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聊聊2025上半年重点上市新车——合资&新势力篇

聊聊2025上半年重点上市新车——合资&新势力篇

城市汽车站 866浏览 2025-07-11 IP属地: 未知

转眼2025年已经过去一半,本期开始我们将为大家盘点一下今年上半年的上市新车(合资&新势力篇),重点看看Ta们在产品和价格上都有哪些优势,以及是否值得持币观望的消费者下手。

  ●上汽大众途昂Pro

途昂Pro是大众MQB evo平台的首款产品,整车依旧是主打七座的中大型SUV,不过尺寸相比老款进一步膨胀,同时在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层面也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升级,基本上同价位新能源车有的,这车也都不会少。

  不过更重要的还是该车首次应用了第五代EA888 2.0TSI发动机,新机型应用了VGT可变几何截面涡轮增压器、500Bar缸内直喷,并支持全速域米勒循环,不光整车全面升级,燃油经济性也更佳。更重要的是,第四代因为国六b排放标准导致的颗粒捕捉器堵塞问题,如今也通过紧耦合排气净化装置得以根除,这对于用户来说无疑是好消息。而从市场来看,途昂Pro作为大众在燃油车领域的明星产品,自然不缺粉丝群体,只是面对如今高端新能源车的冲击,市场份额恐怕会被一定程度压缩。

●广汽丰田铂智3X&一汽丰田bZ5

面对日益增长的新能源市场份额,着急也不光大众集团,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今年也针对中国市场推出bZ5、铂智3X,这一次丰田姿态放得极低,价格甚至比同级国产车还便宜,而配置也完全不像是一贯“丐版”的丰田汽车。

  至于硬件部分,深度国产化的三电系统也比较让人放心,bZ5直接使用了弗迪(比亚迪)提供的三电系统,甚至还有纯视觉或激光雷达的城市&高速NOA领航辅助功能。站在用户视角,这两台深度国产化的电车在功能层面已经完全不怵自主品牌,再考虑到给力的价格,还是可以考虑的,即便蒙住车标后已经和丰田没啥关系。

●广汽本田P7&东风本田S7

同理,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也在今年掏出了专供中国的电车产品,这两台车也都是源自合资车企自研的电车平台,并提供后驱或四驱两种动力形式,外加宁德时代提供的锂电池组,其动力、续航、补能都比上面的丰田强不少,这也是本田敢卖20万以上的底气。

  而在底盘部分,这两台车都是正儿八经的双叉臂前悬+五连杆后悬,这也从侧面佐证该车纯正电车血统,这相比麦弗逊+扭力梁(或双连杆)的铂智3X、bZ5可领先不止一个级别,甚至同价位国产车都不见得有这待遇。至于驾驶辅助层面,虽然在选装智驾包后也能实现高速NOA领航辅助,但相比上面的丰田电车显然还差点意思。对于不在意智驾的老司机们,这台本田还是可以考虑的。

  ●东风日产N7

相比于上面两位,东风日产在电车领域态度要更保守一些,今年推出的首款C级轿车N7看似是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原创产品,实际上和东风奕派eπ007有着数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其在用户最关注的舒适智能体验层面还是下了很多功夫,首先是云毯座椅设计就“非常日产”,另外还融入了以8295芯片为基础的智能车机,甚至有支持高速&城市领航的高阶驾驶辅助,这在同价位国产车中也是比较少见的。

  三电系统方面,这台车也深度高度国产化,背靠东风集团这颗大树,电池、电机、电控几乎就是现成的,研发投入不高,底盘也是常规的麦弗逊前悬+多连杆后悬,也只有这样才能将价格压到11.99万起。

  ●宝马X3 L

宝马汽车在今年带来的全新一代X3,这一次国产化也和Q5、GLC一样进行了加长,外加折线双肾格栅、尊享后排座椅、全景星轨天幕,确实在设计上也玩了不少花活,都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

  至于三大件部分,双叉臂前悬、五连杆后悬、前纵置后驱(四驱)依旧是X3的核心竞争力,只不过在动力总成部分,对比全面升级为轻混动力的海外版,国产型号依旧抱着老款B48,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鸿蒙智行问界M8

华为鸿蒙智行今年也有不少大动作,首先是第二款全尺寸SUV——问界M8,该车比M9略小一点,智驾方面也用的老款M9的方案,这使得其价格被进一步压低,从而扩展了受众群体。

  毫无疑问,乾崑ADS智驾依旧是目前行业的领头羊,对于认可这方面价值的用户而言,鸿蒙智行系列都是不二之选。但从三大件层面看来,鸿蒙智行还缺乏沉淀,特别是发动机(增程器)技术、车身底盘调校,看中行驶品质的话,依旧是传统车企更靠谱。

  ●鸿蒙智行尊界S800

鸿蒙智行的首款D级旗舰轿车——尊界S800因为高达70.8万元起的价格备受关注,官方号称该车对标的是迈巴赫S级,而从产品本身来看,该车只是在看得见摸得着的豪华配置层面足够下本钱,真正能体验技术、品质的三大件部分并没有多少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几十万的车子却用的东安动力提供的1.5T发动机作为增程器,还喝95号汽油,热效率还不如国产同行10万价位的竞品。站在用户视角,如果真的像长城坦克700、小米SU7 Ultra、比亚迪仰望U7那样整出点“人无我有”的新东西,贵一点用户或许还能接受,而这台车则是20万级国产电车的Pro MAX PLUS版本,打对折都嫌贵。

  ●小米SU7 Ultra

相比传统车企,首次涉足乘用车领域的小米汽车确实玩出了不少营销以外新东西,特别是这台SU7 Ultra,可以说是从设定上就直接戳中了年轻中产们的小心脏。

  通过“前1后2”共三台电机,该车获得了超1500马力的离谱功率,即便是整备质量2360kg的笨重车身,也能达到2.1s“破百”、350km/h极速的超跑级性能,而其价格却和德系BBA的“56E”差不多,试问谁能不心动呢?非得挑刺的话,雷军在发布会上确实有吹过头的地方,例如关于挖空机盖的功能缺失问题就引发了不小风波,而这一点恰恰是Ultra版相比其他型号最具辨识度选装件,这玩意儿如果只是路边就能改的装饰件,那选装(装B)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小米YU7

作为首款SUV产品,小米YU7上市18小时锁单突破24万台,这个数据对于任何厂商都是非常离谱的,也足见雷军跨界造车后带来的现象级传播效应有多夸张。

  而从产品本身来看,该车相比SU7也进行了不少的优化,包括英伟达智驾芯片算力提升,端到端辅助驾驶优化,前后电机功率提升等等。当然,在产品设计层面,YU7则有点法拉利Purosangue的影子,这一点和SU7一样(保时捷Taycan),然而虽然看起来有那么点韵味,但每一个细节都太不一样,这就是小米最绝的地方,或许正如保时捷高层说的那样: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

  ●特斯拉Model Y

毫无疑问,特斯拉Model Y就是上面小米YU7的最重要劲敌,而这台车也在不久前推出焕新版本,外观样式改动较大,前后贯穿式灯组无疑更契合国内用户的口味。

  三电系统方面,低至11.9kWh/100km的超低能耗依旧是特斯拉最核心的优势,这一点你不服不行,且动力性能、续航达成率也是同类中第一梯队。当然,新款Model Y的座舱依旧是“毛坯”风格,特殊配色、豪华配置、高阶智驾、性能套件都得花大价钱选装,远不如国产车诚意足。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城市汽车站 425粉丝    1015作品 关注 向读者展示一派汽车与城市和谐相处的愿景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