也不例外。今天我们要说的这款车型,是东风雪铁龙打造的中型车凡尔赛C5 X,该车型目前已经推出2025款车型,官方指导价9.97万元(2025款车型)。相对来说,2025款凡尔赛C5 X的价格在......
全新帕杰罗谍照,山猫也玩“方盒子”,可惜不国产
百变移动空间,秒变港风剧场 多重感官体验,演绎高光时刻 解锁同款明星座驾
如今的国内汽车市场上,新能源品牌云集,各大车企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纷纷在价格上下功夫,仿佛就是瞅准了人们爱占便宜的心理。殊不知,现在的购车用户越发理性,在买车i时总会货比三家,而且也不再唯价格论。如果你想要一款各方面表现均衡的中大型轿车,或许风云A9L能满足你的用车需求。
近日,尚界品牌官宣首款SUV尚界H5正式亮相,引发了高度关注。当下,中国汽车市场从“电动化上半场”向“智能化下半场”加速跃迁,智驾平权成为主旋律。尚界H5的到来,恰如其分地成为这一转型进程的强大推动力。当尚界H5将华为ADS 4带到20万级主流市场,这已不仅是一款新车的诞生,更预......
虽然在燃油车时代,很多合资品牌车型得到消费者喜爱,可是最近这些年,市面上大部分合资品牌车型的销量成绩都在下滑,尤其是法系品牌车型,销量成绩一度跌到谷底。此前东风雪铁龙推出凡尔赛C5X,很多人都说这款中型车是能够逆袭的法系车型。如今2025款凡尔赛C5X已经上市,官方指导价9.97......
当“铁血猛士”的硬派基因与“满血华为”的智能科技相遇,一场出行革新即将拉开帷幕。7月17日,东风猛士科技联合华为打造的猛士M817将在武汉技术亮剑并开启预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