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推给笔者一个有趣的热门话题:
原来车身越硬不等于越安全。你怎么看?
在2025年出现这样的热门话题一点都不令人感到意外;因为产业竞争非常激烈,激烈到不得不从各个环节控制车辆制造成本。相信讲到这里已经有许多心明眼亮的读者们懂得其中的含义——客观上并非车身越硬越安全,但是同样的客观事实是车身必须足够硬。
如何理解“车身越硬并非越安全”的描述呢?
参考下图:
汽车高速撞击的瞬间作用力是巨大的,作用力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是“质量*时速=作用力。”家用汽车的整备质量一般在2.0吨左右,新能源汽车的主流车型整备质量在2.5吨上下;于是高速撞击时的作用力动辄几十吨!如果车身全部采用抗拉强度可以超过1500Mpa(兆帕)的热成型钢或马氏体钢,假设撞击瞬间车身没有明显变形,结果则可能完全超出汽车爱好者们的认知。
“Duang”的一声之后车身没有变形,可是车辆会瞬间停止向前。
而此时车内的司乘人员也受到作用力的作用,如果是正面撞击的话,车内人员还会以巨大的作用力向前;结果则只能依靠安全带来阻止车内人员向前飞,那么就算安全带足够结实,此时巨大的作用力和安全带的约束力则等于从两个不同方向拉扯车内人员的躯干——安全带不断则躯干断,安全带断则人飞出车外。
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所以太硬的车身确实不等于安全,甚至会更加危险;但现实是根本没有这样的汽车!没有任何一款量产车能做到高速碰撞时车身不变形,于是这样的假设也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车身不能过硬、也根本不会过硬,因为抗拉强度过高的钢材成本也很高;普通家用汽车只会在A柱、B柱或A柱门槛等少数位置使用热成型钢或马氏体钢。而车身主体部分的钢材强度往往只有300~600Mpa!部分位置可以达到600~900Mpa左右,这些钢材的成本是要低许多的。
于是车辆在发生碰撞时反而会相对安全。
因为碰撞瞬间的撞击力能通过车身变形来抵消一部分,两者也是相互作用的;这就是所谓的“碰撞溃缩”的概念。
但是,碰撞导致车辆变形的程度一定是需要恰到好处的。
如果车身强度过低的话,过大的撞击力则难免会让车身严重变形;车头的发动机、变速器或者电动机加减速器在巨大作用力的推动下,会轻易撕裂发动机舱和驾驶舱之间的、薄薄的钢板(防火墙)。
这些“金属坨坨”撞到车内成员的身上,那就不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后果了。
结果很有可能是东一块、西一块。
所以车身强度确实并非越高越好,但也绝非越低越好!关键位置的材料强度一定需要足够高,否则根本无法保证碰撞溃缩的合理程度。
如何判断车身的硬度是否理想呢?
作为普通汽车消费者只有一个参考,那就是车身用料的抗拉强度或者屈服强度数据;抗拉强度的数据比屈服强度的数据大,所以车企一般喜欢使用抗拉强度数据。
笔者认为:
A柱抗拉强度需要1500Mpa(左右)B柱同上或略低防撞梁(横梁)在600~800Mpa之间这三个关键位置的材料强度必须足够高。
同时防撞梁的结构也很重要,理想的标准应当是“双层辊压钢板。”然而现在有些品牌知名度很高的车,其采用的防撞梁只是很薄的单层钢板,材料强度数据完全不明;所以如果在讨论这些车的时候搬出“车身不是越硬越安全”难道是在进行科普?用屁股想都能得出答案。
综上所述,作为汽车消费者建议多看车辆的关键参数,作为车企也不要总是讲配置、座舱、智驾、冰箱和大屏幕;关键的参数一定要告诉消费者。相信心细的网友们总会发现曾经的车企正喜欢讲这些核心数据,而近两年里则更喜欢讲后面的这些;究其原因还是业内竞争烈度过高,有些车企不得不从核心材料上进行成本的缩减,现在怕是不敢于讲这些数据而更愿意讲一些避重就轻的伪科普话题了。
然而笔者始终认为安全才是汽车最重要的素质。
其余都只是锦上添花。
雷克萨斯旗下主力车型ES凭借技术优势与稳健的产品策略,持续在细分市场保持领先地位,一展传统豪华品牌转型的独特韧性。
重庆车市丨同环比双增长,6月销量超4万辆,自主占比超7成
当地时间7月21日,比亚迪与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国米)举行签约仪式,正式建立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国米俱乐部的全球汽车合作伙伴。
万众国际二手名车贵阳孟关启航 首批商家试营业引市民关注
当地时间7月10日,2025年古德伍德速度节(Goodwood Festival of Speed)于英国西萨塞克斯郡古德伍德庄园正式启幕。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腾势和个性化品牌方程豹亮相现场。
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潘展乐成为仰望U7形象大使
蜂巢能源又起火了!官方回应:火已扑灭,未受影响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消费者常常面临“新能源汽车哪个好”的选购难题。作为中国SUV领域的领军企业,长城汽车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打造了覆盖各细分市场的新能源产品矩阵。从城市代步的纯电小车,到兼顾经济与性能的混动SUV,再到突破传统的新能源越野车,长城新能源家族为不同需......
7月20日,2025“国台杯”弥勒太平湖汽车拉力赛,经过SS2-SS7多个赛段的激烈比拼,最终徐俊以总用时58分03秒42的成绩斩获四驱组赛段飞车王,程子峰则以1小时04分54秒09的成绩领跑两驱组,成为当日比赛的最大亮点。
7月21日,全地形豪华新能源汽车品牌极石汽车与意大利高性能轮胎品牌倍耐力联合发起的“25000公里极石环游记”从新疆乌鲁木齐发车。搭载Scorpion All Terrain Plus全地形轮胎的极石01,将横跨欧亚非17国,以硬核实力诠释中国智造×意大利精工的协同价值。
尽管获得泰方100亿泰铢授信,哪吒泰国工厂产能利用率仅38%,供应链断裂、经销商退网、本土化目标未达,生存压力巨大。低价策略未能挽救销量,品牌口碑崩塌。内部管理混乱、战略模糊,海外市场难掩企业根本缺陷。
比亚迪成为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全球汽车合作伙伴
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潘展乐成为仰望U7形象大使
比亚迪成为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全球汽车合作伙伴
冰箱彩电大沙发,加长特斯拉还是不跟
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潘展乐成为仰望U7形象大使
焕新价最低12.69万元起,北京越野BJ40燃油正式上市
10万左右SUV车推荐,消费者最看重的是性价比、实用性和可靠性。作为中国SUV市场的领军品牌,长城汽车旗下多款车型在这一价位段表现出色。
7月12日,北京现代N Line体验营登陆上海,以“极致玩家 It’s time to play”为主题,为魔都的汽车爱好者打造了一场集深度品鉴、激情试驾与改装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活动。活动现场,索纳塔N Line、伊兰特N双车试驾火力全开,还有高性能电动标杆IONIQ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