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豪华车圈有点悬了。
BBA三巨头营收、利润、销量普遍承压,仿佛集体踩了“刹车”。就像一场谁都想稳住的高空平衡赛,结果一个都没站稳。
时过境迁,它们必须自救。
有外媒消息称,梅赛德斯-奔驰计划在未来两年推出至少18款新车型,覆盖从入门到旗舰的多个细分市场,阵容规模前所未有。
这给人的感觉不是简单在上新品,更像是一次试图“把话说满”的自我证明。燃油也好,新能源也罢,一口气全都端出来,看起来气势很足。
但车多了不一定能撑起局面,真正能留住人的,从来不是型号,而是那个让人心动的瞬间。这可能是一眼喜欢的设计,也可能是一脚下去的轻盈感,更可能是一种这车好像有点懂我的默契。品牌想靠一整盘新车翻身,而消费者,只在意哪一辆真的能打动自己。
BBA都跌,奔驰跌得最狠
2025年上半年,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的成绩单可谓压力不小。财报显示,集团营收663.8亿欧元,同比下降8.6%;净利润26.9亿欧元,同比下滑55.8%。单看数字,这是一份颇为吃紧的半年报,但放眼整个豪华车行业,奔驰的挑战并不孤单。
从行业整体来看,BBA三家在2025年上半年都走得不算顺利,奔驰并非唯一承压的品牌。宝马集团营收677亿欧元,同比下降8%,税后净利润降至40亿欧元,同比下滑29%;奥迪集团虽实现营收325.7亿欧元、同比增长5.3%,但税后利润仅13.46亿欧元,同比下降37.5%。
在BBA三家中,奔驰是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跌幅最大的品牌,同比下滑高达55.8%,在整个德系豪华阵营中成为业绩承压最重的一极。
虽然奔驰这次利润跌得挺狠,但也不能一口咬定是卖得不好。也有可能是在整体车市遇冷的情况下,不靠降价去抢销量,而是守住品牌调性、清库存。这些操作短期看起来利润受影响,但也可能是为了新一轮产品上新提前“打地基”。
销量端的变化最为直观。2025年上半年,奔驰在中国市场销量约29.3万辆,同比减少14%;宝马约31.8万辆,同比下降15.5%;奥迪约28.8万辆,同比下降10.2%。
中国一直是奔驰的“主场”,销量长期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妥妥的核心市场。以前,高端消费火热、需求也稳,奔驰在全球能有好成绩,中国市场功不可没,也难怪它在豪华车圈一直那么有底气。
但现在情况变了,本土新能源卷得越来越猛,价格战一波接一波,搞得传统豪华品牌在中国的赚钱空间被越挤越小。
新能源越来越卷的大环境下,豪华品牌们基本都得靠更灵活的定价来应对市场,不过奔驰的打法挺克制的,它没有一味跟着价格往下砸,而是有意控制降价幅度,想尽量守住品牌调性。这点跟一些豪车品牌大刀阔斧打价格战的打法相比,或是有不一样的考虑。
转型还没完,阵痛刚开始
对奔驰来说,这份财报不好看,但更像是转型进程中的必然波动。
这几年,奔驰在电动化这块也算下了狠功夫,算是传统豪华品牌里冲得比较猛的一个。不管是砸钱的决心,还是推新车的速度,都能看出它是真的想抓住这波转型机会。
所以这个过渡期其实不是奔驰走慢了,而是所有转型都绕不开的一段路。从砸钱投入到真正见效,中间总得有个过渡。这时候利润被压一压是常态,不代表战略方向有问题,而是产业升级过程中绕不开的规律。
从2025年半年报来看,奔驰现在赚钱的大头还是燃油车,特别是那些中高端和旗舰级别的车型,毛利这些年一直很稳,算是它利润盘子里的“顶梁柱”。
但随着新能源渗透率越来越高,燃油车的销量走势也开始变了。像中国、欧洲这些市场,大家对电车的接受度明显提升,再加上政策不停推动,奔驰也不得不加快纯电新车的推出。
纯电这块,短期来看确实没燃油车那么赚钱。电池贵、研发投入大、供应链也还在磨合期,导致刚起步时的毛利率普遍偏低,这些都在拖着盈利表现往后走。
就拿中国市场来说,高端纯电的竞争已经压得很紧。奔驰在续航、智能化、价格等多个维度面临持续夹击,定价空间不断收窄,既难以下调,又难以有效吸引用户。
更大的压力在于,奔驰过去的品牌红利正在被快速稀释,曾经具备话语权的高端定价,如今正在变得“失效”。用户对技术和体验的期待不断刷新,而更新产品的速度、说服市场的能力,却跟不上变化的速度。这不是简单的产品调整可以解决,而是一场正在同步发生的品牌层面的认知与溢价挑战。奔驰不再拥有慢一步也能赢的缓冲区了。
从中长期看,这段过渡期迟早会过去。等电动车卖得更多了,规模上来了,供应链也磨合成熟了,再加上新一代电动平台跑顺,电池更便宜、零件采购更高效、生产效率也提上来,纯电的赚钱能力自然就会起来,甚至能反过来撑起整个集团的利润盘。
上新一波车,能挽回颓势?
日前,外媒Motor1援引投资者文件称,梅赛德斯-奔驰计划在2026年推出至少18款新车型,覆盖从入门到旗舰的全价位市场,包括燃油、混动和纯电等多种驱动形式。
尽管上述消息尚未得到奔驰官方回应,但确切的是,早在2025年2月20日,奔驰便对外公布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轮产品与技术发布计划。从今年全新CLA的亮相开始,其将进入历史上最为密集的新品周期。其中不仅包括2026年S级轿车的重大升级,还涵盖梅赛德斯-AMG阵列的一系列全新车型。
一句话,先把牌铺满,再去改写豪华车的游戏规则。按照规划,到2027年之前,奔驰将陆续推出数十款全新或改款产品,覆盖从旗舰到入门的多个细分领域。
不过,再大的新品攻势,能不能打出效果,还得看市场环境、产品实力、生产执行力、用户买不买账等多重因素。结合眼下的行业背景,至少有几个变量值得盯紧。
首先,得看中国市场怎么走。作为奔驰全球最大的市场,这里的销量占比本来就高,而且对集团整体利润的贡献也特别关键。
奔驰在中国销量下跌,更像是高端用户的购车偏好在变。接下来这两年,如果新车能在设计感、智能科技、整体体验这几方面全面提上去,奔驰或有机会把新品的带动效应拉到一个新高度。当然,竞争也很激烈,就看怎么“硬刚”了。
其次,要看高端阵列的溢价能力。按规划,顶级旗舰与性能车型将密集登场,它们卖得好不好,直接决定奔驰在当下竞争格局里,能否继续守住豪华品牌的定价主动权。
再者,要看智能化体验。用户对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的认知已成熟,科技体验正在成为豪华车的新赛点。奔驰纯电车型在舒适与豪华感上口碑不差,但在部分市场用户眼中,智能功能与交互体验仍有补强空间。
这套新车矩阵,是一次集中补短板、亮长板的机会。如果这些支点形成联动,或有望止跌,甚至可能拉出一条反弹曲线。但归根结底,无论结果如何,豪华品牌最终都要回答同一个问题,在变量丛生的时代,如何稳住品牌价值与用户认同。
有些答案,未必写在财报里。真正的竞争,或许在那些还看不见增长、但必须先被相信的方向里缓慢展开。
华为:奇瑞晋升为第二个赛力斯
【英俊的车车报道】2025年8月8日,吉利汽车旗下车型银河A7正式上市,首发搭载「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3方案,标配地平线征程6M,标志着地平线与吉利汽车基于征程6M的首个合作成果落地。
互为底气,相互成就,魏牌蓝山欢迎十万车主回家活动圆满落幕
吉利银河 A7 上市,带动地平线征程6M出货量持续攀升
售价8.18万起,吉利银河A7生而爆款
起售价8.18万元,银河A7杀红眼了。
BYD CLUB 车主杯 2025 摄影大赛开启征稿:这次请与视界对话
7月哈弗二代枭龙MAX销量4000多辆
政府大院新能源车刷屏 比亚迪成体制人严选车型
吉利银河 A7 上市,带动地平线征程6M出货量持续攀升
主持人:这黄金坑也太浅了吧!才震荡几天,马上就被抹平了,部分指数还创了阶段新高。泛舟解析一下吧。
最近,比亚迪搞了个挺有意思的活动——BYD CLUB 车主杯·2025摄影大赛,主题是与视界对话。说白了,就是想让大家用照片,聊聊你和生活之间的那些故事。 别被“摄影大赛”几个字吓到,其实不管是旅途中随手拍的日落、朋友之间的傻笑,还是车窗外那一闪而过的风景,都能参加。大赛准备了四......
东风奕派科技,整合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东风风神三品牌。
主销车型配置价格差距不大,选车可优先考虑外观喜好。
王传福跻身全球商界影响力TOP10的背后是比亚迪的跨越式发展
深蓝S09不仅是村超护航车,更是多孩家庭移动幸福港湾。#深蓝S09满载热爱一起向黔 #深蓝S09
小区路遇“鬼探头”,车主吓懵!关键时刻,AEB救下外卖小哥
2025年空调行业迎来多重利好,入夏后国内多地持续高温,显著催化空调内生需求,推动低保有量区域首购及老旧空调更新换代。政策层面,发改委下达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些因素导致行业库存加速消化,8月空调排产预期上调,内销动能强劲。
2025年的BBA们的日子越发不好过了。
本周,A股填上了上周调整的大坑,再次向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