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日,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联合知乎汽车共同发布了《2025春节智驾众测报告》,该报告基于车控CHEK智驾记录设备收集的广泛数据,全面呈现了智能驾驶技术在实际用户长途使用场景中的表现,是国内首份智驾众测报告。
在“2025春节智驾众测大赛”长达数周的众测过程中,累计测试里程超过10,000公里,相当于横穿中国两次,累计测试时长超过150小时,涉及14款热门智能汽车,涵盖24个省市,且覆盖场景多达30余种。此次报告特别关注了领航辅助驾驶(NOA)系统在城市及高速道路环境中的表现,尤其是“危险接管里程”的分析。
危险接管里程是指在自动驾驶系统需要人工介入接管车辆控制之前,自动驾驶系统能够独立安全行驶的距离。这个指标衡量的是自动驾驶系统在面临危险情况时,能够自主处理并保持安全行驶的能力。具体来说,当自动驾驶系统未能识别到前方的危险情况(如施工路段、障碍物等),需要驾驶员进行紧急介入时,这段时间内自动驾驶系统能够独立行驶的距离就是危险接管里程。
危险接管里程是评估自动驾驶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数值越大,说明自动驾驶系统在面临危险情况时能够保持独立安全行驶的距离越长,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越高。
城市NOA不靠谱?高速NOA领先一步
在众测过程中,测试结果揭示了多个智能驾驶系统在不同真实使用场景下的表现差异。
数据显示,本次统计的NOA里程区分了城市和高速、白天和夜晚两大场景,其中城市NOA占据了25.96%的里程,夜晚场景下的NOA占据了36.03%的里程,测试场景分布均匀。
根据报告数据,NOA智驾里程占总智驾测试里程的86.9%,这意味着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车辆的自动驾驶系统在86.9%的行程中被启用。此数据表明,在测试过程中,NOA系统表现出较高的应用频率,尤其是在高速公路和长途行驶时。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报告中专家预测,2025年将是智能驾驶技术从L2向L3迈进的关键一年。尽管目前在L2+阶段存在一些技术瓶颈,特别是在系统的全面自动化和对复杂场景的应对能力上,但整体来说,智能驾驶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未来几年内将迎来更为成熟的自动驾驶产品。
“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消费者的真实反馈,通过这些数据,厂商能够更好地优化系统,最终实现智能驾驶从辅助到完全代替的过渡。”深圳自动驾驶研究中心副主任郝景山表示。
危险接管里程:自动驾驶安全性的真实考量
数据中,全部智驾系统的平均NOA危险接管里程为占220.21公里,即每220.21公里发生一次危险接管。与此同时,NOA危险接管分布在不同的路况条件下有所不同,虽然城市NOA里程仅有25.96%,但77.14%的危险接管事件仍发生在城区NOA场景。说明NOA系统在城市这一特殊情境下的表现不如其他条件下稳定,仍会频繁发生危险接管事件。这项数据揭示了智能驾驶系统在应对复杂环境时的局限性。
急刹车和急加速是衡量智能驾驶系统舒适性的重要性能指标。根据测试数据,所有参与测试车辆平均每5.14公里急刹车一次,平均每5.18公里急加速一次,说明不舒适的体验仍频繁出现。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朱西产教授指出,目前虽然智能驾驶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整个行业仍处于L2阶段,距离L3的全面普及仍有距离。“知乎此次活动通过用户集体反馈,量化对比测试数据,帮助消费者更清晰地了解市场上智能驾驶功能的实际表现。”
城市NOA的隐患:危险接管场景数据积累不足
在众测过程中,测试结果揭示了不同智能驾驶系统在实际驾驶环境下的表现差异,尤其是在城市NOA和高速NOA的应用中,各车型的表现各有优劣。智己LS6、魏牌蓝山、腾势Z9GT等车型在城市驾驶条件下展现了较高的稳定性,尤其在NOA危险接管方面,智己LS6的表现最佳,其危险接管里程达到149.49公里。大多数车型能够在复杂的城区道路中运行,但仍有一定的局限,尤其是在复杂环境下,系统的反应和处理能力需要进一步优化。
知乎答主Zz的机智生活指出,尽管城市NOA已经能够达到可用状态,但对于大多数驾驶者来说,这种驾驶方式依然存在一定负担,尤其在高效性方面,系统仍需改进。他提到:“对于用户来说,不能像‘傻瓜式’使用,需要通过摸索来确定智能驾驶系统的能力边界,才能更安全地使用。”这表明,智能驾驶系统仍处于一个需要用户适应和学习的阶段,尤其是在城市繁忙交通中。
转向高速驾驶,数据显示,腾势Z9GT、小米SU7 Pro、领克09等车型在高速行驶时表现出了较高的稳定性,表现最优的车型的危险接管里程为351.10公里。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智能系统能够大幅减轻驾驶负担,提升长途驾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知乎答主Zz的机智生活提到:“现阶段的智能驾驶系统在高速上能够大幅度降低驾驶者的驾驶负担,使得日行千里不是问题。”然而,他也提到,虽然系统表现出色,端到端模型仍然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驾驶员需要保持适当警觉。
用户使用反馈的数据体系正在助推智驾落地。
随着城市NOA系统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体验到智能驾驶带来的便捷。知乎答主洪泽鑫提到,尤其在春节期间,很多亲戚在家门口亲自体验了智能驾驶,这不仅提升了他们对智能驾驶的兴趣,也影响了他们对油车的看法。他说:“不到15分钟,很多人就被智能驾驶的便利性深深吸引。”这一点表明,智能驾驶不仅在改变传统的驾驶方式,还在逐步改变消费者的购车观念。
然而,知乎答主大梦指出,尽管智能驾驶带来了便利,但随之而来的安全性问题仍不容忽视。他提到:“智能驾驶系统的责任归属尚不清晰。如果能够配备类似车控CHEK行车记录仪这样的设备,将有助于保障驾驶员的安全。”这说明,智能驾驶在安全性和责任归属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明确,以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基于用户反馈的数据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用户数据不仅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智能驾驶功能,还能推动技术的迭代和升级。郝景山表示:“这是首次通过第三方视角深入评测10余款智能车型在真实春节返乡场景下的表现,涵盖高速公路、城区和乡间等不同路况。”他认为,业内仍缺乏基于用户反馈数据的横向对比,而通过用户反馈,车企和消费者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智能驾驶技术的实际表现。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应用与消费者研究分会秘书长高凌也强调,“通过真实用户数据评估智能驾驶性能,能够提高智能汽车在消费者认知中的客观性、透明度和认可度。”根据报告显示,众测参与者对智能驾驶系统的满意度达到了82.35%,尤其是高速NOA,在减少驾驶负担、提高行车安全性方面表现突出。然而,在城市NOA的表现中,仅有17.65%的参与者表示在繁忙的城区能够完全信任系统,另有82.35%的参与者对系统的判断能力表示怀疑,尤其在处理复杂路况如繁忙交叉口时,系统的可靠性仍存疑。
在国产新能源蓬勃发展的当下,方程豹汽车又一次点燃大众热情,彰显国产新能源的认可度。2025 年 5 月 20 日,方程豹达成 10 万台交付的耀眼成就,10 万车主的热爱。
哈弗猛龙上市啦 这价格太惊喜了吧
当下,电摩市场消费需求持续升级,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基础代步功能,而是向高端化、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对强劲动力的需求日益增长;年轻群体热衷个性化;大众对智能导航、舒适驾乘体验等科技配置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近日,全球高端智能电动车领导品牌小牛电动敏锐捕捉市场变化,......
5月21日,爱跑·2025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展开首个长赛段(SS1)的比拼。作为本届环塔拉力赛的首个长赛段,SS1在帕克勒克景区与天山托木尔景区(温宿大峡谷)内激情开跑。赛道途经温宿县壮美的雪山、峡谷与草原,风景如画,充满挑战。
2025 环塔拉力赛激战正酣,奇瑞瑞虎 8L 车队携 冠军基因 再攀高峰!继瑞虎8连续两年斩获量产组总冠军后,今年瑞虎8L以原厂鲲鹏动力 2.0T 发动机越级挑战改装组,直面 V8、W12 等 5.0L 大排量猛兽,成为行业首台征战环塔改装组的原厂中国芯车型,用 家用心脏 刷新中......
5岁就认识 赵心童与比亚迪携手一路向前
哈弗猛龙燃油版,方盒子的纯粹从不妥协
近日,长城汽车旗下哈弗品牌推出了备受瞩目的哈弗猛龙燃油版车型,作为哈弗猛龙家族的新成员,燃油版车型在延续插混版硬核基因的基础上,凭借其强大的动力系统、卓越的越野性能以及丰富的智能配置,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硬派SUV选择。新车共推出两个版本,2.0T 4WT Pro限时优惠换新价1......
智能博弈时空变量,人机共驾可靠守护 #传祺向往M8乾崑 系列行业首款MPV#TOP Intelligence 山城十二时辰 昼夜接力组合驾驶辅助挑战,挑战成功!
“零公里二手车”座谈会参与企业有两家车企,参与企业为主动报名
四环星辉遇见萤火之光,一汽奥迪助力车主公益路
各种降价、置换补贴、低利率贷款优惠,似乎成为车企“6.18”抢夺客户的惯用手段。
豪哥哥魔性广告惹众怒,深蓝汽车“反向营销”杀疯外网 #深蓝汽车 #魔性 #反向营销 #豪哥哥
近日,比亚迪刀片电池和闪充刀片电池双双提前通过最新国标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全项检测,并获得中汽研汽车检测中心专业认证证书,提前满足新国标要求。
铸就 “迈巴别” 的王者地位,130 万辆的下线成绩更是印证了其非凡实力与深远品牌意义
为见天地 见众生 见自己 捷途给用户放一场盛大的烟花
昨日,外媒曝出一条劲爆消息。中国商务部紧急召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中国汽车流通协会(CADA)、车企及二手车交易平台,就近期愈演愈烈的“零公里二手车”现象展开研讨。相关会议通知也被曝出,从通知内容来看,比亚迪和东风汽车作为车企代表,参与此次会议。
又一家豪华车企裁员3000人
4月份,比亚迪智能驾驶车型单月销量达213,325辆
现阶段,中国汽车行业在“价格战”“智驾战”“盈利战”的多重夹击下,行业利润率持续承压。而长安汽车在2024年的财报中呈现出一组耐人寻味的数据: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至2767.2亿元,新能源收入占比提升至46.5%,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5.4%至73.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