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理想撞卡车,一场营销、科学与生存的极限碰撞

理想撞卡车,一场营销、科学与生存的极限碰撞

车动态 574浏览 2025-08-06 IP属地: 未知

7月29日,一则视频引爆舆论:一辆配重8吨的乘风重卡与自重2.5吨的纯电SUV理想i8猛烈对撞。

只见重卡四轮腾空、驾驶室如坍塌般前倾砸在i8前窗之上;而i8车身形变似乎很克制,A柱结构尚存,正副驾驶舱空间保存完整。

这段测试视频几乎是瞬间将理想i8推入舆论风暴中心。

尽管理想汽车、乘龙卡车与中国汽研三方相继发声解释,测试非标准车对车碰撞、不评价卡车质量,但公众疑虑仍如滚雪球般膨胀。

当8吨钢铁巨兽竟在家用SUV前显得脆弱时,不是舆情挡不住,是大众“常识”被颠覆之后的难以释怀。

既然这场碰撞测试的争议漩涡核心就在于,它猛烈冲击了公众认知的“常识”,那么就有必要针对已知的测试细节,结合舆情,直面测试本身,完成一次抽丝剥茧。

公众到底在质疑什么?

首先是场景选择失真。

据中国汽研就此声明,测试依据“普通公路典型事故形态”。

然而现实中最致命的高速追尾、偏置碰撞等高风险场景在此次碰撞测试中集体缺席,只留下一个对所有乘用车结构相对有利的完全正面碰撞。

事实上,这一情形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发生。因为当两车即将正面相撞时,除非两车的驾驶员双双失去意识,否则都会在本能中极速打方盘,做出试图避险的动作,因此车辆运行轨迹必将在一瞬间发生偏离。

另外,空载卡车与现实满载同样存在巨大鸿沟。

测试信息显示,测试所用重卡总质量约8吨属空载范畴。然而中国干线公路上奔忙的重卡,满载质量动辄超过30吨甚至49吨法定上限。

即便只具备初中物理知识水平的人都清楚:动能与质量成正比。

一辆30吨满载卡车蕴含的碰撞能量在同等速度下几乎是8吨空载卡车的4倍‌。用空载代表“典型事故”,无异于用一根火柴划出的火花比试燃气灶打开的火力,前者只能点燃香烟,后者才可以烧菜做饭。所以,测试工况与真实道路上毁灭性的钢铁洪流存在本质背离。

其次是疑云重重的“重卡锁止”。

商用重卡驾驶室设计并非儿戏,三道独立机械锁构成其与底盘牢靠连接的生命线。

工程实践表明,这三道锁在剧烈碰撞中几乎不可能同步失效。此次测试中驾驶室如纸盒般朝前倾倒,强烈暗示存在人为干预锁止装置的可能性。也难怪公众质疑,这难道也是为放大i8“完胜”的视觉冲击,物理法则被悄然修改?

基于上述,我们可以下一个结论。

这场测试的影像是真实的,未经特效加工。即,我们所看到的,就是现场真实发生的。

但其设计内核大概率是一场有一定编排性的“实验数据”。它提供的是冲击视网膜的瞬间震撼,而非评估真实道路风险的可靠标尺。其测试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供参考,但不具备现实意义,无论你是哪一方的驾驶人,切勿在现实中模仿。

现在需要厘清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被我们看见的碰撞测试?

先看理想。

2024年四季度,理想增程车型市占率环比显著下滑2.1%。至此,理想进入下行通道,到今年7月,销量同比下降40%,环比下降15%。

上有问界、智界虎视眈眈,下有零跑、吉利、比亚迪凭借电车平台快速切入增程赛道,“一招鲜”已成遍地红海,理想的增程护城河日渐消亡。

由此导致理想过往的财务光环正急速黯淡。2023年一季度理想单车净利润高达1.78万元,而今年一季度已断崖式跌落至不足0.7万元,降幅超60%。面对压力,理想内部被迫将2025全年销量目标从70万辆下调至64万辆。

不仅如此,在2025年7月理想纯电旗舰i8发布之际,已然强敌环伺。

特斯拉Model Y L“金秋见”,蔚来成熟换电体系加持乐道L90,小米YU7初战告捷、小鹏G9性价比之王名头正响。去年理想初闯纯电领域,MEGA不及预期,昔日增程王者竟成纯电领域四面楚歌的小学生。

但是,理想如今面临的问题,在造车这件长周期的事情面前,其实不算什么稀罕大问题,有起伏是常见现象。

2022年之前的比亚迪经历过,2023-2024年度的小鹏经历过,2024-2025年的埃安和特斯拉正在经历。

但事情坏就坏在理想i8这款产品太过关键,它是承载着理想在纯电赛道扭转乾坤使命的i8啊。

但是新车上市即遭严峻挑战。

新车起售价32.18万,24小时订单仅3000-5000辆,转化率低至10%,远逊预期。更令理想窒息的是,市场的判决特别无情。

消费者将32万+的i8与19万的L90置于同台比较。一时间,“32万的车配比亚迪秦同级别智驾”,“杂牌欣旺达电池”,“6座车后备箱只能放俩行李箱”。社交媒体上,各种尖锐的捕风捉影的吐槽声侵蚀着理想品牌的溢价。

极限承压之下,理想i8急切需要一枚“流量核弹”炸开舆论铁幕。

所以,理想i8选择做这一次碰撞测试,从经营角度出发,本没有错。

再看第三方检测机构,中国汽研。

事实上,每一款新车上市必经国家强制性碰撞测试的千锤百炼。理想i8也不例外,这是关乎生命安全的底线测试。

然而在此之上,一个繁荣的商业测评市场蓬勃而生。

当权威测试如C-NCAP(具政府背景)与CIASI(代表保险利益)成为标配,其传播声量却难以匹配车企的营销企图。

中国汽研在年报中表明其业务定位:“形成从开发、测试、认证、测评、品宣到售后的一体化服务能力”、“为车企品牌赋能提供助力”。

当第三方检测机构将“品宣”与“赋能”写入商业蓝图,其独立公正性或将蒙上阴影。

曾有业内专业人士一针见血指出:测试本应服务于安全。但现在中国汽车市场太卷了,车企需要更有冲击力的测试场景、测试结果来宣传。所以,碰撞测试很容易从科学工具异化成营销道具。

所以,话都说到这里了,也可以简单给出一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被我们看见的碰撞测试?”问题的答案。

理想i8不容有失,而它的被动安全是一个厂家下过功夫的产品亮点,理想希望将亮点转化为卖点,以此破局。而中国汽研极好地,超额地完成了这次任务。

逻辑就是,你需要三分,我还你十分。

好在,不管当下舆论如何炙热,重卡车轮腾空、理想i8踏实稳重的画面,终将在时间洪流中减温。

但这场舆论风波,还是为行业留足了参考价值。

其一,战略定力在漫长的造车过程中,很重要。或许需要一点时间,但好车终将会让市场说出公正的话。而在这个过程中,所有过犹不及的行为都是画蛇添足。

其二,让科学回归科学,让安全真正成为所有测试不可动摇的原点。这不仅关乎某款车型的成败,更攸关整个行业能否驶向一个值得信赖的未来。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车动态 8032粉丝    8881作品 关注 第一时间捕获汽车行业最新动态资讯,打造有价值的汽车新闻。
推荐作者
GForce车研社 关注
If it isn't fun. It isn't a car.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