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保时捷预亏1570亿元,中国销量下滑全怪雷军?

保时捷预亏1570亿元,中国销量下滑全怪雷军?

优视汽车 961浏览 2025-03-16 IP属地: 未知

保时捷这个庞大的“帝国”正在经历一场史诗级雪崩。根据路透社日前的报道,保时捷汽车控股公司预计,由于投资资产贬值,2024财年税后亏损将达200亿欧元(合约1570.62亿元人民币)左右,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保时捷过去五年的利润总和,相当于保时捷去年每天要烧掉4.3亿人民币,刷新了欧洲车企的亏损记录。欧洲顶级车企,正在面临严峻的压力。



而另一边的中国市场,当越来越多年轻人将小米SU7亲切的称为“保时米”时,来自斯图加特的机械猛兽,似乎正在失去它的魔力。一位保时捷的经销商苦笑着说:“现在买卡宴的人,还没看小米SU7直播的多。”在小米SU7向保时捷911致敬的时候,人们习惯性的将保时捷的失意,归咎于小米汽车的崛起。


1570亿亏损背后的真相


是什么原因让保时捷亏损至斯?


保时捷控股表示,其对大众汽车和保时捷股份公司持股的减值损失(非现金影响)分别为199亿欧元和34亿欧元,均处于此前公布范围的上限。这是“巨亏”的根本原因。



2007年保时捷启动德国大众汽车收购计划,及至2012年,这项收购计划最终完成,两家同宗共祖的德国汽车巨头联手成为了当时欧洲乃至全球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然而数年之后,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保时捷与大众的辉煌并未能延续。


眼下的大众汽车正在因为全球销量下滑、电动车需求疲软、供应链压力、成本上升、工厂关闭和工人罢工等一系列的问题而焦头烂额。这使得保时捷在收购大众汽车一事上,投资账面减值损失199亿欧元。



而保时捷方面,在耗尽了tycan短暂的高端电动红利之后,保时捷全球销量开始出现下滑,而中国市场的断崖式下跌尤为致命:2024年仅交付5.69万辆,同比暴跌28%,从2015年起连续三年失去“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宝座。不夸张的说,中国市场以一己之力拖垮了保时捷全球销量。这直接导致了保时捷股份的34亿欧元减值。


不难看出,虽然1580亿的亏损只是属于会计处理范畴,账面数字还不至于影响公司的现金流,但却反映出资本市场对于汽车行业资产价值的重新评估,也折射出欧洲传统车企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期的深层危机。



中国车市神坛的“新王”


当保时捷控股的高管们正在思考如何就巨额亏损对外界做出合理解释的时候,在港交所内的大屏幕上,小米集团的股价正在不断创出新高。


在2024年11月27日创出26.8港元的阶段性低点之后,小米的股价悄无声息的一路攀升,仅用了60个交易日就升至了58.7港元。狂热的股价表现在社交平台上被演绎成“雷军成为中国新首富”的新闻推上热搜,以至于雷军不得不亲口在校友群里辟谣。



然而即使不是中国首富,雷军的小米汽车所取得的成绩也足以与保时捷的巨额减值形成鲜明的对比。


保时捷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定价21.59万起的小米SU7,最后竟然真的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用保时捷Taycan三分之一的售价,堆出了更长的续航、更快的加速,以及让德国工程师咋舌的智能座舱。更致命的是,那些曾经在保时捷车主聚会上炫耀车钥匙的年轻人,如今开始在朋友圈晒SU7的“保时捷同款尾灯”和“纽北赛道模式”截图。



数据不会说谎:SU7上市首月斩获8.8万台订单,其中23%来自BBA车主置换。到目前为止,小米SU7已经累计交付了19万台。而保时捷的经销商们却发现,自家潜客名单里突然出现了大量标注“关注小米”的标签。


中国汽车市场是全球汽车市场的晴雨表,虽然不能说保时捷的销量下滑都是因为雷军的小米,但是当机械质感的优越被虚拟界面和AI语音所取代,当V8声浪在Z世代眼中沦为“燃油遗老”悲鸣时,不得不说,传统豪华品牌如今面临的局面与中国新能源车的崛起脱不了干系。



保时捷或该考虑“中国式生存哲学”


“资产减值”的理由掩盖了账面背后电动化转型的生存危机。德国工厂裁员1900人,中国区CEO更迭、经销商网络缩减到100家保证利润,保时捷并非毫无行动,但问题在于,与大众汽车尚能在中低端电动车市场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力保市场份额不同,一身傲骨的保时捷,仍活在中国同行们的致敬声中,困在旧时代的思维里。


当性能在新能源时代变成廉价品之后,保时捷的豪华故事似乎只剩下情怀。而当欧洲车企集体放缓电动化脚步时,保时捷的慕尼黑总部正陷入两难:继续押注内燃机跑车无异于放弃中国这个曾经最大的单一市场,饮鸩止渴;但继续跟随新能源的大势又意味着要继续承受投入的亏损,德国制造也未必跟得上中国市场的速度,摇摇欲坠的豪华护城河敌不过群狼长时间的围攻。



论新能源产业体系化的实力,欧洲已经赶不上东方。若想翻身,保时捷或许需要放下内心的高傲,来一场彻底的“东方化手术”。前有宝马将研发中心搬至沈阳、大众与小鹏合作开发电动车、Stellantis与零跑战略合作;后有雷克萨斯、捷尼赛思相继宣布要国产化电动车。前者是依托中国技术,后者则是要借道中国的供应链,目的都是为了降本增效,快速跟上中国市场。


属于欧洲豪门的品牌情怀和溢价权杖,正在被雷军们用代码和供应链碾成粉末。这时候,放下身段借助东方力量,才是传统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生存哲学。


一句话结语:


警报已经拉响,资产减值只是一个开始,德国人需要明白:这个时代,情怀的保质期比一次OTA升级还短。(文/优视汽车 老炮 )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文章标签:
泛车生活
 
相关推荐
优视汽车 7.5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知名汽车新媒体,视频好看,文章有料。
推荐作者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