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20万元级也有1000TOPS,地平线欲与英伟达试比高

20万元级也有1000TOPS,地平线欲与英伟达试比高

驾仕派 1245浏览 2025-04-22 IP属地: 未知

在2025地平线年度产品发布会举办的三天之前,由于工信部的要求,“智能驾驶”“高阶智驾”“自动驾驶”“NOA”“脱手”等词汇开始被严格监督,不允许在传播和营销中使用。为此,地平线连夜修改了PPT和说辞,将原本的主题“高阶智驾产品发布会”改为了“年度产品发布会”。

在地平线发布会的前一天,英伟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突然到访中国,停留了48个小时。而在此前一天,英伟达刚刚表示:公司收到通知,H20芯片和达到H20内存带宽、互连带宽等芯片向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需要获得许可证。

在地平线发布会前一个小时,会场所在的滴水湖一片大雾弥漫,似乎也象征着刚刚开始的“中国智驾元年”陷入暂时的寂静……

那么,地平线会带给中国智驾产业什么样的曙光呢?


01

软硬一体的技术信仰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用超过2个小时的时间,讲清楚了地平线这家公司是如何思考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而其中最关键的一句是他在开场后不久说的——

“回顾过去计算平台的发展,每一次软硬件的深度耦合都在重构人类的底层逻辑,推动了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地平线坚定的与推动人类科技文明进步的先行者相向而行,以「软硬一体的技术信仰」贯穿始终。”。


因此,在过去十年,地平线打造了征程2、征程3、征程5等硬件芯片,而十年以后,地平线这家公司正式宣布实施软硬一体的战略。这次地平线是在正式推出征程6P芯片之后,紧接着就发布了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地平线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更重要的一点是,地平线强调,HSD搭载了当前最强性能的国产智驾计算方案征程6P,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技术架构,是国内首个软硬件结合全栈开发的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

先说硬件,征程6P的出现对英伟达而言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征程6P可以做到560TOPS的算力、410KDMIPS、图像处理带宽为5.3Gpixel/s,对比目前大多数车企使用的Orin X芯片算力强了一倍。但是在地平线软硬一体技术理念下,征程6P可以对地平线自有算法进行效率强化——余凯一直认为通用芯片有极大的算力浪费——所以征程6P的Transformer FPS可以比竞品O快17倍、比竞品Q2快33倍、比竞品Q1快40倍,这是绝对的性能领先。

与此同时,更强的性能下却有更低的成本,按照地平线给出的FPS/美元来计价,也就是每一美元可以买到的性能指标,征程6P大约是友商竞品的12倍、6倍、4倍。

得益于“类专用芯片”的技术优势,地平线HSD可谓一亮相就惊艳了行业。

地平线在发布会上放出的HSD实测效果,几乎可以肯定这套方案只要装车就可以进入行业第一梯队。无论是上海最复杂的环岛绕行、可以自行倒车的窄路三点式掉头、狭窄道路对鬼探头的预判,还是拥堵路口的变道,在各种场景下地平线HSD的表现都堪称惊艳,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和通行效率都可以为用户带来信任感,体验足够类人。另外包括HSD的SR渲染界面也是顶级的展示效果,这背后也是地平线大量的技术积累。

而在这背后是地平线算法团队十年如一日的创新,这也和余凯本人就是算法工程师出身有关。尽管之前地平线没有拿出任何智驾软件,但是在2023年地平线就在业界首次公开发表了端到端自动驾驶大模型UniAD,到了2024年地平线又推出下一代通用视觉主干模型Vision Mamba,把Transformer的二次复杂度问题变成了线性复杂度,算力需求大幅度降低。

所以,做硬件芯片只是地平线前十年的一个“曲线进攻”手段,它真正想做的事情还是软硬件一体。


02

地平线HSD强在性价比

地平线HSD做到了软硬件一体,其优势不仅仅是在性能和效率方面,更关键是在软硬件一体的基础上可以做到更高性价比、更宽泛的产品矩阵。

比如基于软硬件一体的技术思路,地平线可以实现软硬件架构统一,从而算力配置可以实现多样化。为此,地平线创新推出Horizon Cell“弹夹系统”,实现硬件可插拔、软件可升级,支持车载计算平台快速升级,并且确保车企在升级算力硬件后软件也能够升级,达成车企与用户的共赢。

余凯表示,这种硬件可拔插的解决方案很好地解决了目前辅助驾驶系统性能迭代比车辆迭代速度更快的问题。“可能现在辅助驾驶方案是按照一年、两年来进行迭代的,但是车要开八年,那么车辆在算力上肯定跟不上辅助驾驶方案更新的能力,而地平线的弹夹系统就解决了这样的问题。”余凯说。

基于弹夹系统,地平线推出HSD 300/HSD 600/HSD 1200三个版本,可以实现从普惠级到高性能再到全场景的全价格段、全性能段解决方案,打造L2城区辅助驾驶全家桶。

其中,HSD300是指300TOPS算力,用两颗征程6M芯片组合,硬件为11V1R1L*,同样支持城区辅助驾驶和智能泊车,但成本上可以做到10万级车标配。

HSD600是指600TOPS算力,用一颗征程6P芯片,硬件为11V3R1L*,产品定义是高性能城区辅助驾驶和智能泊车,可以为15万级车标配。

HSD1000是指1000TOPS算力,用两颗征程6P芯片组合,硬件为11V3R1L*,实现城区、高速、泊车打通的全场景通用能力,可以为20万级以上车型标配。

用目前市场已有方案做一个参考:目前Momenta单颗Orin X可以实现城区L2辅助驾驶方案,但是车型价格都要到15-20万元以上;零跑B10的高通骁龙8650加单颗激光雷达的方案也要15万元左右。而单颗Thor-U芯片的算力大概是700TOPS,但是目前用Thor芯片的理想、极氪、领克相关车型价格至少是30万元左右、双Thor的车型大概要卖到45万元以上。

从这些对比中就可以看到地平线HSD三个方案的高性价比优势,如果车企没有自研算力芯片,那么选择地平线HSD应该说是性价比最高、而且也可以保持长期升级的一个技术方案。

同时,地平线与奇瑞集团也就HSD量产展开了全面合作。地平线HSD将作为奇瑞“猎鹰”的一个高阶方案,与征程6P计算方案一同在星途品牌上全球首发,并于2025年9月正式量产。


03

迈向L3/L4/L5的前提是足够好的L2

在2025地平线年度产品发布会上,余凯除了谈地平线征程6P、地平线HSD之外,还用了很多时间去谈整个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路径。

比如他认为,智能驾驶就是智能汽车的“基带”,是一个标准化能力,就和手机的通信能力一样。

所以,车企没有必要去全栈自研智能驾驶系统,至少80%的车企没必要自研智驾系统、智驾芯片,应该把这些交给供应商。

他举了一个例子,手机最基础的功能就是通信,而通信依靠的就是基带,但现在通信手机行业能做基带的企业屈指可数,基本就是高通、联发科、华为等少数几家,苹果要自己做基带都使用了十年时间还没有追赶上。大多数手机企业没有自研基带,但并不影响他们的差异化功能,因为基带就是标准化的能力,自研还是采购差别不大,而更大的差别还是要去做摄像这些功能——换到汽车行业就是,点到点的通行能力就是“基带”,而车企的差异化不是基本的交通功能,而是要去做“冰箱彩电大沙发”。

“不管自研还是与第三方合作都只是招式,重要的是求胜,以高打低、以快打慢”,余凯的一页PPT上讲得很明白。

换句话说:对于车企,面对一个快速更迭的市场,或许没有必要去做一个长达10年周期跟随投入。毕竟整个过程中的技术迭代、技术路线迁移可能随时发生,对于车企来说一次没走对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余凯就用了鸡兔同笼的算法作比喻,小学生能做出来可能是班上的前十名,但当上了初中学了二元一次方程后,班上的后十名也能做出来,这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平权陷阱”。

因此,余凯很直白地表示:

“真正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是写入教科书的炫酷技术,不是放到嘴边的端到端、VLA这些,真正的技术护城河是十年如一日的苦活、脏活、累活,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经验积累以及体系化的研发文化和流程。”

这番话在其他智驾企业其实也有类似的说法,另一家头部企业将其总结为“工程落地能力”。

余凯还有一个观点很具争议性,他认为:L3/L4/L5的前提基础是足够好的L2城区辅助驾驶能力。

按照余凯的说法,目前所有的智能驾驶功能都是L2级别,也就是辅助驾驶级别, 2025年可能也就是达到100TOPS的标配。到了2028年可以达到500-1000+TOPS,或许可以做到L3,但依然是辅助驾驶系统。余凯认为,要到2030年,真正做到L4级驾驶辅助需要2000+TOPS的算力,而要实现L5级完全自动驾驶则需要5000+TOPS。“为什么做到L5级自动驾驶需要5000TOPS?因为这大概是人脑的算力。”余凯补充说。

尽管现在很多车企和智驾企业在提L3,但是余凯认为部分企业对于L3的定义并不清晰,用户基本用不上,而地平线对于L3级的定义,就是有受限但清晰的ODD边界的L4能力智驾产品加上L2全场景辅助驾驶。他的意思就是说,L3其实本质上等于L2全场景的能力,再加上那些边界条件是允许L4级别自动驾驶系统运行的。

因此,地平线的L3实现路径也就包括了三步:海量L2全场景辅助驾驶系统车辆部署、海量实际道路数据的充分验证、基于大量实车数据锁定清晰边界的ODD叠加必要的系统冗余,证明具备L4能力。而这一切,还要等3-5年才能真正实现。

实际上,余凯的这一说法和其他一些企业的说法有些差异,不能说完全不一样,但明显不同在于对“L2到底是不是迈向高阶自动驾驶的必经之路”的不同认知。

比如小马智行方面就认为L2和L4是智能驾驶的两条不同路径,前者可以依靠海量数据去验证、然后不断逼近类人体验,但始终无法实现真正的L4,而L4车企的路线则是依靠于世界模型以及更强大的硬件去实现几乎小数点之后数个9的安全性。同样,理想汽车则认为VLA是实现L3、甚至是迈进L4的技术路径,而端到端只能实现L3,无法走得更远。

当然,对于余凯和他的地平线来说,讨论L3的技术路线只是一些发散话题,地平线当下真正的赢利点还是在于征程6M、甚至征程5等芯片。

对于地平线来说,征程6M推出之后已经是百万片装车的爆款之作,为绝大多数提出“全民智驾”的车企提供了最有力的芯片保障。而地平线相信随着征程6P和HSD方案的推出,它在中国市场、乃至出海市场都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让中国车企在英伟达之外有了新的选择。

(END)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8737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