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推给笔者一个有趣的热门话题:
原来车身越硬不等于越安全。你怎么看?
在2025年出现这样的热门话题一点都不令人感到意外;因为产业竞争非常激烈,激烈到不得不从各个环节控制车辆制造成本。相信讲到这里已经有许多心明眼亮的读者们懂得其中的含义——客观上并非车身越硬越安全,但是同样的客观事实是车身必须足够硬。
如何理解“车身越硬并非越安全”的描述呢?
参考下图:
汽车高速撞击的瞬间作用力是巨大的,作用力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是“质量*时速=作用力。”家用汽车的整备质量一般在2.0吨左右,新能源汽车的主流车型整备质量在2.5吨上下;于是高速撞击时的作用力动辄几十吨!如果车身全部采用抗拉强度可以超过1500Mpa(兆帕)的热成型钢或马氏体钢,假设撞击瞬间车身没有明显变形,结果则可能完全超出汽车爱好者们的认知。
“Duang”的一声之后车身没有变形,可是车辆会瞬间停止向前。
而此时车内的司乘人员也受到作用力的作用,如果是正面撞击的话,车内人员还会以巨大的作用力向前;结果则只能依靠安全带来阻止车内人员向前飞,那么就算安全带足够结实,此时巨大的作用力和安全带的约束力则等于从两个不同方向拉扯车内人员的躯干——安全带不断则躯干断,安全带断则人飞出车外。
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所以太硬的车身确实不等于安全,甚至会更加危险;但现实是根本没有这样的汽车!没有任何一款量产车能做到高速碰撞时车身不变形,于是这样的假设也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车身不能过硬、也根本不会过硬,因为抗拉强度过高的钢材成本也很高;普通家用汽车只会在A柱、B柱或A柱门槛等少数位置使用热成型钢或马氏体钢。而车身主体部分的钢材强度往往只有300~600Mpa!部分位置可以达到600~900Mpa左右,这些钢材的成本是要低许多的。
于是车辆在发生碰撞时反而会相对安全。
因为碰撞瞬间的撞击力能通过车身变形来抵消一部分,两者也是相互作用的;这就是所谓的“碰撞溃缩”的概念。
但是,碰撞导致车辆变形的程度一定是需要恰到好处的。
如果车身强度过低的话,过大的撞击力则难免会让车身严重变形;车头的发动机、变速器或者电动机加减速器在巨大作用力的推动下,会轻易撕裂发动机舱和驾驶舱之间的、薄薄的钢板(防火墙)。
这些“金属坨坨”撞到车内成员的身上,那就不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后果了。
结果很有可能是东一块、西一块。
所以车身强度确实并非越高越好,但也绝非越低越好!关键位置的材料强度一定需要足够高,否则根本无法保证碰撞溃缩的合理程度。
如何判断车身的硬度是否理想呢?
作为普通汽车消费者只有一个参考,那就是车身用料的抗拉强度或者屈服强度数据;抗拉强度的数据比屈服强度的数据大,所以车企一般喜欢使用抗拉强度数据。
笔者认为:
A柱抗拉强度需要1500Mpa(左右)B柱同上或略低防撞梁(横梁)在600~800Mpa之间这三个关键位置的材料强度必须足够高。
同时防撞梁的结构也很重要,理想的标准应当是“双层辊压钢板。”然而现在有些品牌知名度很高的车,其采用的防撞梁只是很薄的单层钢板,材料强度数据完全不明;所以如果在讨论这些车的时候搬出“车身不是越硬越安全”难道是在进行科普?用屁股想都能得出答案。
综上所述,作为汽车消费者建议多看车辆的关键参数,作为车企也不要总是讲配置、座舱、智驾、冰箱和大屏幕;关键的参数一定要告诉消费者。相信心细的网友们总会发现曾经的车企正喜欢讲这些核心数据,而近两年里则更喜欢讲后面的这些;究其原因还是业内竞争烈度过高,有些车企不得不从核心材料上进行成本的缩减,现在怕是不敢于讲这些数据而更愿意讲一些避重就轻的伪科普话题了。
然而笔者始终认为安全才是汽车最重要的素质。
其余都只是锦上添花。
豪华电动迷途知返
今年,起亚以全新宣言“起亚,所向由心”开启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焕新之旅,并将携手知名导演顾游(顾晓刚)推出同名品牌电影,以真挚、感性的故事探索“心”与“行”的共鸣关系,深度诠释“心之所向,车亦所往”的品牌温度与人文情怀,陪伴用户共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
理想车主吐槽打球时被收取60元充电占位费,此次车企占理
抢占AI制高点:岚图汽车携手清华大学,共筑智能汽车发展新生态
2025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来了
在政策层面积极鼓励优质资产重组之际,海光信息合并中科曙光率先落地。在此之前,闻泰科技正筹划将主营业务之一整体出售给立讯精密。
比亚迪22款智驾车型限时直降!最高补贴5.3万元,王朝/海洋网齐发力
春风为序,不负花期。3月5日,以“悦享春意好时光”为主题,一汽奔腾将明媚春光搬进官方直播间,拉开了悦享城市纯电SUV——悦意03预售的帷幕,6款车型预售指导价分别为9.79万-12.79万元,现在下订还可直接享受2000元现金优惠,预售先享价仅9.59万-12.59万元。
2025环塔SS7叶城赛段冲刺激烈 长城汽车多线再夺佳绩!
近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因长城汽车董事长的一番言论再度陷入舆论漩涡。暂且不论其言论动机几何。眼下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海外布局、塑造全球品牌形象的关键窗口期。此时爆出此类有损内部团结、引发公众争议的言论,无疑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整体声誉和国际形象造成了严重伤害。
比亚迪与CCTV共启新篇,创新驱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2025年北京新能源指标放榜,12万张“通行证”点燃全城购车热潮。选一台什么样的座驾,才“对得起”这张来之不易的购车“通行证”?聪明人早已掌握了其中诀窍——在市场白热化竞争中,品牌销量才是用户最诚实的投票。
近日,奇瑞赛车队携瑞虎8L参加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面对4500公里地狱级考验,瑞虎8L仅依靠原厂搭载的鲲鹏动力2.0T发动机参赛,与价格上千万的改装竞品同场竞技,实现了“三连冠”的壮举。
5月22日,爱跑·2025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SS2阿拉尔赛段展开激烈角逐。赛段全程467.77公里,其中特殊赛段114.27公里,全段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是本届环塔首次大规模进入沙漠地形。作为今年新增的赛段,地势变化多端,软沙密布,对导航与控车提出极高要求。
全新沃尔沃XC90,持续热销的秘诀是啥?
5月28日,小鹏汽车举办MONA潮玩派对暨M03 Max新车上市发布会,宣布推出4款全新版型,其中Max版推出502长续航Max版售价12.98万元、600超长续航Max版售13.98万元;Plus版推出515长续航Plus,售价11.98万元,620超长续航Plus版,售价12......
饶斌展看门道:上汽大众从合资1.0到合资2.0之路
近日,全球知名轮胎制造商优科豪马于上海浦东川沙试车场成功举办了主题为“优悦驾驰,静享舒适”的试乘试驾活动。通过多车型、多路面的沉浸式体验,全面验证其革新轮胎产品ADVAN dB V553(静音耐磨)与ADVAN Sport EV(释放电动性能)的技术实力。本次活动汇聚了众多经销商......
奇瑞智能化战略提速 整合业务成立智能化中心
所向由心,一路相伴 起亚品牌电影将于6月5日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