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销量集体下滑明显,BBA们打算摆烂还是找出路?

销量集体下滑明显,BBA们打算摆烂还是找出路?

吴佩频道 541浏览 2025-03-26 IP属地: 未知

2024 年 BBA 财报显示,奔驰、宝马和奥迪在全球市场的销量、营收和利润均下滑,中国市场对其业绩影响显著,同时它们在新能源转型中面临挑战,正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等方式寻求改变。

先来看看BBA们的销量数据:

全球市场

奥迪集团全球销量同比下滑 11.8% 至 167.12 万辆。

宝马集团销量同比下滑 4% 至 245.1 万辆。

奔驰集团全球销量同比下滑 4% 至 238.9 万辆。


中国市场

奥迪交付量同比下滑 10.9%。

宝马交付量同比下滑 13.4%。

奔驰累计销量同比下降 7%。


营收下滑

奥迪集团总营收达到 645.32 亿欧元,同比下降 7.6%。

宝马集团实现营收 1423.8 亿欧元,同比下滑 8.4%。

奔驰集团营收为 1456 亿欧元,同比下降 4.5%。


利润下滑

奥迪集团税后利润 41.89 亿欧元,同比下滑 33.1%。

宝马集团净利润 76.78 亿欧元,同比下降 36.9%。

奔驰集团 净利润为 104 亿欧元,同比下降 28.4%。

可以看到,BBA不管是全球市场还是中国市场,不管营收还是利润,都在下降,这其中,中国市场的疲软表现影响不可谓不显著。面对销量的明显下滑,以及价格战带来的品牌地位下降的影响,BBA打算摆烂还是找出路?起码从一系列动作来看,它们不打算坐以待毙。


这里举一反三哈,一汽奥迪在2024年,多个车型都采取了大幅降价策略,降价幅度从3.2万元到10万元不等。但这一招副作用明显,品牌地位下降的影响显著,包括奥迪宝马奔驰都意识到,不能这样简单粗暴应对市场变化了。

于是,它们又都不约而同地把重点放在了缩减成本上,毕竟大家都一样,当家里没了余粮,首先想到的事情就是开源节流。


奥迪的做法是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零部件采购成本,同时积极调整产品结构,试图提升高附加值车型销量占比,进一步优化利润空间。


奔驰则是通过优化生产工艺与供应链管理,成功降低了5%的生产成本。查阅奔驰官方信息可知,他们甚至计划到2027年,会将生产成本降低10%,固定成本降低举措也将持续到2027年,并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生产灵活性等措施进一步压缩固定成本。

与此同时,宝马也在成本削减计划上取得不错成绩,官方数据显示,通过全球生产基地的整合与优化,宝马节约了约12亿欧元的运营成本。


但,这远远不够。因为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冲击,BBA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一点从销量上来看就一清二楚了:

尽管转战新能源的口号喊了好几年,但BBA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还是不够看,三家车企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占它们的汽车总销量统统都没有超过20%,你说,这尴不尴尬?


正所谓,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中国市场对于BBA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块战略高地,面对中国新能源的冲击,BBA选择“师夷长技以制夷”,害!你说,这词用得,多沧海桑田啊!

先看奥迪。奥迪全球CEO高德诺之前表示,奥迪要效仿“中国速度”,总部已经立下目标,要在转型速度上比肩中国。


事实上,奥迪是一边“比肩中国速度”,一边跟中国企业搞合作的,比如跟华为的合作,早在2015年就已经开展了,而到2024年,双方也是将智能驾驶领域全面合作一事提上了日程。目前最新消息是,奥迪 A5L 作为奥迪全新 PPC 平台首款车型,将会搭载与华为合作的智能驾驶系统。

展望2025 年,一汽奥迪也是计划推出五款全新车型的,全部基于 PPC+PPE 两个全新平台打造,全部搭载奥迪与华为携手联合研发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些合作车型,按照官方说法,将融合奥迪的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矩阵式 LED 大灯以及 L2++ 高阶智驾能力等,为用户带来数字化体验。

事实上,奥迪与华为的合作是全栈式的,不仅涉及技术采购,还包括联合实验室共建和数据处理协议共享等。这种合作模式将有助于奥迪提升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水平,满足消费者对智能汽车的需求,当然,同时也会为华为拓展了在汽车行业的市场份额。这种互利共赢的模式,目前来看奥迪和华为都是认可的。


宝马这边,也是跟华为达成战略合作,这是前几天的热搜了。具体内容是基于 HarmonyOS NEXT 开发的 BMW 数字钥匙功能将在2025 年年内上市,用户通过华为手机就能实现解锁、锁定或启动车辆等功能。

深度集成的 HUAWEI HiCar 将率先搭载在本土生产的 BMW 新世代车型上,华为鸿蒙生态无缝融入宝马智能座舱,实现 “人 - 车 - 家全场景智慧互联” 的生态融合,为宝马用户进一步丰富车内应用程序和智能数字体验。

此外,宝马两款移动应用 MyBMW App 及 MINI App也 已于 2024 年底上架 HarmonyOS NEXT 应用市场,用户可以通过两款 App 激活互联驾驶服务,实现远程控制车辆、查看剩余油量、充电状态等功能。


奔驰目前还没有跟中国企业宣布什么合作,但奔驰在北京、上海建立了研发中心,专注于数字化相关的工作,包括高阶智驾系统、智能座舱等。奔驰在中国的研发投入也在不断加大,2024 年官宣与合作伙伴在华追加 140 亿元投资,大部分会投入到新平台、新车型和供应链、研发等各方面。

即将发布的全新纯电长轴距 CLA 所搭载的 L2++ 高阶智驾也是由中国团队主导的,并根据中国实际驾驶场景和驾驶风格做了调校,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端到端的智驾能力。根据官方介绍,这套智驾系统通过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的深度融合,能在复杂路况下实现 “类人化” 驾驶,在中国市场,工程师们还特别优化了无图方案,让车辆在没有高精地图覆盖的老旧城区也能从容应对。当然,这得看最终的表现。

此外,全新纯电 CLA 还搭载奔驰自研的 MB.OS 架构,主要用以提升人工智能体验,它会基于生成式 AI 技术形成一个 “奔驰虚拟助理”,能够通过多轮对话理解用户需求,还能根据实时路况和用户习惯主动提供建议。同时,MBUX 超级屏交互搭载 Unity 引擎实现 3D 导航可视化,AI 情绪感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驾驶者情绪状态。

奔驰正打算通过这些技术创新,跟中国新势力争夺 “科技豪华” 话语权,然后将中国团队的创新成果推广到其他市场,以应对产业变革,重塑他们的全球竞争力。简而言之,虽然没有什么跟中国企业的合作,但奔驰也是打算从中国发力,以“中国速度”和“比肩中国企业的技术”,依靠中国技术力量,辐射全球,巩固自己的豪华一哥地位。


面对新能源的变革和冲击,BBA们没有摆烂,他们正通过跟中国企业的合作,或者是以植根中国辐射全球的方式,去寻求突破。个人认为,在欧洲没有足够供应商,且无法全靠自研(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都不允许)以支持他们的豪华品牌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前提下,找中国企业合作/植根中国让中国工程师主导,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药方开了,现在就看药效如何了。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吴佩频道 33.5万粉丝    7080作品 关注 为深度懂车、玩车人群打造的不可复制的高端圈子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