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当下中国汽车行业蓬勃发展,但在技术与市场崛起的背后,中国汽车文化的形成,中国汽车品牌的成长,都亟待美学的引领。
作为汽车设计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论坛始终聚焦行业前沿与教育变革,致力于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推进汽车行业创新性发展。
4月24日下午,2025上汽设计美学高峰对谈在上海国家发展中心上汽展台举行,本次论坛首次将设计论坛搬到车展舞台,汇聚了众多知名设计师、学者、决策者以及媒体人,以“美美与共”为主题,旨在共同探讨美学对于未来技术、品牌、社会发展的意义。
上汽集团研发总院总设计师、上汽英国技术中心总经理邵景峰先生主持开场,并为本次论坛致辞,诚挚表达了对上汽荣威的感谢。他回顾了在“变”的时代主旋律下汽车产业的挑战,指出汽车设计师、产品规划人员、品牌营销人员以及媒体都面临挑战。时代在变化,汽车设计也需适应时代变化,邵总以上汽集团已组建大乘用车进行内部整合为例,展现整个集团的变革,以此延伸至本次活动的宗旨:探讨设计策略,寻求应对挑战的“答案”。
此后,邵总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美美与共”,分美学分享和设计对话两部分;并详细介绍了论坛嘉宾。
随后,邵总向大家介绍了本次论坛的主持人 —— 来自上汽设计中心 38.1 项目的主创成员小杨工,由她负责主持整场论坛活动。
卡班先生以个人经历为切入点,回忆起受多位设计大师影响开启设计之路,这些优秀的人变成了他心目中的英雄。他从小事开始设计,领悟简约之美,一步步构建起属于自己的设计理念大厦。在卡班先生的眼中,设计绝非孤立存在,它与艺术等文化形式一样,能赋予产品生命力。他认为设计是灵魂,并通过深入剖析设计、艺术与建筑的异同,指出三者的创作者虽然都心怀梦想,但设计独特价值在于它是梦想的具象化,是沟通的桥梁,更是创新的驱动。
“设计师的今天是消费者的明天”,他以沙漏为例,表明对于设计师而言上面的是明天,中间是当下,漏下来的就是昨天,而设计师会把消费者的梦想放在上面,让用户触摸到时间的沉淀。在谈及设计与客户的关系时,他深知客户需求的复杂性与多变性,明白真正的设计不是简单迎合,而是在理解客户的基础上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引领未来。
“艺术永无止境”,卡班先生用这句话诠释设计的无限可能。在他看来,设计如同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每一次创作都是新的起点。最后,卡班先生提出,设计是时间、文化和梦想的影射,而设计师则需要在其中以梦想家与团队合作者的双重身份,在商业约束与用户期待中寻找平衡,永不停止探索。
俞总幽默出场,调侃介绍自己为“胖头鱼”。提及“美美与共”主题时,他以上汽奥迪为例,详细介绍其使用上汽大众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平台(ADP),展现出融合带来的强大实力,并通过卡班大师为上汽带来的MG和荣威重磅概念车明珠1号,明珠2号让上汽3号大放异彩,来表明不同元素的相互融合、美美与共。
在分享对设计的理解时,他认为艺术源于生活,设计也不应该局限于车的内外饰造型。以上汽国际设计挑战赛和交大设计学院建筑为例,他强调理解用户是商业成功的关键,美的背后是对“用户”的理解。设计师要深入洞察用户的美,助力用户实现美,最终达成“各美其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会谈开始,小杨工就“glocal”一词,向阮院长进行提问。
“设计在全球化与本地化同时进行中所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荣威又该从“glocalization”中汲取什么样的养分?”
阮昕院长以建筑和汽车的共性——作为人居环境切入。以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为例,其承载着徐家汇的文化渊源,从徐光启与利玛窦的西学东渐,到欧洲装饰艺术在此落地生根,展现出设计对文化的承载与交互作用。由此延申到汽车领域,汽车作为移动的人居环境,同样肩负起文化传承的重任。这意味着荣威等品牌在设计中,需促进“global”与在地性结合,从全球文化中汲取养分,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
Part.2
“海派文化如何在我们的产品上承载?”
俞总围绕上海展开论述,指出荣威产品深度承载海派文化特色,其诞生于上海,以上海自徐光启时代延续至今的深厚历史文化渊源为底蕴。他通过将上海国民小吃油墩子与数量位居世界第一的咖啡馆所代表的咖啡文化相结合,展现海派饮食特色;通过产品背后邵总、卡班大师、阮昕院长等带来的设计理念,融合英语等多元文化表达元素,彰显上海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质;同时,借由上海从大学到民间浓厚的文化氛围,如接触外国科学哲学、阅读经典书籍等,进一步赋予产品文化内涵,全方位诠释海派文化。
Part.3“为什么和卡班结下“promise”?”
邵总指出,中国汽车设计面临同质化困境,新能源汽车竞争内卷严重,而从自身角度来看,当局者迷,找到解决的答案十分艰难。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亟需设计的力量来支持,这样在为未来的产品打拼的时候,才能有更灵活的选择。简单来说,这是当下时代的需求。而另一方面,上汽集团迫切的需要全球化的视野,需要能够掌控全局,拥有过掌控全球品牌经验的设计师们加入团队,让我们的产品走出国门,走出世界,这又是国际化的需求。
Part.4紧接着,主持人向卡班提出一个risky的问题,也是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
“在众多选择中,为什么选择了上汽?”
卡班首先强调了多样性的重要性,他讲述了百年前一位从苏联逃至上海的南非人在沪建造众多建筑,其中建于1974年的22层停车场曾为亚洲最大,历经近50年上海才出现超越它的建筑,以此例证多样性能催生神奇成果;接着回顾自己带领朋友工作、获得信任追逐梦想的经历;讲述身为品牌总裁时对拯救未来渺茫之人的思考。
最后,他坦言道他做任何决定都是认为它有必要,加入上汽是因为他很认可邵总,他清楚的知道邵总想要什么,知道邵总有个伟大的梦想,而他也同样具有这样的梦想,期待优秀的大家共同做出伟大的成就。
“阮昕院长补充:对海派文化的解释”
接卡班先生所描述的故事,阮院长补充解释了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的传奇:25岁无签证、无护照从西伯利亚逃至上海,从绘图员起步,25年建成100栋建筑,服务洋人、华人、政府等不同群体,还为上海交大规划校园、设计工程馆(江泽民主席曾在此学习)。“美美与共,这个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好的东西一定是能共享的。”阮院长强调邬达克是“上海建筑师”,其建筑是海派建筑,体现了海派精神与文化传承,让“glocal”话题变得具体且意义非凡,更指出当下优秀人才选择中国、选择上海,是顺应世界趋势的正确决定。
观众提问环节:1.十年前第一代荣威RS5就是自信和优雅的理念秀出来了,这一次同样的出现在slogan,是否是巧合?
邵总指出团队一直在共同思考荣威品牌未来走向,曾因竞争有过探索也收获成长,最终审视品牌后认为要回归做国民车的初衷,“自信和优雅” 应重新回归。荣威名字蕴含自豪之意,代表国民自信,产品则应体现自信感,且荣威不应有攻击性,要结合中国文化和海派艺术特色,从消费诉求和文化特色维度思考。他坦言道:“我们也思考:什么样的特质能赋予品牌更深层的价值。我们从符合消费者的诉求和文化特性的两个维度去思考,推出了这个概念车,通过在这两个维度的探索,让“优雅、自信”这两个曾经代表荣威品牌初衷的概念,重新唤起。”
2.在当下以及未来,本土与全球设计师、营销大师应如何将文化元素融合并体现在设计、营销和市场中?从学校教育角度,又该如何应对这一变化?
答案是没有的,但问题至关重要,因为设计产品是文化的载体。阮教授以个人著作《孔子的院子:中国的建筑、哲学与美好生活》为例,书中探讨了中国院落如何承载士大夫文化生活,借此说明设计与文化的紧密相连。同时指出,荣威提出的“自信与优雅”,与中西哲学的起点和中西文化共享之处紧密相关。“美的定义一定是美的,the good 里面是 the morally good and the beautiful。”美与善是统一的,“君子不器”的理念也蕴含着类似的深意。对于设计师的培育必须要有两点:一是要有 a vivid sense of the beautiful(鲜活的美感),第二就是 the morally good(道德感)。他明确设计师不仅要锤炼审美能力,更需坚守道德底线,让设计作品成为传递正向价值的载体。最后,他坦言:“怎么做?i have no idea,i can only try。”
俞总以个人感受为切入点,描述他来到上海车展现场提前逛展,面对众多品牌和车型,虽不像设计师懂 “内行门道”,但能从自身喜好出发,通过触摸、试坐来感受。试坐时发现有的座椅初坐舒适但久坐不适,而我们的荣威概念车,卡班团队在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内外皆有考量,尤其注重座椅舒适感等生活体验的打造。“海派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特点”,前面邵总表示会给卡班先生更多的支持,这也是开放造车的体现。与此同时,荣威也积极拥抱新合作,与 MG、OPPO、华为等都有联动,像华为 “知识的光影” 能让人感受时间沉淀,OPPO 接待室也很有出色的呈现效果。
3.汽车设计同质化是行业内卷导致,还是消费者需求同质化的结果?如何理解设计与消费者需求间的巨大差距,设计师应如何弥合差距,挖掘消费者真正需求?
邵总指出,新能源汽车技术革新改变了设计布局,传统品牌DNA也受到了冲击,出现了设计同质化现象。
从市场和行业角度来看,邵总以手机行业为例,虽也曾经历同质化困境,然而现在仍然出现了新的设计点。他提出汽车设计的同质化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厂家、设计师或者消费者,这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邵总认为,设计师在创新时,时机的把握至关重要,过早创新可能因市场不成熟而失败,成为“先烈”。
谈到破解同质化的方向,邵总以MG品牌“眨眼睛灯”的回归为例,强调这是对经典浪漫的重现,是用中式内敛美学对抗同质化的一次勇敢尝试。未来,汽车设计应深挖文化内核,将中式浪漫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汽车不仅是出行工具,更成为文化的载体,同时在国际化视野中,保持本土文化特色,注入品牌基因。尽管设计创新的时间点难以精准预测,但设计师必须勇于迎接挑战,在不断的磨合与整合中,推动汽车设计行业突破同质化的困局 。
卡班先生认为设计创造的本体是对于未来的想象,要点是能够把握设计师眼中的today和消费者眼中的today之间的距离。当设计与消费者需求这两者的距离拉近,就意味着停滞不前、缺乏创新,而一旦创新消失,梦想也会随之消逝。当前许多做法并非创新,只是重复。若总是重复,低成本的竞争者会逐渐逼近。他指出,改变现状只有两种方式,要么带来创新,要么有人敢于突破常规、改变规则和推动创新。大家在方法、思路等方面趋同,若有人销售表现好,其他人就会跟风。所以,保持“圆圈”所代表的距离很关键,这种距离就是力量,而要获得这种距离优势,就得靠创新或者大胆地改变规则。
4.建筑有特定赞助商,汽车有众多投资者,结合世界七八十年为一个大周期、当下社会差距大、人们审美分歧增大的背景,设计师在人们不认可“美美与共”却想创造“美美与共”的车的情况下,如何看待众多投资者?
卡班先生以苹果推出iPhone为例,说明设计和创新是强大工具,掌握在合适的人手中能改变世界,若被不当使用则可能有负面效果。他强调梦想和开放思维比AI更强大,创造力和梦想能与强大工具结合创造独特成果,设计师应拥有大的梦想,不只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改变世界,做出能给人惊喜、让人喜爱的设计。
阮院长从美学词源出发,强调美学并非局限于“好看与否”,其希腊语词源与“麻醉”相反,本质是赋予生命动力的源泉。他以中国艺术中“拙美皆可”的包容审美为例,指出应打破传统美学评判的局限,超越浅表的审美分歧,方能释放设计的无限潜力。
最后,小杨工对论坛做了简单的总结,认为设计的“特权”本质上是为了更大的社会价值,为商业发展与人类社会注入蓬勃生命力,并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
本次活动圆满举行!在智能变革与产业出海的时代浪潮下,汽车文化的多样性,美学标准的多样性,以及创新路径的多样性都是值得思考的主题。本次论坛不仅是汽车设计领域的深度探讨,更是上汽集团在文化融合与设计创新上的一次重要实践。设计无界,但设计需要扎根本土。实现美美与共,我们需要让文化真正的融合,让外来文化在本土土壤生长,让美学在共享中为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源泉。未来,上汽集团也将继续推动汽车设计美学的发展,不断探索变革时代下的机遇,迎接时代的挑战。
五一出行全攻略:安全又省心,假期不踩雷!
颠覆「钛」度 方程豹钛3高阶智驾对决卡丁赛道 见证百公里加速4.9秒狂飙时刻 「一车千面」领航都市出行 方程豹钛3潮改品鉴会沈阳亮相开启科潮新风尚
日前,知嘹汽车从海外媒体获取到了2025年汽车质量排行榜。根据公布的数据来看,国内外整体汽车质量表现达标率不足五成,相较于国产自主品牌,合资车型在质量品控方面还是占有一定的优势,而国产品牌竟无一上榜。其中,共有12家车企的PP100数值低于行业平均值,雷克萨斯依旧位列排行榜第一。......
2025春季搜狐视频播主大会4.20播主大聚会 关注流大会社交热度拉满
8.99万起售,东风纳米06真香不贵 #东风纳米06开启全球预售 #年轻人把遛弯卷出新高度 #科技不坑打工人
国美车市全国首家智能汽车体验馆隆重开业
多品牌 重体验 线上线下融合 国美车市全国首家智能汽车体验馆隆重开业
这3类车,自燃的风险更高,看你有没有中招!
领克900上市,28.99万起,除了揽胜同款天地门,还有什么亮点?
智趣新天地,全民皆共享。
东风纳米06:天元智驾配合天元智舱,好开好玩好用、巴适得板!
烧机油的发动机更换气门油封真的可以解决烧机油问题吗
梅赛德斯-奔驰Vision V概念车,上海车展公开亮相。
【E汽车】领克900 28.99万起正式上市 树立家庭旗舰大六座新标杆
上海车展刚结束不久,掐指一算,今年已经是上海车展举办的40周年了。场馆从最初的一万多平方米扩张到36万平方米,发布会也从几场增长到了193场。
安庆迎江充换电一体站正式上线
一个人的越野,全家人的舒适!深蓝G318重新定义全能方盒子!
把中国车带到马来西亚,当地人怎么看?
不得不服极氪速度,特别是极氪逆袭的速度。极氪去年才发了车端部署大模型, 12月又全国推送无图城市NZP, 没想到这么快又又更新了浩瀚智驾2.0车位到车位,跻身智驾第一梯队。 #极氪# #新能源# #浩瀚智驾# #车位到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