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轿车从侧面看去车身都是前低后高,这种车身姿态看起来不是很舒服。而且越是便宜的车,这种趋势就越明显。
而越是贵的车,车身前后高度相差反而不那么明显,这种车身姿态能给人一种沉稳大气的美感。
很明显车身前后高度差平缓一些看起来会更加协调、美观和大气。那为什么有些厂家不选择这种方案,把自己的车也设计得更加大气呢?其实厂家也想,但确实做不到啊。
首先你要知道,绝大多数轿车的底盘都是前低后高的设计,之所以要设计成这样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1、大多数轿车都是前驱,前低后高的造型可以把更多车身重量分配到前面的驱动轮,保证驱动力。
2、轿车坐姿偏低,前排座位腿部空间充足,乘客可以把腿伸到中控台下方的空间里,所以前排座椅低一些对舒适性的影响不大。而后排乘客很难把腿完全伸到前排座椅下面,所以只能把后排座椅加高,这样乘坐时不至于太难受。而座椅加高以后车窗位置和车顶头部空间都要加高,这样一来整车从前往后看就是越来越高的。
3、轿车后排有3个座位外加一个后备箱,满载和空载时重量差异非常大,所以需要留足悬挂的压缩空间,因此后底盘要更高一些。
既然绝大多数车都是前低后高,为什么越贵的车这种造型越不明显,而越便宜的车却越明显呢?答案其实非常简单:车身长度不同。
因为车身越长,车身往后升高的趋势越缓,整体看起来就越四平八稳。比如A6L车身长度5050mm,假设后部比前部高15厘米,那么从前往后平均每米车身高度只增加大约2.9厘米。
而那些相对便宜的车大都是紧凑级的,车身长度不够。比如艾瑞泽5,车身长度4572mm,假设前后高度差一样是15厘米,那么从前往后平均每米车身高度要增加3.3厘米,看起来车身前低后高的趋势就更加明显了。
所以说不是厂家不想那样设计,而是受限于车身长度无法达到那样的效果而已。
上周去出差,落地打了一台腾势D9,车主很爱聊天,一路上听了不少的真实用车反馈。
李斌在前备厢钓鱼的乐道 L90 火了,但这操作到底是营销噱头还是真・实用?今天包包带着小暖来试驾,替大家扒一扒真相!戳视频看我们母女俩的真实测评~
路过麦尔码乡时,被路边的这一排排彩色柱子给吸引了,必须打个卡!朋友们有请清楚这是做什么用的,来说说!
很多人都知道,开车去沈阳桃仙机场的停车费真不便宜。 不少老江湖已经换了玩法:使用手机里笨鸟停车,预约桃仙机场周边正规停车场,只需每天15元左右。这些停车点距离航站楼仅1-3公里左右,提供24小时接送服务,车场还24小时监控。
小车也有黑科技?东风纳米06:能认路/会倒车/躲障碍,香不香?
但是话说回来啊,我站在地面上,拍出来的照片虽然好看,但也有点平凡无奇了!必须要突破身高的束缚,飞向更高远的天空,俯瞰脚下、眺望远方,这才能解锁川西地区最美的视角!
恋恋不舍的从油菜花海出来,天色开始暗下来了,大片的乌云笼罩天空!我们的目标就是莲宝叶则,意思就是“石头山”,也有人说它是神的后花园。
2025年以来,国内汽车行业的“反内卷”大旗尤为显眼
为什么说离得开补贴的五菱,才是人民的好五菱?
一路往西北方向驰骋,路过刷经寺镇,在这处“长征地标”停下了脚步。我们所处的这个位置,就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红原县,因“红军走过的草原”而得名,距离此地约10公里的芦花沟深处,长眠着12位长征途中牺牲的红军战士,因此这里也是全国海拔最高的红军烈士墓。 我们很难想象,当年红军面对恶劣......
7月23日,在【百变之光 ・自由创造营】五菱之光EV用户嘉年华活动现场,五菱红标旗下新时代纯电多用途车——五菱之光EV305km进取型正式上市。
腾势N9迎来重磅OTA升级,五大功能提升豪华出行体验
7月21日,腾势汽车旗下旗舰SUV。腾势N9迎来又一次意义非凡的整车OTA升级。本次升级并非简单的功能修补,而是围绕用户核心体验,在驾控、安全、便利、智能四大维度进行深度进化,包含五大重磅功能,持续兑现其“豪华智慧出行新标杆”的承诺,为车主带来更上一层楼的尊享体验。
北京燃油车被禁入网约车是个未经权威部门核实的消息,不过我想说的是,无论网约车还是出租车,提升乘客的乘坐体验,包括车辆的空间和座椅的舒适性还有司机的驾驶技术,这才是最应该做好的!而不是去限制什么燃油车不燃油车的。
7月20日,2025吉利汽车百城4.0形象店-北京京诚跃正式开业迎客,星光隽永、闪耀焕新,新店开业大典,不仅标志着吉利汽车“新品牌、新模式、新营销、新体验”4.0旗舰服务在京诚跃落地生根,而且新店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舒适放松的购车环境、更雅致赏心的服务体验。
熄火后不停踩油门,汽油会进入气缸弄坏发动机吗?
终于来到了毕棚沟的最高处,也就是燕子岩景点,3900米的海拔!此刻的感受,唯有苏轼的一句诗能体会: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懂车帝高速路测揭开了小米SU7智驾的遮羞布,也给所有吹嘘智驾的车企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当1960年的赛道传奇DB4 GT,遇见当代性能美学DBS GT,GT之名,从未妥协,同一种信仰,两个时代的终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