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直瀑格栅+Flyme座舱,第四代博越L如何重塑10万级SUV标杆?

直瀑格栅+Flyme座舱,第四代博越L如何重塑10万级SUV标杆?

阿表车评 2987浏览 2025-05-11 IP属地: 未知

 当吉利宣布第四代博越L以10.59万-13.29万元开启预售时,紧凑型SUV市场的天平似乎开始倾斜。 这款将于5月13日正式上市的车型,不仅延续了博越系列的国民车基因,更以“山河气韵”设计语言和Flyme Auto智能座舱,试图重新定义燃油车的价值标准。

从“能量风暴”到“山河气韵”

如果说上一代博越L的“能量风暴”设计是向年轻化的一次大胆尝试,那么第四代车型的“山河气韵”则展现出东方美学的克制与张力; 前脸16道32组直瀑式镀铬饰条,以8.5毫米精密间距纵向延展,如同瀑布倾泻而下,与2.4米长的鎏光星河贯穿灯带形成刚柔对比。 这种将自然意象转化为工业设计的巧思,在千篇一律的“大嘴格栅”潮流中显得尤为独特。

车身侧面2785mm轴距(较前代增加8mm)并未盲目追求溜背造型,而是通过悬浮式车顶和粗壮黑色轮眉,平衡了空间实用性与运动感。 车尾的璀璨西子贯穿灯组,则以288颗LED灯珠实现流水动态效果,夜间辨识度甚至不输新势力车型。

Flyme Auto的“降维打击”

坐进驾驶舱的瞬间,15.4英寸2.5K横向巨屏几乎占据视觉重心。 这块分辨率达2560*1600的屏幕,配合龍鹰一号7nm车规芯片,让Flyme Auto系统实现了手机级流畅度。 体验上能实现三指划屏切换导航/音乐界面、方言语音控制空调温度、甚至中控屏与25.6英寸AR-HUD的导航信息无缝流转,都展现出吉利在智能交互层面的深厚积累。

更值得玩味的是配置策略。低配车型采用14.6英寸中控屏+10.2英寸仪表组合,而高配版本直接将HUD尺寸拉至25.6英寸,投射距离达7.5米,相当于在风挡上生成一块“增强现实路牌”。 这种“入门即高配,顶配见真章”的差异化打法,既控制成本又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均衡主义下的性能彩蛋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1.5T+7DCT的组合看似保守,但133kW/290N·m的参数已超越多数同级2.0L自吸对手。 实测城市工况下,92号汽油兼容性和7.1L/100km综合油耗(WLTC),对家庭用户足够友好。 而藏在顶配车型里的2.0T发动机(160kW/325N·m),则用7.4秒破百的实力证明:燃油车依然可以很“性能”。

底盘调校或许是最大惊喜。 基于CMA架构的博越L,在麋鹿测试中达成79km/h成绩,35.8m制动距离更是逼近性能车水准。 当同行还在用“软悬挂”讨好乘客时,吉利选择用欧洲团队调校的韧性底盘,兼顾操控与舒适——这种选择本身,就是对中国路况的深刻理解。

配置博弈,越级体验背后的商业逻辑

在13.29万元的顶配车型上,你能得到Nappa真皮座椅、16扬声器Flyme Sound音响、主驾8点按摩,甚至可一键放倒的“1.9米露营大床”。 这些本该出现在20万+车型的配置,被吉利下放至主流价位段。 背后的商业逻辑清晰:在新能源挤压下,燃油车必须用“体验溢价”重构竞争力。

但更聪明的策略藏在细节里。低配车型标配四音区语音控制,却将L2级驾驶辅助放在中高配;全系保留实体空调按键,却在顶配增加手势控制。 这种“科技平权但不均权”的做法,既降低入门门槛,又为高配留足溢价空间。

写在最后:燃油车的“诺基亚时刻”尚未到来

当行业热议“油电替代”时,第四代博越L给出了另一种答案:用智能化重新激活燃油车价值链条。 Flyme Auto系统与骁龙8155车机的体验差距、CMA架构对操控的革新、以及“入门即2.0T潜质”的动力储备,都在证明内燃机平台仍有进化空间。

或许正如其“山河气韵”的设计隐喻——汽车产业的变革不是非此即彼的替代,而是在传承中寻找新平衡。 博越L的这次换代,既是吉利对燃油车市场的坚守,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主动进化。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阿表车评 3.8万粉丝    250作品 关注 分享更多车市新资讯,最快最专业?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