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极氪科技(NYSE: ZK)交出了一份令市场瞩目的季度成绩单:总营收220亿元,综合毛利率19.1%创历史新高,香港会计准则下盈利5.1亿元,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超60%。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这份财报不仅展现了极氪科技强劲的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水平,更折射出其“双品牌+全球化”战略的前瞻性布局。
毛利率19.1%的秘密:技术协同与规模效应
毛利率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极氪科技一季度综合毛利率跃升至19.1%,远超蔚来(14.4%)、理想(18.9%)等同赛道企业。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极氪与领克双品牌整合后技术共享带来的降本增效。例如,极氪品牌聚焦豪华市场,单车均价超30万元,而领克主攻20万元及以上大众高端市场,二者共享SPA Evo架构、三电技术和智能驾驶平台,研发投入分摊后边际成本显著降低。
此外,规模效应成为关键推手。一季度极氪科技销量达11.4万台,单月销量稳定突破4万台,规模化生产大幅摊薄了固定成本。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整车毛利率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至16.5%,这与其自研的“神盾金砖电池”和800V超充技术的量产应用密不可分——核心零部件的自主掌控,直接削弱了供应链波动对利润的侵蚀。
双品牌战略:向上突破与向下渗透的平衡术
极氪与领克的差异化定位,堪称中国车企品牌分层的教科书案例。极氪品牌以“全球豪华科技”为标签,通过极氪009光辉典藏版、极氪9X等产品,将价格带上探至90万元,甚至赋予MPV“收藏品”属性,打破了国产车难以立足超豪华市场的桎梏。而领克则凭借领克900等车型,以智能化(如首搭英伟达Thor芯片)和性价比优势,在20万-40万元区间与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唐等正面竞争。
这种“极氪向上、领克向宽”的策略,既避免了品牌内耗,又覆盖了从家庭用户到高净值人群的全场景需求。但挑战同样存在:在高端市场,极氪需直面保时捷、奔驰EQ系列的品牌壁垒;而在大众市场,领克则需应对新势力车企的“价格战”围剿。如何维持技术领先性与品牌溢价,将是双品牌长期发展的关键。
技术护城河:从“堆料”到“定义标准”
极氪科技的野心不止于卖车,更在于定义下一代智能电动汽车的技术标准。其发布的“千里浩瀚”智能驾驶方案,以双Thor芯片、5激光雷达和1400 TOPS算力,率先支持L3级自动驾驶(政策允许范围内),这标志着中国车企开始从“功能迭代”转向“架构定义”的竞争。
而在补能生态上,极氪V4极充兆瓦桩以单枪1.3兆瓦的峰值功率,将充电效率提升至行业新高度。这一技术不仅解决了用户续航焦虑,更成为其拓展海外市场的“敲门砖”——截至4月底,极氪已进入全球60个市场,极氪7X在欧洲的交付便是例证。
全球化视野:中国汽车需要怎样的“新名片”?
极氪科技在财报中多次提及“打造中国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的全球新名片”,其底气源于两点:一是产品力与BBA(奔驰、宝马、奥迪)的正面较量,例如极氪9X的“全地形掌控”性能;二是本土化运营能力,全球超1200家门店和190万用户基盘,为其提供了渠道下沉的抓手。
但全球化绝非一片坦途。欧美市场对数据安全、碳关税的严苛要求,以及当地品牌的排他性合作,均是极氪需要跨越的障碍。若其能依托吉利集团的全球资源,将中国供应链优势与海外本土化创新结合,或可开辟一条差异化路径。
盈利之后,极氪如何穿越周期?
盈利5.1亿元、毛利率19.1%——这份财报无疑为极氪科技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也需冷静审视:
其一,盈利主要依赖规模扩张,若市场需求放缓,高毛利能否持续?
其二,智能化投入(如L3级自动驾驶)仍需巨额资金,如何平衡研发与利润?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从“电动化”卷向“智能化”的下半场,极氪科技的双品牌协同、技术自研和全球化布局,已为其构筑了多维护城河。但能否将短期优势转化为长期壁垒,仍取决于其战略定力与创新节奏。至少在这一季度,极氪证明了:中国高端汽车品牌,不仅能活下去,还可以活得足够漂亮。
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举办其首款液晶调光膜“墨影瞬光”的全球首车上市媒体沟通会
雷军终于又发微博了。 一句“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为小米的玄戒O1芯片按下发布键。这句出自梁启超的独白,既像雷军的自我剖析,又难免不被怀疑成精心设计的情感营销,毕竟小米最近的日子实在有点太苦了。
标志长安汽车进一步实现从产品出口到产业出海的跨越,“海纳百川”迈入全新阶段。
每一次碰撞都是对汽车安全极致追求的实践
关税战停手,道朗格却要“退出中国”了
近日,网络平台集中出现大量针对比亚迪挡位设计的雷同内容,以R挡在前D挡在后反常规为话术进行恶意攻击。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室发布声明,将对这种典型的“黑公关”行为一追到底,绝不姑息!同时,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也表示,不要为黑而黑,网络是有留痕的,不要以身试法。
每一次碰撞都是对汽车安全极致追求的实践
传承品牌深厚积淀,bZ5新车进化下线
近日,网络平台集中出现大量针对比亚迪挡位设计的雷同内容,以R挡在前D挡在后反常规为话术进行恶意攻击。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室发布声明,将对这种典型的“黑公关”行为一追到底,绝不姑息!同时,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也表示,不要为黑而黑,网络是有留痕的,不要以身试法。
在5月15日正式命名的“安吉安盛”轮,载着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开启欧洲首航。
走出去,深耕海外市场——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投产
2025年5月14日,泰国曼谷总理府,佩通坦总理会见前来拜访的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及其代表团。在中泰建交50周年之际,长安汽车罗勇工厂投产为双边友谊注入产业新动能,获泰国总理佩通坦高度认可。
极氪科技发布2025年Q1财报:综合毛利率19.1%,香港会计准则下盈利5.1亿
攥指成拳,吉利汽车正在积蓄前所未有的爆发力。
用户体验升维催生了独特的“M9现象”。
当地时间5月16日,长安汽车罗勇工厂投产仪式在泰国罗勇府举行。这是长安汽车首个海外整车新能源汽车工厂,同时也是重庆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活动当天,一辆右舵版深蓝S05缓缓驶出罗勇工厂生产线。这不仅是长安汽车全球累计产量第2859万辆汽车的诞生,更意味着长安汽车全球化征程开启了从......
大车依然好开,四驱长续航大五座拉满自由驾控体验
长安汽车罗勇工厂投产,“海纳百川”计划迈入产业出海新阶段
传承品牌深厚积淀,bZ5新车进化下线 一汽丰田“双向奔赴”定义合资车企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