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半个月的 “准新车”,竟然还可以溢价出售

半个月的 “准新车”,竟然还可以溢价出售

凤眼观车 484浏览 2025-07-22 IP属地: 未知



小米YU7二手车溢价背后:一场狂欢与隐忧的博弈当一款新车交付仅半个月,二手车市场就出现溢价超大几万元的“准新车”,从3分钟大定20万辆的销售神话,到多辆二手MAX版溢价叫卖,小米汽车再次将“新车秒变二手车”的荒诞剧搬上舞台。这场由供需失衡引发的狂欢,不仅拷问着市场秩序,更可能催生改变行业规则的监管风暴。

半个月的“准新车”:从交付到加价的魔幻旅程7月6日,首批小米YU7在欢呼声中完成交付,车主们举着“见证科技与速度”的标语合影;7月20日,懂车帝平台上出现了39.68万元的二手YU7 MAX版——这个价格比新车起售价高出6.69万元,相当于多买了一套L2级智能驾驶套件。更戏剧性的是,这些二手车里程表大多显示“0.01万公里”,轮胎胎毛都没磨掉,却已完成一次产权转移。

“加钱买现货”成了焦虑的解药。小米APP上,标准版YU7的交付周期长达57-60周,相当于要等到2026年夏天才能提车。这种漫长的等待,让黄牛看到了商机:有人用多个身份抢购首批订单,交付后立刻挂到二手平台;更有甚者组建“代抢团队”,通过脚本软件锁定限量配置车型,转手就能赚出一台iPhone的钱。证券时报记者发现,某二手平台上,一个预计4-7周交付的标准版订单,转让费被炒到5000-1.5万元左右,比春运火车票黄牛还“敢要”。这种现象并非首次上演。2024年小米SU7上市时,首批车主3个月内转手,平均溢价8%;而如今YU7的溢价幅度达到12%-20%,创下国产新能源车纪录。有网友调侃:“买小米汽车像买理财产品,提车即涨停。”但玩笑背后,是普通消费者的无奈——重庆一位用户吐槽:“我排了3个月队,结果4S店销售偷偷告诉我,加5万可以‘插队’拿别人转让的订单。”黄牛经济学:从手机到汽车的套利迁移小米YU7的溢价狂欢,本质是“电子黄牛”的玩法在汽车领域的复制粘贴。前几年苹果iPhone首发时,加价2000元买现货是常态;华为Mate 60系列因芯片供应紧张,曾出现“转手赚5000”的盛况。这些快消品单价低、周转快,黄牛用几万元本金就能撬动几十万元流水。

但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本该有更高的套利门槛,为何也陷入“秒变二手”的怪圈?核心原因在于小米的“饥饿营销”与产能爬坡的矛盾。知情人士透露,YU7的宁波工厂目前月产能约8000辆,而订单量已突破35万辆,供需缺口让黄牛有了可乘之机。更关键的是,汽车产权转移成本极低——只要完成交强险投保,就能过户,整个流程比二手房交易简单10倍,这为“快进快出”提供了便利。车企并非毫无察觉。小米汽车在购车协议中写明“禁止转卖订单”,但缺乏强制执行手段;有经销商尝试对短期内过户的车辆收回终身免费充电权益,却被用户以“物权自由”为由投诉到12315。这种监管空白,让黄牛愈发猖獗:某二手车商晒出“战绩”,7月上旬已转手12辆YU7,净利润超40万元。政策红线将至:6个月禁转令能否终结乱象?7月19日,汽车纵横公众号的一则消息引发震动:工信部拟出台新规,要求“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让”。这意味着,从2026年起,首批YU7车主想转手,必须等到提车半年后,届时新车交付周期可能已缩短,溢价空间将大幅缩水。政策背后是行业的集体反思。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准新车”转让量同比激增210%,其中30%的交易发生在提车1个月内。这种“击鼓传花”式的交易,不仅扰乱价格体系,还可能引发纠纷——北京一位车主买到二手YU7后,发现车辆绑定了原车主的小米账号,车机系统无法激活,而黄牛早已拉黑了他的通信方式

小米集团也在承受压力。虽然智能电动汽车业务一季度收入181亿元,毛利率达23.2%,但黄牛乱象正在消耗品牌信誉。有网友在雷军微博下留言:“与其搞‘耍猴式’饥饿营销,不如提升产能,让真正需要的人买到车。”而小米汽车内部人士透露,公司正在调试第二条生产线,目标是将月产能提升至2万辆,“争取2025年底把交付周期压缩到12周以内”。狂欢过后:谁在为溢价买单?当我们聚焦于39.68万元的二手YU7时,更该看到隐藏的风险:这些短期内多次过户的车辆,可能失去部分保修权益;而黄牛为了快速成交,往往隐瞒车辆运输过程中的细微损伤。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当“炒车”比“用车”更赚钱,会有多少人真正关心电池衰减、底盘调校?工信部的“6个月禁转令”若落地,将从源头切断套利链条。但根治乱象,还需要车企、平台、监管三方合力:小米可以学习特斯拉的“身份绑定”策略,让订单与身份证号终身关联;二手平台应建立“新车1年内转让预警系统”,对短期内溢价过高的交易进行核查。毕竟,汽车不是手机,更不该成为黄牛的游乐场。当YU7的交付周期回归正常,当消费者不再为“现货”支付智商税,这场由焦虑催生的狂欢,才会真正落幕。而那时,人们谈论小米汽车时,或许会说:“它改变了汽车行业”,而不是“它养活了一群黄牛”。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凤眼观车 2.7万粉丝    2264作品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