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日,广州长隆,东风日产用一场“NI好——东风日产最家技术发布会”,将温情与刀锋糅合。用“家”的温情叙事,展示出刀锋般的野心,东风日产一改日系车在新能源领域“技术保守”的刻板印象。
“家,是技术创新的原点”,这句宣言背后,藏着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时代最深刻的领悟——当中国新能源渗透率击穿50%的临界点,当自主品牌以每月一款新车的速度改写市场规则,昔日的合资巨头们,正站在悬崖边俯视深渊。
东风日产选择在此时亮出“天演架构”和首款纯电轿车N7,既是背水一战,亦是向行业宣告:合资品牌的转型,绝不是智能电动化时代的注脚,而是吹响行进的集结号。
这也不是一场普通的技术秀。一句“NI好”,既是东风日产对过去22年1600万用户的问候,亦是对开启智能电动时代新篇章的叩问。意识觉醒之际,除展示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时代少见的锐气之外,也有不再依赖品牌光环、以硬核技术直面竞争的雄心。因为,东风日产“除了成功,无路可走。”
风口浪尖之下,中国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摧城拔寨之时,合资品牌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新能源时代,技术定义权的天平已向中国市场倾斜。
并且,一直以来“合资品牌造电动车是不是少基因?”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般悬在头顶。因而,此次发布的“天演架构”,成为东风日产破解新能源转型难题、打破基因锁的核心载体。
会场中央的“天演架构”展台上,“四针刺电池”“端到端智驾”等硬核技术实力的展示,暗喻破天荒的“技术起义”。而构建全新技术堡垒的基础,则是东风日产的全新“GLOCAL模式”(全球化+本土化),既延续日产78年电驱技术积淀,又融入中国本土研发团队的智能化基因和创新。
“天演架构”具备三大优势:超高安全效率、超强兼容延展、越级智能舒适。而这三大优势表明,天演架构不仅是追上“新能源技术第一方阵”,更是“卷”AI赋能舒适性,重塑技术DNA。
从参数看,其电池防护达到“四针刺多电芯无热蔓延”级别,800V平台支持6C 快充,高集成智能电驱的响应速度达到万分之一秒。扎实的数据,直指当前新能源市场中安全焦虑、补能效率、动力平顺性的三大技术痛点。
意义不在数据本身,而在于日产将电池、电驱、智驾的核心技术向中国团队开放。这在三年前,几乎是天方夜谭。妙着盘活一盘棋,天演架构得以打破“合资做不好新能源”的基因锁,也让全新“GLOCAL”开发模式下的东风日产得以掌控智电时代的技术主导权,保持其在合资车企阵营中的领先地位。
而与Momenta合作开发的“端到端智驾大模型”,更是东风日产技术体系中最具想象力的部分。其高速NOA支持130km/h刹停,智能泊车功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作为合资首个标配高阶智驾,加上同级最强智能座舱,东风日产“智能平权”也亮出了技术新底牌。
同时,这也成为合资转型的跃迁缩影:用本土供应链的“快”,弥补自身研发的“慢”。东风日产选择了一条更务实的路径,与Momenta深度定制打造一段式端到端高阶智驾,在智驾方面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毕竟,在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每天汽车市场都在上演“生死时速”,东风日产推出“最家”势所必然,这也有助于其在快速行进中解决自身面临的“三重挑战”:认知革命、时间窗口和转型路径。
首先,东风日产正在全面从“工程师思维”转到“用户思维”。而且,更加强调团队的作用。诚如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新宇所言:“我们正在从狼性文化转向雁型文化。”
转型背后,则是传统车企所面对的认知重构——当新势力以“用户企业”自居,通过社群运营、OTA升级持续黏住客户时,合资品牌能否摆脱“闭门造车”的惯性?无他,用户需求的闪电战与车企研发的阵地战,注定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唯有认知革命才能突围。
其次,目前的行业共识是,2025年将是更“卷”的一年,而2026年更是新能源市场格局固化之年。所以,N7披挂上阵时不我待,包括2026年前还有5款新能源车型助阵,东风日产破釜沉舟快速布局。
同时,目前合资转型的“三种路径”——大众式强攻、丰田式保守、日产式融合,选择第三条路线突围的东风日产,借力本土供应链(如Momenta、华为)快速补齐智能化短板,正在成为合资军团转型的新典范。当然,其成败与否也将深刻影响行业对“合资转型可能性”的判断。
我们有理由相信,就像我在2011年《寻找东风日产DNA》中所述,凭借“全体系竞争力”的东风日产DNA,以及自我革命的勇气、超强的执行力和坚韧,东风日产在“浪潮已至”的AI时代,依然可以迎风飞翔。
“49个传感器、19个气囊、凝脂材质”,当AI零压云毯座椅的参数被逐条拆解时,发布会现场响起持续的掌声。这是日产的“舒适霸权”在新能源时代的延续——用88项专利、与NASA合作的零重力技术,在品质护城河之外,再筑起一道差异化护城河。
同时,作为天演架构下的首款产品,以及作为比亚迪汉EV、小米SU7、极氪007等产品的直接竞品,东风日产为N7设定的战场也并非正面硬刚,而是“差异化狙击”:
安全牌:以“四针刺电池”“3S性能平台解决方案”对标自主品牌的安全焦虑;
舒适牌:以AI零压云毯座椅、首创全域智能防晕车技术对标极致的舒适体验;
性价比牌:若定价下探至16~18万元区间,可形成错位竞争优势。
技术成就细节,就像AI零压云毯座椅的“电子皮肤”系统能精准感知1毫牛的体压变化,也就是手指轻轻一触,它就能感知到。同时,通过行业首创自适应体态AI核心算法,实验阶段已通过海量人体工学数据训练,用户使用后还会持续学习、持续OTA,让最舒适的乘坐体验与时俱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研究2万多名客户、获取150多万个防晕车对策的效果大数据后首创的全域智能防晕车技术,将主观感受转化为客观量化的评价指标,再加行业最强的舒适停车技术、17项防晕车对策,全域智能防晕车技术真正做到了起步加减速、高速超车、过弯、颠簸路面等6大场景全掌握,可谓独步天下。
当然,也有争议认为,东风日产用“更柔软的座椅、更精准的体态算法”“防晕车技术”来讲述传统故事还不够好,舒适可以成为差异化标签,却难成颠覆性优势。
这有点以偏概全。实际上,从发布会整体来看,东风日产有信心、有实力树立新的“尽兴由NI”品牌形象,同时,以智电技术新底牌重塑造车基因,东风日产跻身汽车行业智能化发展第一梯队的信心坚不可摧,也将与中国品牌们在智能电动化层面的全球先锋节奏保持同步。
信心来自实力,用实力才能消除偏见。东风日产相信,N7这样的强势产品上市后,将会极大提升行业内外及消费者对东风日产品牌转型成效的认可与品牌期待。
即将于4月开启预售的N7无惧严酷的市场考验。毕竟,在新能源的世界里没有永恒的巨头,只有永恒的颠覆。正如特斯拉用上海超级工厂逆转命运,比亚迪凭垂直整合称王,东风日产“最家”若要革命成功,需要的不仅是对过往“技术日产 人·车·生活”的传承,更需要有规则的重构。
比如,重构销售网络。不出意外,东风日产将于年内布局700~1000家新能源零售交付中心,并实行“预售即到店、上市即交付”的新节奏。东风日产销售总经理王骞承诺的这一变革,直指传统4S店模式的核心弊端——价格不透明、服务响应慢。
不可否认,自主品牌有“降维打击”模式,然而,合资反攻也有“中国式突围”。
正如发布会开篇的“NI好”,既是对用户的温情喊话,也是对产业变局的隐喻:当“技术日产”的重启需要以中国方式为主导,当“全球车”的标准开始由中国市场定义,这场“合资反攻”的实质,已是一场“以中国逻辑重构全球体系”的颠覆。
所以,东风日产“最家”带来的真正启示在于,既然中国汽车产业的话语权争夺,已从“市场换技术”转向“技术定义标准”,东风日产的“GLOCAL模式”就为跨国车企们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本土化路径——融合全球经验与中国速度,在全新赛道中建立差异化护城河。
曾几何时,硬派越野是国产自主品牌基本无法触及的领域。如今在中国汽车市场里自主品牌不仅有硬派越野车型,甚至在高端硬派越野车型上的销量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这点在3月份的硬派越野销量榜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上海车展闭幕:东风汽车加速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势能
吉利银河爆款频出:4月销量大涨281%,加速迈向“百万银河时代”
家用⼤六座,看完理想问界,你必须还得看一下深蓝S09,这是一台为年轻家庭打造的“家庭大六座智慧旗舰SUV”。
方程豹钛3亮相苏州车展,造型个性,续航501KM,哪款车型值得选?
激光雷达VS纯视觉辅助驾驶:阿维塔07为何比Model Y更懂中国路?
1秒钟1公里,比亚迪兆瓦闪充的巨大用电量是怎么解决的?
2025年一季度,比亚迪在全球多个汽车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
自熄方案不能降低车辆起火几率,灭火不是克服电车缺点的正确思路
比亚迪高端已成,谁还反对!
重庆渝大昌汽车音响改装!大众甲壳虫全车隔音降噪改装安博士蓝钻,汽车音响改装A柱尾箱倒模工艺!
可能是2025天津车展最火展台 鸿蒙智行全明星阵容亮相
五一小长假提个车?25万级家庭SUV绕不过去问界新M7
大圆柱电池的到来,会改变市场格局么?
小米SU7 Ultra该不该限制马力?
鸿蒙智行 问界M8 天津地区正式开启交付啦!
2025上海车展:新能源下半场,合资品牌正在回归!
在我刚进入汽车行业的时候,“水平对置发动机”这个词儿是个高大上的存在,因为当时全世界只有保时捷和斯巴鲁在用。这两个盛名之下的公司造的发动机,必然是数一数二的,一定是“中国人造不出来的”好东西。
4月28日,热爱100℃ 第四代博越L入画山河中国行-沈阳站活动在沈阳溪溪湖湿地公园盛大启幕。本次活动以车为媒,以景为幕,将第四代博越L的中国原创设计美学与智能科技生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未来出行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众多网络达人、专业媒体车评人齐聚一堂,沉浸式体验第四代博越L东方......
低温固态储氢技术,或将解决氢能源车安全问题,加一次跑4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