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升级双腔空悬,问界M8并不是便宜了10万的问界M9?

升级双腔空悬,问界M8并不是便宜了10万的问界M9?

路咖汽车 1302浏览 2025-04-17 IP属地: 未知


在高端新能源SUV市场,特别是增程混动SUV市场,问界和理想是公认最具统治力的两大品牌。不过相比后者,问界还没有那么丰富的产品线,此前只有问界新M7和问界M9,分别占据着20-30万级市场和40-50万级的旗舰市场。而在30-40万级市场,问界还缺少一个强有力的爆款产品。于是,问界M8来了。

对于问界M8,很多人会拿它和问界M9做比较,将它称为“小M9”。的确,如果从整车的设计语言、车身尺寸、动力系统以及各种华为智能科技来看,两车虽有些许差异,但整体上确实非常相似,M8就像是一个便宜了10万,同时尺寸稍微缩小一点的M9。不过如果深挖技术细节,你会发现,这样的说法其实并不严谨。

取消全铝底盘,但有双腔空悬

我们先来从底盘看起。出于成本因素,以及和问界M9进行区分的考量,问界M8这次取消了全铝底盘,而是采用钢铝混合材质打造。很多人担心这样会影响车辆的行驶质感,并增加能耗,但事实上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全铝底盘的最大优势,无非是减轻簧下质量,提升操控性和稳定性,以及由减重带来的能耗优化。从整备质量看,全铝底盘的问界M9六座增程版是2690kg,问界M8六座增程版为2715kg,确实要沉了一些,不过差距也并不算很大。而电耗层面,两车同样都是最新的1.5T四缸增程混动系统,也都搭载50多度的电池,问界M8的23.7kWh百公里综合电耗甚至还比M9更低(后者24.9kWh)。这其中,问界M8略小一些的车身和更低的风阻系数(0.259Cd),显然会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至于操控性和稳定性,必须承认,钢铝混合底盘确实存在一些劣势。但要知道,在悬架配置上,问界M8可一点都没减配。比如问界M9上的那套前四球节双叉臂独立悬挂,就被原封不动地沿用到了问界M8之上。所谓四球节双叉臂,其实就是将上下A臂一切为二,变为四根独立连杆与车轮相连。每个连杆的连接点都有一个球头,上下加起来一共4个,便是四球节双叉臂。更多的连接点,意味着控制臂能容易地控制车轮运动,也更利于工程师进行调校优化。同时,四球节双叉臂结构理论上可以让虚拟主销更接近轮心,这些都会提升车辆在转向过弯时的车身稳定性。


更令人意外的是,问界M8居然还搭载了闭式双腔空气悬架。要知道,此前问界M9采用的可是闭式单腔空气悬架,即便今年完成了更新改款,官方参数中也只是含糊写着闭式空气悬架,并没有标明腔室数量。而这次问界M8,可以是明确强调了是双腔室,这无疑是一次重要的升级。

众所周知,单腔室空气悬架,不同的悬架高度,一般只能对应一种固定的悬架刚性。双腔空气悬架则不同,它可以通过两个独立腔室,更加精准、灵活地控制充气量。不仅能调节悬架的高低,还能调节悬架的刚性。也就是说,在不改变悬架高度的情况下,双腔空气悬架也可以改变悬架的软硬。此时再结合CDC连续可变阻尼减震器的快速微调,悬架滤震性能和支撑性自然会更好。

问界M8双腔空气悬架的“闭式”系统设计也是一大亮点。闭式系统顾名思义,就是气路不与外界空气进行交互,仅在储气罐和空气悬架之间进行内部循环。尽管闭式系统会比传统开式系统更为复杂,但是它也拥有控制精准、连续工作能力强,且不受外界气压变化影响等诸多优势。就算车辆需要长时间在复杂颠簸的路况下行驶,闭式空气悬架系统也能始终保持可靠、稳定的性能表现。

此外,和问界M9一样,新车也配备了猫头鹰转向技术。即通过精准的扭矩控制,在过弯时对内侧车轮进行间歇式制动,来减小车辆的转弯半径。据悉,搭载该技术的问界M8前轮最大转角可达40.1° ,最小转弯半径仅5.8米,达到了比肩B级SUV的水平。有了这么多科技加持,问界M8的操控表现我觉得完全不需要担心。

首创技术扎堆,更贴心,更安全

除了依旧出众的途灵智能底盘,问界M8还带来了非常多的首创技术。比如新车首次应用了NearLink星闪钥匙,它采用短距无线连接技术,可基于相位差和飞行时间(TOF)测距算法,实现厘米级精准定位和稳定连接。与蓝牙连接技术相比,定位精度提高5倍,解锁精度提升6倍。

又比如问界M8首发搭载的智能除雾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监测到的车内外温度、湿度、天气、空气质量和玻璃的起雾状况等,自主选择最优的除雾方案,不止方便快捷,也让用户的出行更加安全。

当然,最值得聊的,还是它首创的车门三重冗余设计。首先是车门外部门,问界M8采用了半隐藏式智能机械拉手设计,即使电控开启失灵,我们也可以使劲往外拉动把手,通过机械结构打开车门。假如在极寒天气下车门被冻住,电弹门点按一键破冰功能也能帮你解决问题。其次,问界M8在车门内侧同样设置机械拉手,单次拉动解锁车门,连拉两次则可以打开车门。而第三重冗余设计,是在碰撞后断电的极端情况下,车门的门锁电源、控制和驱动系统仍能够继续工作,确保车门可以正常开启。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都断电了,为什么车门这些部件还能正常工作?其实华为的解决方案非常简单直接,就是在常规车载电瓶之外,还额外在全车多个位置布置了备用小电池来做供电冗余。有时候最简单的,往往就是最有效的。

少2颗激光雷达,也能获得满血体验?

提到华为,高阶智驾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大体来看,问界M8在感知层面,继承了新款M9的全向立体融合感知方案,都具备支持未来L3级智驾的感知能力。不过两车在硬件配置上,存在些许差异。

问界M9全车一共搭载了36个感知元件,包括1个192线激光雷达、3个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3分布式4D毫米波雷达矩阵、2个4D毫米波角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4个车外麦克风。问界M8方面, 全车的感知元件则是30个,包括1个192 线激光雷达、3分布式4D毫米波雷达矩阵、2个4D 毫米波角雷达、1个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相比问界M9,问界M8少了2个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和4个车外麦克风。那么少了这些元件,是不是也意味着,问界M8的智能驾驶体验将不如问界M9呢?先说结论,当然不会。

首先,我们要区分开192线激光雷达和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虽然都是激光雷达,但探测方式、探测范围、探测性能都截然不同。如果抛开复杂的技术原理不谈,只看性能效果,那么简单来说,192线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更远,其最远探测距离可达250米,雷达扫描频率为20Hz,垂直分辨率0.1°,

能精准识别物体并生成清晰的点云图案,点云密度为184万点/秒。基于此,192线激光雷达可以提供给决策系统更精准地感知信息,进而提升智能驾驶的可靠性、安全性。因此,它也更适合于各种复杂的交通场景。

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则不太一样。虽然没有问界M8上固态激光雷达的相关官方数据,但从行业普遍情况来讲,这种激光雷达虽然也能做到快速响应和毫秒级精度的精准识别,但探测距离和范围一般都不太远。所以可以看到,无论是问界M9还是问界M8,都将其布置在车身两侧及车尾部分,来进行辅助感知。

至于4个车外麦克风,它们的作用主要是识别路面上周围环境的声音,以及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等特殊车辆的声音。通过这些声音信息,来辅助智驾系统做出决策,比如主动让道,避让特殊车辆等功能。

综上所述,问界M9之所以多布置了两个侧向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和4个车外麦克风,我认为主要还是为未来的L3级智能驾驶做更多的感知冗余,而对于当下的L2级智能驾驶来说,即便没有这两颗激光雷达,车辆的感知性能也足以支持智驾系统可靠稳定地运行。而且除了硬件的问题,华为可靠的软件算法也确保了“满血”的智驾体验。

目前,问界M8和M9一样,都能够体验满血的ADS 3.3高阶智驾系统,实现车位到车位的端到端智驾。而在不久的将来,华为也会为问界M8推送ADS 4.0版本智驾,体验几乎和M9没有什么区别。

结语

总的来说,问界M8并非完全是精准刀法切割下的便宜10万的“小M9”,它拥有诸多首创技术,也配备了强大的闭式双腔空气悬架+CDC。智驾硬件虽有些许缩水,但仍可以获得满血的端到端高阶智驾体验。所以,问界M8就是一个独特且独立的产品,是华为为30-40万级市场打造的全新标杆。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