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上半年油车销量榜释放信号:买油车的不在少数,合资依然强

上半年油车销量榜释放信号:买油车的不在少数,合资依然强

汽车情报 1569浏览 2025-07-30 IP属地: 未知

“燃油车已经全面落后了,实在搞不明白现在还有人买燃油车!”如果经常刷短视频,相信你看到过这样的言论。那么,现实中燃油车真的被淘汰了吗?不妨看一组数据。

上半年油车销量榜释放信号:买油车的不在少数,合资依然强

来自中汽协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相关数据,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这意味着2025上半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突破了44%。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销售的每10辆新车里,就有4.5辆是新能源汽车。

看到这或许有人会说,这个数据已经够厉害了,新能源车基本上快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或许你不知道的是,自2024年7月份之后,中国汽车销售数据中,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就已经超过了50%。

换句话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涨到一定程度后就涨不动了,燃油车和新能源的份额维持在一比一的状态。就下方图表,也就是今年上半年的燃油SUV销量排行榜TOP20来看,或许释放了一个清晰的信号,那就是现在买油车的不在少数,且合资在油车领域依然强。

上半年油车销量榜释放信号:买油车的不在少数,合资依然强

油车坚守半壁:理性选择与多元需求的胜利

据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私家车平均年行驶里程为15600公里,较2024年的14800公里略有增长。众所周知,新能源车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使用成本低,对于一年行驶里程大于15000公里的用户来说,买电车就非常合适了。

上半年油车销量榜释放信号:买油车的不在少数,合资依然强

以一年行驶20000公里为例,使用电车一年能比燃油车节省9000元左右。而且行驶里程越高,节省的费用就越多。反之,如果你的年用车里程在2万公里以下,甚至有些人的年用车里程还不到1万公里,这个时候省下来的所谓油钱并不明显,反而是电池的日历寿命折损、居高不下的保险以及越来越低的保值率摆在眼前。

就上述国内私家车平均1.56万公里的行驶里程来看,适合买新能源车的固然不在少数,但也有群体更适合买油车。正是这样的基本情况,使得目前新能源车和油车维持了一比一的购车比例,也就是不少年轻人百思不解的状况,都2025了,为什么买油车的依然不在少数。

上半年油车销量榜释放信号:买油车的不在少数,合资依然强

对于合资品牌来说,大家都知道合资车企的新能源渗透率比较低。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中国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约为‌6.6%‌,主流合资车企新能源渗透率普遍低于10%。意思是合资车企的主战场依然在燃油车领域,而绝大多数自主品牌已经放弃了燃油车的研发。

这就带来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虽然大方向是在向上走,但由于短时间涌进来这么多竞争对手,这样一来赛道就变得十分拥挤,颇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感觉。而合资依然占据主动权的燃油车领域,相对来说虽然市场份额是在逐步减少,但竞争没有那么激烈。

上半年油车销量榜释放信号:买油车的不在少数,合资依然强

因此,1.56万公里的平均里程,更像是一个市场需求的天然分水岭。它清晰地划分出两大用户阵营:一方拥抱电动化的经济性与前沿体验;另一方则基于自身的使用频率、特定场景和对风险的评估,更倾向于信赖成熟可靠的燃油技术。这便是当下新能源与燃油车销量能够维持接近1:1格局的核心逻辑——这不是“落后”的象征,而是市场细分下理性消费的必然结果。

燃油SUV榜单解析:合资固盘,自主头部“油电并济”

将目光聚焦到更具象的2025年上半年燃油SUV销量TOP20榜单,当前油车市场的竞争态势与品牌格局便跃然纸上。这份榜单传递出两个尤为鲜明的信号。

信号一:合资品牌仍是燃油领域的中流砥柱。 榜单中,合资品牌车型强势占据了12个席位,占比高达六成。丰田RAV4荣放、本田CR-V/皓影、大众途观L/探岳等经典车型,凭借数十年积累的品牌号召力、深入人心的品质口碑、成熟稳定的动力总成以及庞大的用户基础,持续吸引着大量信赖燃油车的消费者。

上半年油车销量榜释放信号:买油车的不在少数,合资依然强

这与合资品牌整体在新能源转型上的相对滞后(截至2025年7月渗透率仅约6.6%)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电动化赛道仍需奋力追赶的现实下,燃油车领域无疑成为合资品牌稳住市场份额、保障利润来源的关键“基本盘”和“压舱石”。

再来看第二个信号,自主头部车企凭“油电双修”支撑大局。 自主品牌在TOP20中拿下了8个位置,且全部出自吉利、长安、奇瑞、长城这四大头部车企之手,格局集中度极高。

其中,吉利汽车是最大赢家,TOP20车型中,吉利有三款车型入围,分别是排名第一的星越L,足足卖了146223台;博越L虽然半年销量没破10万台,但也卖了81503台;还有缤越,上半年销量为63490台。

上半年油车销量榜释放信号:买油车的不在少数,合资依然强

长安汽车在油车市场的存在感也不弱,明星车型长安CS75PLUS上半年实现了销量破10万台,即达到了100188台,比丰田RAV4荣放卖得都好。还有奇瑞汽车,瑞虎8和捷途X70这两款车也入围了TOP20榜单,加起来销量接近15万台,势头可见一斑。另外就是深耕燃油SUV领域多年的哈弗,此番也有大狗和H6两款车进入TOP20阵营,虽然数据稍逊一筹,但两款车加起来的销量也达到了112136台。

上半年油车销量榜释放信号:买油车的不在少数,合资依然强

也就是说,目前自主品牌在燃油SUV领域还能排的上名号的,只有吉利、长安、奇瑞和长城四家,大家能从这四家车企身上发现一个共同点,没错,它们都是绝对意义上的自主品牌第一梯队。

进一步来看,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超140万辆,更是将年度目标销量提升至300万辆;长安的半年累计销量则达到了135.5万辆,创近8年新高;奇瑞集团上半年累计销量126万辆,同比增长14.5%;长城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56.98万辆,同比增长1.81%,但上半年净利润达到了63.37亿元。

上半年油车销量榜释放信号:买油车的不在少数,合资依然强

相信大家已经从这四大头部自主车企身上发现一个共同点了,那就是它们的燃油车卖得好,进而为整体的销量做好了背书。销量做到头部的自主品牌,其油车势必卖得好,而油车卖得差的自主车企,很难跻身头部,除了比亚迪。

【结语】2025年上半年的燃油SUV销量榜,如同一份清晰的市场诊断书,揭示了当下中国汽车消费生态的真实图景与深层逻辑。

它有力地矫正了“燃油车已死”的片面认知。44%的新能源渗透率固然是产业变革的里程碑,但同样接近半壁江山的燃油车销量,则是市场理性选择与需求多元化的生动注脚。里程焦虑的精算、特定场景的刚需、对成熟技术的信赖,共同构筑了燃油车稳固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对于年行驶里程有限、身处特殊使用环境或对新兴技术迭代持审慎态度的庞大用户群而言,燃油车依然是契合其核心诉求的可靠之选。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情报 24万粉丝    6729作品 关注 汽车情报,中国汽车媒体新主力!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