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降价能否拯救悬崖边上的比亚迪夏?

降价能否拯救悬崖边上的比亚迪夏?

元汽智驾 0浏览 2025-04-08 IP属地: 未知


 

文/王俣祺

导语:从年初上市即破万,到第一季度末降价搏销量,比亚迪夏怎么了?

 

 

爆款到低迷的大起大落

 

今年1月,比亚迪夏上市首月就靠着10003辆的批发量震惊了MPV市场,但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和2月的实际零售量只有2794辆和2733辆。

 

到了上个月,官方给出的批发量依旧达到了7006辆的不错成绩,但零售方面根据易车周销量数据来看,月销撑死也就在3000辆左右。

 

这种批发量虚高但零售量疲软的现象,本质上还是比亚迪预期自负的结果。

 

全国有将近4000家经销商,在比亚迪夏上市的初期囤车,也就导致了1月份批发量破万的虚假繁荣。

 

然而随着零售订单的不足,2月份销量也就环比暴跌了72%,导致3月的周销量持续低迷,光是经销商库存积压就要超过1万台,这次的降价也是十分的无奈。

 

同时更难受的是,消费者对与比亚迪频繁调整价格的敏感度已经降到了冰点。

 

这回4月份降价之后,许多车主在社交平台上吐槽:“25万的车现在降到20万,刚提车的车主肠子都悔青了。”

 

甚至还有消费者直接大胆“预测”,等到5月份说不定又能再降2万,现在入手肯定还会亏。

 

这种心态也很正常,按照比亚迪过去两年的行为来看,谁也说不准之后会不会再推出个“冠军版”或者“荣耀版”。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1-2月MPV市场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5%,但比亚迪夏的销量增速50%的同比增速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同时乘联会分析师还指出:“比亚迪夏的销量下滑并非个案,而是新能源MPV市场从‘政策驱动’向‘产品驱动’转型的缩影。”

 

这背后也就折射出新能源市场从“规模扩张”向“价值竞争”转型的逻辑。

 

 

由内而外的「卡脖子」

 

我们抛开降价不看,单从定位来说,比亚迪夏的官方指导价为24.98-30.98万元,看似比腾势D9的33.98万起和丰田赛那的29.98万起性价比更高,但是实际上的市场竞争力却大打折扣。

 false

从内部来看,旗下的腾势D9作为比亚迪的高端MPV,凭借着不错的品牌溢价能力和配置优势长时间稳居MPV销量榜首。

 

凭借33.98万起的售价和过硬的品质,连续15个月销量破万,去年更是靠着11.9万辆的成绩把别克GL8“拉下神坛”。

 

而比亚迪夏在动力系统、智驾功能上都和腾势D9高度重叠,但配置上却减配了二排按摩、加热通风等核心功能,再加上品牌定位的问题很难吸引高端用户。

 

有经销商直接表示,预算30万的客户宁可加钱买腾势D9,也不愿意选择夏,毕竟腾势的车标就比比亚迪更有面子。

 

再来看外部压力。丰田赛那的终端优惠能做到7万块钱,起售价也就降到了22.98万;

 

本田奥德赛也推出了最高优惠8.3万元,起售价更是低到15.28万。

 

这些合资燃油MPV凭借着多年以来成熟的市场口碑和终端价格优势,将会进一步挤压比亚迪夏的生存空间。

 

同时如日中天的新势力方面也没有放过比亚迪,极氪009凭借纯电续航和智能化配置,3月销量直接暴增12位;

 

吉利的另一款MPV银河翼真L380,也靠着29.99万的起售价切入市场,直接对标比亚迪夏。

 

这些新车在续航、智能化等方面都有着不小的优势,让比亚迪夏本来就不强的性价比直接黯然失色。

 

还有小鹏X9的纯视觉方案和岚图梦想家的华为乾崑智驾,更是直接在技术实力层面对夏形成了降维打击。

 

 

尴尬的定位和处境

 

事实上,比亚迪夏的销量低迷,本质上是品牌定位和市场需求发生错位的结果。

 

比亚迪的主销车型基本都集中在20万以下市场,甚至有80%的销量来自10万元级车型,其“价格屠夫”的标签深入人心。

 

但在MPV市场,消费者其实更看重品牌所带来的品质感,而并不是单纯的性价比。

 

夏这款车其实就是比亚迪试图在20-30万这个价格带,复刻腾势D9的成功,但其实这两款车的品牌基因是完全不同的。

 

腾势D9作为基本独立出来的高端品牌,可以算是宜商宜家;

 

而比亚迪夏的品牌溢价能力不足,作为商用缺少品质感,作为家用配置又没有那么完善。

 

入门版缺失无线充电、二排电动调节等实用功能,被消费者吐槽“为拉低起售价而生”;

 

而中配虽然有这些配置,但价格已经接近作为去年销冠的传祺M8,传祺凭借更成熟的底盘调校和口碑,显然是更理性的选择;

 

当然,高配就更不用多说,自家的腾势D9就够它喝一壶了。

 

 

市场已经适应价格屠夫了

 

虽然比亚迪夏此次最高能优惠4.2万元,看起来力度确实很大,但实际上还是比亚迪常规价格战策略的延续。

 

过去两年,比亚迪通过各种理由频繁降价,消费者已经形成了“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

 

导致现在比亚迪的降价就像是狼来了,消费者根本不信。

 

而面对比亚迪的降价,丰田赛那、本田奥德赛等合资品牌也开启了大幅优惠,价格战也就演变成了MPV市场的全行业内卷。

 

对车企来说,频繁降价虽然能短期内提升销量,但还是会损害品牌长期价值。

 

比亚迪旗下仰望、方程豹在高端市场的尝试本来就有些艰难,夏的降价可以说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者对比亚迪高端化的信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就曾经指出:“价格战正在透支行业创新能力。”

 

 

写在最后

 

所以说,比亚迪夏的降价其实只是在止损,如果不搞清楚自己的准确定位,很可能注定是一场徒劳。

 

毕竟在MPV市场,单纯的价格优势已经没法打动消费者,品牌价值、产品力和用户体验才是竞争的核心。

 

比亚迪若想要在MPV市场立足,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品牌形象、产品定位和技术短板等问题。

 

而且比亚迪性价比的优势,也需要在夏身上重新体现出来,搞清楚车要卖给谁,才有可能卖得好。

 


文章标签:
泛车生活
 
相关推荐
元汽智驾 2451粉丝    1139作品 关注 一起体验智能科技汽车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