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35万买领克1.5T值么?全尺寸插混SUV,用双电机就足够了?

35万买领克1.5T值么?全尺寸插混SUV,用双电机就足够了?

路咖汽车 3169浏览 2025-03-27 IP属地: 未知


预售价33万起的领克900,比前不久才上市的腾势N9便宜了5.98万,比同级主流增程理想L9和新问界M9,便宜10万左右,在核心技术上,首次装车的英伟达Thor芯片、宁德时代的3C骁遥电池以及后轮转向,这些还不是标配,拥有这些功能,起码还得再多掏6-10万。不过,比起SKU上的变化,我们更关心的是领克900的这套插混架构。这次,新车算是整个大吉利体系中,第一次给单车提供了多套不同的插混系统,那么问题来了,把1.5T卖到33万-35万,这钱花的值么?站到用车的维度上看,在这三套插混系统里,哪款技术更实用些?

P3架构主打平顺,1.5T直驱拉得动么?

先来回顾一下领克900的插混架构,主要是两款发动机,匹配了不同位置的电机,混动变速箱都是3挡DHT,具体来讲,是1.5T(JLM-4G15TD)+P1+P3+P4、2.0T(JLH-4G20TDC)+P1+P2+P4,以及2.0T+P1+P2+两台P4,搭载三电机架构的领克900,也是全系唯一配了后轮转向的版本。有两个需要讨论的问题,首先,由于在串并联的插混架构里,发动机是允许参与直驱的,所以理论上讲,单位体积内发动机的功率越大,性能自然就越强,对于自重超过2.7吨的领克900而言,1.5T在直驱模式下,性能跟的上吗?其次,这三套插混架构,核心区别就是电机的选择,P2和P3到底能有什么不同?

先来说这台1.5T发动机。事实上,这次领克900的1.5T和2.0T都和奔驰能拉上些关系,其中2.0T由Horse Powertrain Limited提供,1.5T是奔驰找吉利定制的M252横置四缸机,领克900使用的是140kW版本,从整个应用的技术上看,全铝缸体,深度米勒循环,分段涡轮,onebox排气,能覆盖纯油、48V、PHEV三种动力形式,从性能上看,这比腾势N9使用的那台2.0T(BYD479ZQA)峰值少了12kW和20N·m,不过,发动机最佳效率的转速范围,两台机型在低速段只差了50rpm,出于对同轴P1电机发电的逻辑来看,不论是直驱还是发电能力上,领克900使用这台1.5T,基本上不能说是小马拉大车。

不过对于插混技术而言,发动机直驱模式,基本上只被设定在对加速度有要求等部分工况场景下,整个系统的主要工作范围,多半还是以电驱为主,所以,领克900使用1.5T真正想利用的,其实是发动机和电机的匹配逻辑上,简单理解就是省油。而把串并联插混和省油目的结合起来,目前主流的方案就是P1+P3架构,这套架构已经是目前15万内主流的经济型技术形态,前面也提到了,领克900的整备质量已经超过了2.7吨,所以只靠P3电机直驱肯定是行不通的,给后桥加一台P4电机,可以直接转成电四驱的思路,接下来再对发动机标定出最佳的转速区间,就能在性能和能耗上找到平衡,这岂不是和DM-p相似?

不过,DM-p可没用多挡DHT,所以回到各个电机的职能上,又是完全不同的。展开来讲,这次领克900的P3电机,是设计在变速箱输出端后的,也就是说,当P3电机驱动时,动力是没有经过变速箱分解的,这意味着,动力响应会更快,从体验的维度上解释,就是更接近纯电车的加速感,此时变速箱的作用是调节发动机转速降低油耗或增加扭矩,然后再和功率固定的P3电机并联或者单独直驱,也能协同P1(启动、发电)做双电机串联增程,叠加后桥230kW的P4电机,中高速加速自然是要比主流增程更强的。

当然这套方案也有缺点,由于独立的P3电机无法集成化布置,除了会占一部分底盘空间,协同的3DHT也不能对综合功率进行放大,所以一般极速难以拉高,而这部分,被集成到变速箱内部的P2电机就能解决,布置在发动机后,变速箱输入轴前,通过离合器可以实现和发动机解耦来单独驱动车轮,啮合后发动机并联电机,动力经过变速箱三个速比后进行扭矩功率增强,如此一来,也就不需要像P3电机那样得追求大功率或大体积,对底盘空间灵活性也就更友好,这也是为何2.0T版本能使用52kWh大电池的原因。

不同的动力传递路径,使得P2架构下的串联效率明显和前者不同,但高速再加速的性能更强,极速也可以设定的更快,所以小结论是,若驾驶场景多以市区和短郊为主,1.5T+P1+P3+P4的混动系统,基本上是能够比2.0T多电机更好兼顾实用性的。

都是3挡DHT,平行轴方案更适合家用?

在吉利的混动技术鱼池里,3DHT混动专用变速箱是有两款的,一是3DHT Evo,二是3DHT Pro,这两套多挡DHT技术其实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前者代表车型是领克08,后者代表车型是吉利银河L7,从尾缀代号看,似乎都意味着技术更进化,这能有啥不同?

简单来讲,尽管这两款混动专用变速箱都有3个速比,但内部构造和动力传递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首先,从3DHT Pro的拆解可以清楚看到,这套结构是将P1和P2电机、电机控制器以及变速器做了高度集成,两组行星齿轮共享一根中心轴,同个不同位置的离合器,能够实现纯电、串并联和动能回收,换到体验的角度上,支持弹射起步、低速并联和高速再提速,另外,前面也提到了,P3电机的能量是要经过变速箱完成功率分流的,所以这套方案主打的就是全场景都能具备加速度冗余。

而3DHT Evo则是把电机从同轴改为平行轴布局,行星齿轮被定轴齿轮所代替,多片离合器也就能被简化,由此电机在整个形态上,便从窄长型变成了短粗型,优势也就非常明显了,由于行星齿轮结构复杂,维修成本高,而这套方案的成本更容易得到控制,尽管换挡平顺性不如双排行星齿轮柔和,但也是出于结构简单能拉低故障率,理论上能量损耗自然也能进一步降低,而这也是为何能将领克900的馈电油耗拉低到6.95L/100km的原因之一,所以这套方案应对日常出行,动力储备基本没有太大问题。

就整个技术复盘下来,领克900的三套插混架构,主打的方向也就非常清晰了,长途驾驶场景居多,从直驱到发电能力上,功率更大的2.0T自然还是首选,若综合用车经济性,1.5T双电机其实更适合市区驾驶,即便是应对环路或高架,能耗表现基本上也是和同级主流增程SUV相近的,也就是说,除了中高速加速能力不同,领克900的三电机插混,所覆盖到的场景和具体效果,对双电机架构而言并没落后太多。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