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已经全面落后了,实在搞不明白现在还有人买燃油车!”如果经常刷短视频,相信你看到过这样的言论。那么,现实中燃油车真的被淘汰了吗?不妨看一组数据。
来自中汽协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相关数据,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这意味着2025上半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突破了44%。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销售的每10辆新车里,就有4.5辆是新能源汽车。
看到这或许有人会说,这个数据已经够厉害了,新能源车基本上快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或许你不知道的是,自2024年7月份之后,中国汽车销售数据中,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就已经超过了50%。
换句话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涨到一定程度后就涨不动了,燃油车和新能源的份额维持在一比一的状态。就下方图表,也就是今年上半年的燃油SUV销量排行榜TOP20来看,或许释放了一个清晰的信号,那就是现在买油车的不在少数,且合资在油车领域依然强。
油车坚守半壁:理性选择与多元需求的胜利
据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私家车平均年行驶里程为15600公里,较2024年的14800公里略有增长。众所周知,新能源车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使用成本低,对于一年行驶里程大于15000公里的用户来说,买电车就非常合适了。
以一年行驶20000公里为例,使用电车一年能比燃油车节省9000元左右。而且行驶里程越高,节省的费用就越多。反之,如果你的年用车里程在2万公里以下,甚至有些人的年用车里程还不到1万公里,这个时候省下来的所谓油钱并不明显,反而是电池的日历寿命折损、居高不下的保险以及越来越低的保值率摆在眼前。
就上述国内私家车平均1.56万公里的行驶里程来看,适合买新能源车的固然不在少数,但也有群体更适合买油车。正是这样的基本情况,使得目前新能源车和油车维持了一比一的购车比例,也就是不少年轻人百思不解的状况,都2025了,为什么买油车的依然不在少数。
对于合资品牌来说,大家都知道合资车企的新能源渗透率比较低。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中国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约为6.6%,主流合资车企新能源渗透率普遍低于10%。意思是合资车企的主战场依然在燃油车领域,而绝大多数自主品牌已经放弃了燃油车的研发。
这就带来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虽然大方向是在向上走,但由于短时间涌进来这么多竞争对手,这样一来赛道就变得十分拥挤,颇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感觉。而合资依然占据主动权的燃油车领域,相对来说虽然市场份额是在逐步减少,但竞争没有那么激烈。
因此,1.56万公里的平均里程,更像是一个市场需求的天然分水岭。它清晰地划分出两大用户阵营:一方拥抱电动化的经济性与前沿体验;另一方则基于自身的使用频率、特定场景和对风险的评估,更倾向于信赖成熟可靠的燃油技术。这便是当下新能源与燃油车销量能够维持接近1:1格局的核心逻辑——这不是“落后”的象征,而是市场细分下理性消费的必然结果。
燃油SUV榜单解析:合资固盘,自主头部“油电并济”
将目光聚焦到更具象的2025年上半年燃油SUV销量TOP20榜单,当前油车市场的竞争态势与品牌格局便跃然纸上。这份榜单传递出两个尤为鲜明的信号。
信号一:合资品牌仍是燃油领域的中流砥柱。 榜单中,合资品牌车型强势占据了12个席位,占比高达六成。丰田RAV4荣放、本田CR-V/皓影、大众途观L/探岳等经典车型,凭借数十年积累的品牌号召力、深入人心的品质口碑、成熟稳定的动力总成以及庞大的用户基础,持续吸引着大量信赖燃油车的消费者。
这与合资品牌整体在新能源转型上的相对滞后(截至2025年7月渗透率仅约6.6%)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电动化赛道仍需奋力追赶的现实下,燃油车领域无疑成为合资品牌稳住市场份额、保障利润来源的关键“基本盘”和“压舱石”。
再来看第二个信号,自主头部车企凭“油电双修”支撑大局。 自主品牌在TOP20中拿下了8个位置,且全部出自吉利、长安、奇瑞、长城这四大头部车企之手,格局集中度极高。
其中,吉利汽车是最大赢家,TOP20车型中,吉利有三款车型入围,分别是排名第一的星越L,足足卖了146223台;博越L虽然半年销量没破10万台,但也卖了81503台;还有缤越,上半年销量为63490台。
长安汽车在油车市场的存在感也不弱,明星车型长安CS75PLUS上半年实现了销量破10万台,即达到了100188台,比丰田RAV4荣放卖得都好。还有奇瑞汽车,瑞虎8和捷途X70这两款车也入围了TOP20榜单,加起来销量接近15万台,势头可见一斑。另外就是深耕燃油SUV领域多年的哈弗,此番也有大狗和H6两款车进入TOP20阵营,虽然数据稍逊一筹,但两款车加起来的销量也达到了112136台。
也就是说,目前自主品牌在燃油SUV领域还能排的上名号的,只有吉利、长安、奇瑞和长城四家,大家能从这四家车企身上发现一个共同点,没错,它们都是绝对意义上的自主品牌第一梯队。
进一步来看,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超140万辆,更是将年度目标销量提升至300万辆;长安的半年累计销量则达到了135.5万辆,创近8年新高;奇瑞集团上半年累计销量126万辆,同比增长14.5%;长城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56.98万辆,同比增长1.81%,但上半年净利润达到了63.37亿元。
相信大家已经从这四大头部自主车企身上发现一个共同点了,那就是它们的燃油车卖得好,进而为整体的销量做好了背书。销量做到头部的自主品牌,其油车势必卖得好,而油车卖得差的自主车企,很难跻身头部,除了比亚迪。
【结语】2025年上半年的燃油SUV销量榜,如同一份清晰的市场诊断书,揭示了当下中国汽车消费生态的真实图景与深层逻辑。
它有力地矫正了“燃油车已死”的片面认知。44%的新能源渗透率固然是产业变革的里程碑,但同样接近半壁江山的燃油车销量,则是市场理性选择与需求多元化的生动注脚。里程焦虑的精算、特定场景的刚需、对成熟技术的信赖,共同构筑了燃油车稳固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对于年行驶里程有限、身处特殊使用环境或对新兴技术迭代持审慎态度的庞大用户群而言,燃油车依然是契合其核心诉求的可靠之选。
当一款车以7字头的价格又配备自动恒温空调、全景影像、智能网联系统等20余项核心配置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小型纯电市场的价值坐标系。7月30日,比亚迪元UP加推的301KM领航型,以7.48万元的定价,为年轻消费者带来了入门即高配的新选择。这款承载着元家族150万辆全球用户信任的新......
7月过完了,明天开始应该各家车厂都要出战报了,在这之前咱们先回顾一下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其实在今年上半年的全球汽车市场,国产汽车的占比还是挺大的,比如比亚迪销量领跑全球市场,在西班牙的销量突破万辆,而在意大利也超过9000台,均位居第一位
而其旗下深蓝更是以央企新能源销冠实力在向外展现战略实力,成为新能源产业的一张“王牌”。那么,作为新央企的新能源核心力量,深蓝汽车到底是如何与国家规划贴合的呢?其又有什么底气,可以把中国智造推向世界舞台呢?
7月31日,仰望汽车旗下全尺寸行政豪华SUV仰望U8L鼎世版全球预售价130万元,预订意向金2万元。
7月30日,以“新央企 新长安”为主题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后首次媒体沟通会在重庆隆重举行
深蓝汽车也制定了全球规划,计划未来海外销量贡献占比将达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计划2025年覆盖全球约90个国家及地区,实现5.6万辆销量目标,2030年更将挑战38万辆,逐渐走向全球市场,助力新中国长安汽车全球战略。
2025年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第三家央企汽车集团。在次日举行的首次媒体沟通会上,新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在会上宣布:这家整合长安汽车等117家分子公司的新央企,注册资本200亿元,资产总额达3087亿元,员工规模11......
捷途车主选中“苏F88888”车牌,有人出价百万求购引发全网热议。#女车主摇中88888车牌有人现场出价110万 #捷途汽车 #开捷途有前途
三问理想i8撞乘龙重卡
营销补强,广汽集团又有新动作
奇瑞风云A9L的周销量终于上来了
一个视频读懂“新长安”
长安升级一级央企 深蓝展现更多实力 未来五年将推30款新车
奇瑞再度登榜500强#奇瑞汽车
向新出发!新央企、新辰致
安博:推动3.2万亿美元全球贸易,支持360万个就业岗位
一挑二,吉利星越L半年销量是本田CR-V和皓影总和
听一位极氪车主聊修车经历,直接被圈粉。他上班时车镜被剐蹭,联系极氪家后,对方秒接电.话,边安抚边问情况,还主动估价、定时间、发定位,一套操作行云流水。
要说这几天车圈有什么“炸裂”一点的新闻,非长城汽车莫属!它用一张照片,掀起了一场席卷车迷圈的热议。7月23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发布了一张高管合照,照片中一款被布严密遮盖的神秘车型,凭借流畅而极具攻击性的线条,瞬间点燃了人们的想象力。这款车型被外界猜测为长城酝酿已久的超跑项目,......
7月29日,重庆渝州宾馆的灯光格外耀眼。当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 中国长安)的核心管理层集体亮相,宣告这家由国务院批准、国资委直接控股的新央企正式成立时,中国汽车产业的格局悄然迎来了一次重量级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