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14年相伴,一朝寒心!车友公社对话老“米粉”

14年相伴,一朝寒心!车友公社对话老“米粉”

车友公社 1545浏览 2025-07-04 IP属地: 未知

从 2011 年第一代小米手机到 2025 年小米首款 SUV YU7,山东济宁的高先生(化名)用 14 年时光见证了小米的崛起与扩张。然而,今年 6 月 26 日小米 YU7 发售当日,一场订单风波却将这位骨灰级米粉推向了维权的风口浪尖。当 “米粉” 身份从荣耀勋章变成烫手山芋,他决定直面镜头,说出这段交织着热爱与失望的真实故事。

(图为AI生成)

从 2011 年首部小米手机到小米 YU7,这 14 年小米产品在您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哪些瞬间让您体会到 “米粉” 身份的特殊意义?

高先生:我可是最早一批小米手机用户!记得 2011 年 12 月,当时在互联网上了解到小米手机,出于好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一口气下单了两台小米手机1。从那以后,小米的产品逐渐融入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中性笔、香氛机,大到电视机、鱼缸,这些小米产品就像我的朋友一样。特别是我家的小米电视,得到家里人赞不绝口的时候,作为 “米粉” 的那种成就感,真的油然而生。

(高先生第一次购买小米产品)

(高先生的小米1手机)

(高先生部分小米产品)

购买小米Yu 7时,您对小米汽车业务有何期待?这些期待是否源于过往作为“米粉”积累的信任?

高先生:从小米SU7 推出开始,我就一直在关注小米汽车。此前我一直开燃油车,今年正好有换车打算,赶上小米 YU7 发售,我早早咨询了 4S 店销售。2025 年 6 月 26 日,我准时守在手机前等待抢购,满心期待着小米汽车能用科技为我的生活带来更多便捷。说实话,这些期待,确实源于我这么多年作为米粉积累的信任。

(保温杯、空调高先生最喜爱的两款产品)

订单问题发生后,您最初的反应是什么?这个突发状况对您个人的用车计划和心理预期造成了哪些具体影响?

高先生:哎,世事难料啊!6 月 26 日 22 点小米 YU7 发布,我付完 5000 元定金后,被要求继续付全款 276,900 元。可付完全款后,却一直无法锁单。直到 6 月 27 日早上,在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276,900 元全款被退回,随后才能锁单,这导致我的提车日期排到了 44 周后,还造成了购置税和置换补贴等损失。一开始我都懵了,以为是自己操作不对,或者系统小问题,很快就能解决。用车计划上,我倒还能应付,毕竟还有油车可用,但心理上却实在难以接受,从满心期待,到满心不解,最后只剩愤怒。

(高先生下定后的生产排期)

维权过程中,与小米官方沟通是否顺畅?哪些细节让您感觉“被重视” 或 “被忽视”?是否改变您对小米品牌服务的认知?

高先生:事情发生后,我先和小米400沟通,但问题根本没解决。无奈之下,我向中国消费者协会、12315、黑猫投诉、车质网等多方投诉。小米400虽有回复,却让我寒了心,小米汽车拒绝调解,明确说排单不能提前,定金也不能退,明年可能产生的购置税也不承担,连优先顺延都不行。我现在都怀疑小米汽车是不是偏离初衷太远了。

(高先生的黑猫投诉记录)

后来400解释当晚太火爆,这更让我生气:火爆是你们的事,对我来说就想买一台车。我要求很简单,要么退全款,要么承诺提车时间,把尾款退回来却留下定金,这不是欺负人吗?

此次维权经历是否动摇您对小米品牌的信任?若信任受损,小米需做出哪些改变才能挽回老用户?

高先生:说实话,确实动摇了。我甚至说过气话,想把收藏的小米1 手机带去北京砸在雷军面前。这次经历让我这个老米粉深受创伤。小米不能只重视售前销售,售后服务同样重要。看看那些豪华汽车品牌,售后和客户维护都做得很好。现在只是交定金阶段就这种态度,以后用车出问题可怎么办?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谁都懂。

(高先生的付款记录)

对比过去14 年使用小米其他产品的售后体验,此次小米 YU7 订单维权有何显著差异?您认为这是个别事件,还是反映小米汽车业务服务体系的短板?

高先生:过去14 年,我买了那么多小米产品,不管出什么问题,都有回复、能解决,还让人满意。有次我手机屏不小心摔坏,去小米之家,很快就得到保修更换。但这次小米 YU7 的经历,让我难以接受。我不愿意相信整个小米品牌都这样,只觉得小米汽车在售后服务和消费者维权方面做得太差了。

若将此次维权经历分享给其他米粉,您最想传达什么?希望借此推动小米或整个行业做出哪些改变?

高先生:我就希望小米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加强售后服务。整个汽车行业也别只盯着价格战,前端销售和后期服务都要重视。不能为了业绩什么都不顾,产品质量和售后都要做好,这样品牌才能长久发展。搞减配、打价格战,不顾售后,只靠忽悠消费者买车,这不是长久之计。

写在最后

14 年,足够让一个品牌从初生走向成熟,也足够让一位消费者从陌生走向热爱。高先生的故事,不仅是一个老用户与品牌之间信任波折的缩影,更是无数消费者对企业服务品质期待的具象化呈现。当科技的光芒照亮产品创新之路时,希望每一家企业都能记得,服务的温度才是维系品牌与用户之间最坚实的纽带。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谁能真正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或许才是笑到最后的赢家。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车友公社 0粉丝    414作品 关注 做有筋骨的汽车新闻!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