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长城汽车交出了一份堪称 “逆周期教科书” 的成绩单:营收突破2000亿元大关,净利润同比暴增80.76%,海外销量占比近四成,毛利率逆势攀升至19.51%……要知道,在2024年“以价换量”成为车市主旋律,这份数据显得尤为“不合群”。当其他车企为争夺市场份额疯狂降价时,长城汽车却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用技术溢价让用户买单,用高价值生态对抗内卷。这背后,是一个中国车企对“长期主义”的极致坚守,更是一场关于产业使命的深刻对话。
数据背后的“逆势密码”:技术纵深与用户价值的双重觉醒
2024年,在“价格战”肆虐、行业平均毛利率下滑至15.8%的背景下,长城汽车实现营收2021.95亿元,同比增长16.73%;净利润126.92亿元,同比激增80.76%。更值得玩味的是,其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01.4%,远超营收增速,折射出盈利质量的质变。这一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
智能技术:从“堆料竞赛”到真实场景重构
在当下的汽车行业,不少企业纷纷卷入激光雷达数量与算力参数的激烈 “军备竞赛” 之中,而长城汽车却另辟蹊径,坚定地选择了一条更为务实且贴近用户的发展路线。聚焦用户高频场景的智能化体验,搭载Coffee Pilot Ultra智驾系统的车型,用户实际使用率高达96%,事故率低于行业均值,远超同行业平均水平。 长城汽车所取得的这种 “技术复利”,并非偶然。它得益于日均高达 100TB 的海量 AI 训练数据的持续迭代更新,以及端到端大模型 SEE 的深度应用与不断优化,进一步巩固了长城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
当行业在智能驾驶领域陷入 “堆硬件”的内卷时,长城汽车用 Hi4 技术给出了颠覆性答案。这套智能四驱电混架构通过双电机 + 创新构型,实现了 “四驱体验、两驱价格” 的突破 工程师们用三年时间攻克双电机四驱难题,通过微米级齿轮调整和智能控制策略优化,让四驱技术成本降低 30%,最终让 15-20 万元市场的用户也能享受到高端四驱体验。
越野市场:从“小众狂欢”到大众消费革命
在硬派越野领域,长城汽车已建立起近乎垄断的优势:2024年长城越野车市占率超50%,坦克300以19.98万元起售价将硬派越野推向大众消费。这并非偶然,而是基于150万公里极限测试的技术沉淀,以及用户对“全地形控制系统”“Hi4-Z插混架构”等硬核实力的认可。全球化:生态出海的 “中国范本”
海外市场正成为长城汽车的 “第二增长曲线”。2024 年,其海外销量 45.41 万辆,同比增长 44.61%,占总销量 36.8%,在欧洲、东盟等市场形成 “全品类、全动力、全档次” 的产品矩阵。在东南亚,魏牌高山溢价8%-12%;在俄罗斯,工厂产能利用率达165.61%。在厄瓜多尔 CKD 工厂下线长城炮,在墨西哥建立备件仓库覆盖 7000 种零部件,甚至与 DHL 合作构建全球物流网络。通过技术输出与文化融合,像赞助澳大利亚橄榄球联赛、参与泰国大象保护项目,长城汽车将品牌与“探索精神”“社会责任”深度绑定。
利润增长的底层逻辑:用户导向与产业使命的共振
净利润暴增80.76%的背后,长城汽车给出了一个反常识的答案:合理利润不是对用户的剥削,而是持续创新的燃料
2024年,长城汽车单车收入达16.38万元,同比提升2.3万元;坦克品牌均价超25万元,终端溢价率达10%-15%。这种“技术溢价”的本质,是将研发投入转化为用户体验。2024 年,其斩获 CACSI 中国燃油车用户满意度 6 项第一,哈弗 H6、坦克 500 等车型以 80 分的高分登顶细分市场。这种品质优势源于 “死磕供应链” 的决心:从钢材采购到整车下线,建立 2000 余项检测标准,甚至将整车防腐测试从行业标准的 5 年延长至 8 年10。更值得关注的是,长城汽车将用户反馈直接嵌入研发流程,例如针对用户抱怨的 “冬季续航缩水”,开发出全球首创的 “智能热管理系统”,使电池在 - 30℃环境下仍能保持 90% 以上的续航。
极致成本控制:拒绝价格战的底气
魏建军曾直言:“造车是马拉松,不是短跑。”2024年,其研发投入超104.5亿元,累计专利授权量突破1.2万件,三电系统、智能芯片自研比例超50%。这种“过度投入”看似激进,实则是抵御风险的底层逻辑——唯有技术自主,才能摆脱供应链依赖;唯有用户信任,才能穿越周期波动。在行业平均折扣率8.5%的背景下,长城终端折扣仅3.8%。这得益于供应链垂直整合(三电系统自研比例超50%)、智能制造提效(徐水工厂自动化率50%),以及应付账款周期延长至193天的财务纪律。当其他车企陷入“降价-亏损-研发缩水”的恶性循环时,长城汽车用成本控制筑起了护城河。
当部分车企为销量牺牲品控时,长城汽车用19.51%的毛利率证明:高质量增长才是对消费者最大的负责。从“价格战”到“价值战”,从“内卷”到“出海”,长城汽车的实践揭示了一个真理:中国汽车产业从“大”到“强”的关键,不在于规模扩张的速度,而在于对核心能力的坚守与对用户价值的敬畏。
写在最后:
当潮水退去,谁在坚守灯塔?站在 2025 年的门槛回望,长城汽车2024 年的业绩爆发绝非偶然。长城汽车的2024年年报,不仅是一份财务数据的汇总,更是一场关于“如何穿越周期”的战略演示。2024年的中国车市,有人用降价换取虚假繁荣,有人用流量制造泡沫,而长城汽车选择了一条更孤独的路——把每一分利润投入技术研发,把每一次出海变为文化共鸣,把每一个用户需求刻进产品基因。这种选择或许不够“聪明”,却足够厚重。当整个行业仍在焦虑转型时,长城汽车已用一份财报证明:真正的长期主义,从不需要追赶风口,因为它本身就是风口的定义者。
老人驾驶“老头乐” 逆行与特斯拉发生争执:最终仅仅罚款20元
为什么泡缸盘轴对于免拆治理烧机油没有意义
宝马阿里再牵手,AI大语言模型上车升级智舱体验
3月27日,仰望U7纯电及插混版本双旗舰上市,五座版起售价62.8万元,四座版起售价70.8万元起。在云辇-Z电悬架、易四方四轮独立扭矩矢量控制技术、中国汽车首款量产水平对置发动机等极致技术的加持下,仰望U7打造旗舰轿车安全、舒适、豪华新标杆。仰望U7的上市,标志着仰望汽车产品矩......
GT SHOW场外80台miata聚会,好吸睛…
日前,外媒曝光了全新奥迪Q7车型的谍照,新车有望在年底公开亮相,并在2026年年初到达经销商处开启交付。同时,新车有望于今年在国内开启投产,并对其尺寸进行全面加长,后期将对标国产宝马X5L、国产奔驰GLE等车型,下面一睹为快吧。
皮卡出游的多面性
11.99万起,“硬派新玩家”郑州日产Z9开启预售
e平台3.0 Evo赋能,超百项全系标配,都市智选SUV比亚迪海狮05EV已正式到店
兆瓦级超充+全系乾崑智驾,岚图单车研发成本是行业3倍 #岚图单车研发投入是行业3倍 #岚图专利增速居新势力第一
对于新手小白来说,停车远比开车难,尤其是侧方位停车。不过,有了腾势易三方科技,世上就没有停不进的车位,其搭载的后轮双电机独立转向技术,让小白也能秒变老司机!
企业家最爱什么车?今天有了答案。
炮火联盟在行动 助力新疆牧民春季转场
春日游泉州|簪花围初体验,在蟳埔村做一日海上花仙子
【E汽车】限时指导价16.98-22.38万元 传祺向往S7正式上市
3月26日,吉利雷达发布651km长续航飞手版车型,官方指导价为19.98万元。新车型专为植保无人机飞手打造,凭借100度大电池、651km长续航、15kW强放电等硬核配置,成为植保作业的“移动能源生态平台”,也是全球首款专为飞手打造的纯电皮卡。
一位跨越1200公里赶来的锦鲤用户表示:“看到智慧工厂中一块块钢板变成属于自己的战车,就像目睹哪吒重塑金身的过程,充满了自豪与力量感!”
BBA均接入华为,都合作了等于都没合作?
上海车展宝马参展阵容的最新剧透,智能驾趣就在宝马展台
春季欢乐购 补贴再加码 “2025新能源车展”完美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