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3分钟20万”,才是小米YU7最天才的营销创意

“3分钟20万”,才是小米YU7最天才的营销创意

驾仕派 1670浏览 2025-07-04 IP属地: 未知

“3分钟20万”,才是小米YU7最天才的营销创意

最近汽车圈被小米YU7刷屏,全网关于这款“现象级爆款”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解读,驾仕派也不例外,自其上市起已经连续推送多篇文章,从产品、技术等不同维度对其进行了解读。

但在这些讨论之外,我们觉得关于这款车还有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角度,那就是小米背后的营销哲学,尤其是“3分钟大定20万”这一惊人的数据,其意义不仅仅只是数据本身,背后还蕴含着雷军及小米的财富密码和商业智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的灵感和核心内容源自最新一期的《驾仕说》节目,也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的精彩内容。

01

“3分钟20万”不只是一个数字

25万元起步的小米YU7,用“3分钟20万”的大定成绩在汽车圈掀起一场认知地震。这一数字不仅没人能想到,也将注定载入中国汽车行业的史册,从来没有一款新车能做到这个程度,即便是小米自己,估计也很难超越这个成就——小米SU7曾经的大定记录是“27分钟5万”,在小米YU7的新纪录面前似乎就“不值一提”了。

然而,“3分钟20万”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背后还蕴藏小米独特的营销哲学,是典型的雷氏营销的体现。

“3分钟20万”,才是小米YU7最天才的营销创意

那么,雷军的营销哲学到底是什么?正如驾仕派Jackie在节目所言:“雷军的营销本质上就是把互联网口碑做在前面,将整个营销传播直接深入到每个人的心里。”

这种方式的核心是通过制造流量和口碑,快速积累品牌热度。这一点,在小米YU7的营销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品牌营销的本质是占领消费者的心智,小米YU7利用“3分钟20万”的大定数据,在消费者心中种下了一个种子,进而引发市场一连串的化学反应。

与传统车企的大定不同,小米重新定义了“大定”这一概念。传统车企的大定是定金,通常是不可退,并且配置无法修改。而小米的大定虽然也是定金,但更像是订金,在7天内可修改配置或取消订单, 7天后才会自动锁单,定金不可退、配置不可修改。

然而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区别,人们看到“3分钟20万”的数据时,往往会自然认为这款车非常火爆,这种想法会帮助小米汽车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强大的品牌认知,强化“小米汽车=热销”的消费者心智。

从小米SU7,到SU7 Ultra,再到如今的YU7,可以看到,雷军的营销手法没有变过。每一次的大定数据不仅是销量的体现,更是在消费者心中不断深化这一标签和心智的过程,通过这种巧妙的营销手段,持续给消费者形成正面暗示。

“3分钟20万”,才是小米YU7最天才的营销创意

而这一营销手法之所以成功,与当下的传播环境息息相关。驾仕派在之前谈比亚迪营销打法的文章中分析过这一现象:

在一个被短视频和“三秒反转”剧情喂饱的时代——或者我们说得好听一点——在一个讲求效率、迫切需要答案的时代,有能力去下断言,不是企业营销手艺的高低,而是广大群众的普遍需求。

比亚迪非常擅长这种营销打法,比如,比亚迪的秦L+和海豹06的上市打下了两个标签——“油耗进入2时代”和“满油满电续航超2000公里”;“双宋上市”又打下两个标签——“油耗进入3时代”和“续航超过1500公里”,这两次营销都迅速让消费者捕捉到产品的核心优势,抓住了市场焦点。

02

小米YU7成为了一个理财产品

除了造热度,“3分钟20万”的大定成绩还让小米YU7从一款普通的汽车产品,“进化”为具备投资属性的理财产品,成为和LABUBU一样的消费投资品。

驾仕派查姐指出,小米YU7的热销已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理财思维。“如果花这几千块钱去锁个单,最后我不仅不亏,而且我甚至没准还能挣的话,那可不削尖脑袋去定这个车。”这种消费行为,实际上已经被消费者赋予了投资的属性。

“3分钟20万”,才是小米YU7最天才的营销创意

事实上,YU7不仅仅吸引了小米粉丝及潜在的购车用户,还吸引了那些原本并不打算购车的消费者。就比如,小米YU7上市当晚,我身边也有几位并不打算买车的朋友也准备凑热闹下定,尤其是与YU7同时发布、今年限量10台的小米SU7 Ultra 纽北限量版,在他们口中更是“抢到就是赚到”。

这种情况在小米SU7和SU7 Ultra的上市时就已经出现过,在二手平台上,出现了大量的转让订单,而且小米SU7和SU7 Ultra首批车主还能通过将新车出租来获取不菲的收益,进一步加深了小米YU7作为“理财产品”的属性。

这些案例,都会让消费者觉得第一时间抢购小米汽车的订单有利可图,这跟智能手机行业的黄牛抢购苹果、华为等新机再转手获利是一个道理。

这种营销策略,其实就是利用了“稀缺营销”与“社会认同”两大心理学原理。

其中“稀缺营销”指的是,企业通过饥饿营销,制造供不应求的局面,让消费者产生焦虑感,迫使他们快速做出购买决策。这种情绪驱动的购买行为,有时候甚至超越了理性的消费决策,成为推动销量的关键因素。

“3分钟20万”,才是小米YU7最天才的营销创意

“社会认同”则是指大众的从众心理,消费者看到身边的朋友或者网上的其他人纷纷下单,特别是小米迅速公布“3分钟20万”的大定数据,会加深这个车非常抢手的印象,进而产生“如果大家都在做,那一定是对的”的从众心理,进一步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

而且这也会给小米车主带来更多的情绪价值,因为产品关注度、讨论度高,在路上能获得很高的回头率。

小米的这一营销模式,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消费行为,即消费者不仅是在买车,更是在进行一笔投资,这在国内汽车市场中应该尚属首次。

03

网红店的营销套路

实际上,小米这种营销手法在其他行业并不算新鲜。而在我个人看来,这和之前网红店铺花钱找托排队的套路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流量造势。

近年来,很多网红品牌开店时门口大排长龙的景象屡见不鲜,排队甚至已经成为餐饮业的一种文化。从早期的网红餐饮代表海底捞,到以茶颜悦色为代表的网红奶茶店,再到近期短视频里据说能让人一夜暴富的“大锅卤菜”,都出现过线下排队的热点现象,引发大众的追捧。

然而,诸多类似案例已经被揭露是一种流量骗局,商家雇人排队背后的隐秘链条也已经被媒体多次曝光。比如,华西都市报曾报道成都春熙路商圈的“牛肉油匴”,在20人的排队队伍里,竟有7人是托。南方都市报也曾揭露,广州的网红奶茶店MOLE CHHA,每天花费上万元雇托排队,制造虚假人气以吸引真实顾客。同样,上海的一家喜茶店被爆出在开业第一天聘请了300多人“假排队”,在真实顾客到来时让出位置,仅7天便取得了显著的营销效果。

“3分钟20万”,才是小米YU7最天才的营销创意

可见,即便“雇托排队”的营销手法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但仍然可以在短期内为商家带来显著的流量效应。

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人类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未吸取任何教训。”

尤其在当下的社交媒体时代,在平台算法“帮凶”的推动下,人们愈加偏爱刺激、直观的内容,对真相和事实逐渐麻木——反映到许多人身上,体现就是只追求短期刺激,忽视长期稳定。

小米的销量固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重新定义大定”的做法也引发了一些调侃。回顾小米SU7的初期订单数据,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这种策略对销量的推动作用。当初小米在SU7上市24小时后宣称“大定”订单突破88898台,然而据媒体人孙少军报道,实际的均店累计大定仅为1800-2000台,锁单率约35-40%,结合全国29个城市的59家门店计算,小米的真实订单量大约在3.7万至4.7万台之间。

“3分钟20万”,才是小米YU7最天才的营销创意

尽管这个数据在汽车行业内仍属领先,但与其他品牌的差距并没有看到的那般悬殊。就比如,问界M8上市后24小时内大定订单突破3.2万台,而其售价区间高达35.98至44.98万元。

因此,如果小米没有重新定义“大定”的概念,是否还能在汽车行业引发如此强烈的流量效应?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04

驾仕结语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小米汽车的成功,无疑是一个客观且值得肯定的成就,无论从销量表现还是品牌影响力来看,其成绩都是非凡的。

而且尽管本文主要从营销角度进行分析,但在《驾仕说》这一期播客中,我们也进行了客观的探讨,雷式营销之所以能够屡试不爽,并没有那么简单,它与企业家个人特质、产品力、及组织管理能力等等方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是受限于篇幅,本篇就不再多展开,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收听节目。

而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件好事,其他车企可以学习小米这种营销思路,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尤其在当前这种竞争烈度下,企业必须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才能有打赢营销战的可能性。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已开始借鉴小米的营销模式,汽车行业的营销新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END)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9084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