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几年,随着消费者用车需求愈发多元化,硬派越野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增长,在2022年,中国硬派越野市场的累计销量为17.8万台,到了2023年就增长到了22.4万台。而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硬派越野车年销量空间可达100多万台。因此,对于当下的主机厂来说,跟传统家用车市场相比,硬派越野这个小众赛道,反而成了车企向往的新蓝海市场。
然而,想要在这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中立足并取得卓越的成绩,可以说是困难重重,比如致力于打造豪华电动越野的猛士科技,自品牌成立以来,就始终未能实现预期市场表现。
预期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从2023年开始,猛士科技相继推出了东风猛士917、东风猛士917蛟龙战甲、东风猛士M-HUNTER狩猎者、东风猛士M800星际战车以及东风猛士917高地雄狮等多款车型,起售价63.77万元,拥有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
从价格来看,猛士科技的定位确实足够高端,从动力形式来看,也符合当下硬派越野的主流消费趋势,而且还有军用背景为其硬核技术背书,背后还有东风这个大金主撑腰,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在猛士917上市时,猛士科技的CEO曹东杰也放出豪言:“猛士917将在2023年内限量发售1687辆”。
在2023年广州车展之际,东风猛士科技副总经理、首席品牌官猛士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炯也表示,猛士917市场表现超出预期,订单已经超5000台,创始版200台已经基本上交付完毕,进入生产系统的也有1000台左右。
同时,在一次公司的商务大会上,猛士科技总经理曹东杰表示,2024年是猛士科技起势之年,将瞄准60万元以上新能源越野TOP1的位势目标,成为中国豪华电动越野市场的领导者。
从各大高管的口中,可以看到,猛士科技的表现还挺不错的,但事实似乎并没有那样的美好,根据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3年业绩报告中的数据显示,猛士科技在2023年的累计产量达到1171台,但销量仅为824台,不管怎么算,也和当初的限量发售1687辆有一定差距。
另据相关汽车专业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猛士科技在2024年的终端销量仅1000多台(含猛士917、猛士M800),作为对比,售价高达百万的仰望U8在2024年的终端销量达7000多台,猛士科技仅为仰望U8大约七分之一,当然,在60~70万元价格区间,不仅仅是百万豪车仰望U8,跟其有价格重叠的坦克700 Hi4-T比,更是望尘莫及,要知道坦克700 Hi4-T在2024年的终端销量超过了1.1万台,可以说,猛士科技在2024年,是没有达成曹东杰60万元以上新能源越野TOP1的位势目标的。
媒体传播失焦
圈层触达失效
从产品力上来讲,猛士917、猛士M800还是非常能打的,智能化配置应有尽有、越野性能也是数一数二,但是在产品的技术传播上,猛士科技仍停留在参数对比的层面,缺乏具象化场景演绎,导致消费者认知停留在“动力强劲的电动越野车”的模糊印象。
要知道,在比亚迪仰望U8上市之初,通过"易四方"平台实现原地掉头、应急浮水等差异化功能,在社交媒体创造现象级传播,让消费者深刻感知到硬派越野车的能力上限可以更高,从而获得了比较高的订单转化率。
而坦克700 Hi4-T则由于坦克300的规模化和品牌口碑传播效应,让潜在用户对坦克700 Hi4-T会产生产品力更强、更高端的良好印象。
除此之外,猛士科技还借助了周鸿祎“卖掉迈巴赫,拥抱国产新能源”热点事件,并且借助北京车展营销节点,邀请周鸿祎来展台进行参观互访,在各大社交平台打造热点话题进行流量炒作,但在外界看来,周鸿祎的人设与其猛士科技的产品定位,是不太相符的,难以触及越野圈层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今年6月,猛士正式启动了与电影《蛟龙行动》联名的新能源越野车——猛士917蛟龙战甲版的预售,想借助《蛟龙行动》的热度,来提升品牌知名度,但由于《蛟龙行动》的质量没能得到更多观众的认可,口碑并不怎么好,再加上哪吒2火爆出圈,直接导致《蛟龙行动》提前撤档,再加上猛士917蛟龙战甲版在电影里的镜头实在太少,并没有达到像《非常人贩》中奥迪A8、《007》中的路虎卫士中的宣传势能。在外界看来,这又是一场错误的营销,品牌传播效果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甚至还被《蛟龙行动》拉胯的票房所拖累。
而在用户运营方面,2024年,猛士科技又花费重金在全国11个城市成立了12个车友俱乐部,开设越野课程,长途穿越路线体验等,打造越野生态,培育越野文化,构建更大的品牌宣传势能,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没有对销量起到多大的帮助。其实,培育忠诚的越野粉丝圈,并非一日之功,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为销量提升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而且从2024年开始,猛士科技也紧跟流量热潮,曹东杰、王炯等公司高管纷纷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活跃,但无论是粉丝量、还是流量抑或是与用户互动的频率等方面,都不算出色,对品牌传播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质量可靠性存疑
不仅在营销上难以触及目标群体的使用痛点,在产品质量上,猛士科技也很难称得上是顶级的豪华越野品牌。
今年2月15日,有猛士917的用户称,猛士917在官网参数及销售宣传该车有90cm的涉水功能,但实际涉水30~40cm时,发动机就进水了,而且官方还不质保。被质疑是虚假宣传,夸大该车的涉水功能。
在更早的2024年,还是猛士917的用户,其称,在提车几天后就出现燃油泄漏的问题,跟厂家提出了退车请求,厂家不同意退车并提出可以补偿现金积分和配置,提出的补偿在等待一段时间后兑现了一部分,剩下的一直没有兑现。
如此少的用户基数,却出现了比较致命的质量问题。要知道猛士917可号称是国内唯一通过“国家军用标准”耐久测试的车型,可确保在任何复杂路况下都能展现出出色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但就这些问题质量的投诉来看,似乎与之前宣传的军规级品质不太吻合。
车叔总结
可以看到,当前猛士科技的困境本质上是传统车企转型高端电动化的典型缩影。在品牌积淀、产品定位、营销网络传播、用户运营等维度,仍然存在较大的短板,也未能建立以用户场景为核心的产品开发体系,与此同时,在产品品控上也与之“军用基因”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想要突破当前的销量困境和发展难题,在日益残酷的豪华电动车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猛士显然还需要做到更多。
当行业潮水退去,留下的一定是那些真正扎根用户需求、尊重技术规律的前行者。
2025上海车展:宁德时代以“多核时代”理念重塑行业格局
制动系统作为汽车安全的终极防线,直接关乎驾乘安全。随着智能化进程加速,传统液压制动系统在响应速度、能量回收及空间布局上的局限性愈发凸显,线控制动技术成为行业变革的核心方向。其中,EMB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线控”方案,凭借彻底摒弃液压管路、实现毫秒级响应、高度集成化等优势,被视为线......
五款全球首秀、首款自研ADAS方案 大众汽车打响在华最强智能网联攻势
在电动化领域,北京现代以首款纯电平台SUV ELEXIO的全球首秀为标志,正式吹响了向新能源市场进军的号角。这款匠心打磨5年的车型,不仅补齐了北京现代在新能源发展上的短板,更开启了其智电新征程。ELEXIO的推出,是北京现代对电动化趋势深刻洞察后的精准布局,也是其技术实力和创新能......
2025上海车展,辰至半导体采访 #2025上海车展 #汽车芯片 #汽车 #热点
上海车展人气收割机 A5L Sportback让你心动只需0.5秒
对于换电路线,李斌秦力洪完全不后悔。
从智驾系统到座舱体验,再到底盘控制,华为一次性抛出三大解决方案——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HUAWEI XMC数字底盘引擎,不仅展现了技术全栈自研的实力,更瞄准行业痛点,试图重新定义智能汽车的竞争规则。
上汽大通 MAXUS 新途远界首发:超混技术开启轻客 “一车多能” 新生态
长安马自达重磅推出EZ-60,10元盲订让梦想触手可及
华为联合11家车企发安全倡议,L3级自动驾驶能放心用吗? #华为 #智能驾驶 #辅助驾驶 #行车安全
为中国车企的智能化突围提供了更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国车出海想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要靠智能化的软实力。
欧拉将持续深化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不断创新,持续对城市出行场景的深度挖掘
一季度盈利超预期,上汽通用推逍遥架构重构技术护城河。
邵景峰表示,解决同质化问题需要内脑、外脑都上,需要一些新的思考方式以及作品。
10元预订!长安马自达EZ-60电动化绽放,全新智能座舱科技大放异彩
在这个意义上,未来的极狐,留给人们的,将是无限的想像。
合法的改装 首选现代N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