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艾特”笔者去看一篇资讯,其标题为“年轻人的第一台运动SUV”等内容;网友期望对类似的文章进行分析解读,同时对年轻人在汽车市场中的真实平均购买力和应当看向哪款车而感到好奇。
在搜索相关关键词之后,发现有不止一个自媒体打出相关标题。
客观评价这些标题都是相当荒诞的,可以说如果没拿车马费的话,那也一定是水平很低的自媒体人或机构!可以说绝大多数年轻人是不会去购买小米YU7的,不论其主观上是喜欢还是厌恶这款车,该结论都是成立的。
原因是绝大多数年轻人没有对应的预算,哪怕门槛价是25万左右。
首先确定一点:
年龄范围在14~35周岁之间的人是青年,这是《中长期青年年发展规划》中明确的青年年龄范围。
青年人的薪资水平显然是不会很高的, 主观的说一句话:都不用看数据!但是不看数据和不讲数据则同样显得没有任何说服力,那就看一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4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城镇单位显然是不包括在农村务农的青年的。
数据为: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4110万元,名义增长2.8%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9476万元,名义增长1.7%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2452万元,名义增长4.4%工资是全部劳动报酬,包括基础工资、奖金、津补贴等,重点是包括了企业单位代扣的个税、社保和公积金等。
现在谁还说一台售价可能要达到30万元左右的电动汽车是“年轻人的第一台车”的话,那就是睁眼说瞎话了。要知道理性的汽车消费预算标准应当对应的数据正是年平均工资,那么就算是不在私营单位工作的年轻人拿到所有津补贴和奖金之后,与其对应的汽车也就是售价十万多元的主流车!如果是在私营单位上班的话,对应的车辆就是所谓的入门级车。
一台售价超过20万元的汽车用户已经超过绝大多数年轻人,达到30万级的汽车用户客观上已经是精英了。
还真以为“人均5/6/E”不是段子了?
结论:
不论是主观上喜欢某款车或某个品牌,亦或者是工作任务;在撰稿的时候都应该尊重客观事实。一台真正适合主流年轻人的汽车一定是售价在10万级的汽车,但绝对不会有“唯一的选项。”
笔者对于该话题之所以要讲一个透彻,原因是类似的文章或视频看似只是为某款车或品牌吹捧;本质上一定是在给真正的年轻人群制造内心焦虑——比如自己是年轻人为什么买不起小米YU7?
殊不知买不起才是常态。
可是相关数据不是所有年轻人都会去关注的,结果只会给自己留下焦虑,只会让好心情变差;让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变得消极,甚至对现在和未来失去信心。所以作为媒体人在撰稿时应当考虑全面,不能让无知伤害别人或昧心的从事本不应该令人厌恶的工作。
2025年戛纳电影节可真有意思,以往红毯边清一色外国豪车,今年彻底变天——比亚迪带着宋PLUS DM-i和腾势车队,直接包圆明星接送!国际大咖从机场到红毯全程坐咱国产车,车门一开,闪光灯咔咔猛闪,这波操作直接把“中国高端新能源”的招牌砸进老外眼里!
冠军致敬冠军!赵心童成为比亚迪冠军形象大使
冠军致敬冠军!赵心童成为比亚迪冠军形象大使
岚图无聊直播30小时,挑战万次电吸门开关,是秀肌肉还是作秀?
比亚迪4月智驾车型销量榜首!智驾全维度领先:全民智驾战略燃爆
AI技术重新定义新车上市发布会,看央企如何玩出新花样
2025年4月,比亚迪智能驾驶车型单月销量达213,325辆,占其国内乘用车总销量的71%,累计销量突破48万辆,稳居行业榜首。这一数据不仅远超新势力等众多品牌销量总和的两倍,更标志着比亚迪“全民智驾”战略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通过技术普惠与全系标配策略,比亚迪正加速推动智能驾驶从......
30小时无聊直播?岚图FREE+电吸门“万次开关”测试,评论区却吵疯了
“人间清醒”魏建军:中国汽车工业的理性灯塔
中国橡胶助剂行业龙头阳谷华泰,正在以并购促进主业转型。
华为智驾+鸿蒙座舱!传祺M8乾崑把百万豪华塞进MPV #广汽传祺M8#
菱智新能源新品9.98万元起,打造行业首个10万内可油可电可气多能源矩阵
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绝密较量》中,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剧中频繁出镜的公务车大多为比亚迪品牌的身影...
东风日产汽车下乡建瓯站启动 政企联动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红毯之外的中国主角——比亚迪车队闪耀戛纳
冠军致敬冠军!赵心童成为比亚迪冠军形象大使
第六代荣放取消燃油版、强化智能化,颜值也高了。
本届赛事设置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健康跑三大项目,吸引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共约3.5万名跑者齐聚北国春城,用脚步丈量城市脉络,以激情点燃运动热忱。作为2025年长春马拉松官方合作伙伴,一汽红旗已经连续五年以“官方赞助商”身份陪伴长马成长,同时,红旗天工双子星——天工06和天工......
5月23日,比亚迪宣布亚洲首位斯诺克世界锦标赛冠军赵心童正式成为比亚迪冠军形象大使,中国冠军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