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净利润腰斩!买奔驰的人去哪儿了?

净利润腰斩!买奔驰的人去哪儿了?

汽车大观V 906浏览 2025-08-09 IP属地: 未知

2025年上半年,豪华车圈有点悬了。

BBA三巨头营收、利润、销量普遍承压,仿佛集体踩了“刹车”。就像一场谁都想稳住的高空平衡赛,结果一个都没站稳。

时过境迁,它们必须自救。

有外媒消息称,梅赛德斯-奔驰计划在未来两年推出至少18款新车型,覆盖从入门到旗舰的多个细分市场,阵容规模前所未有。

这给人的感觉不是简单在上新品,更像是一次试图“把话说满”的自我证明。燃油也好,新能源也罢,一口气全都端出来,看起来气势很足。

但车多了不一定能撑起局面,真正能留住人的,从来不是型号,而是那个让人心动的瞬间。这可能是一眼喜欢的设计,也可能是一脚下去的轻盈感,更可能是一种这车好像有点懂我的默契。品牌想靠一整盘新车翻身,而消费者,只在意哪一辆真的能打动自己。

BBA都跌,奔驰跌得最狠

2025年上半年,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的成绩单可谓压力不小。财报显示,集团营收663.8亿欧元,同比下降8.6%;净利润26.9亿欧元,同比下滑55.8%。单看数字,这是一份颇为吃紧的半年报,但放眼整个豪华车行业,奔驰的挑战并不孤单。

从行业整体来看,BBA三家在2025年上半年都走得不算顺利,奔驰并非唯一承压的品牌。宝马集团营收677亿欧元,同比下降8%,税后净利润降至40亿欧元,同比下滑29%;奥迪集团虽实现营收325.7亿欧元、同比增长5.3%,但税后利润仅13.46亿欧元,同比下降37.5%。

在BBA三家中,奔驰是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跌幅最大的品牌,同比下滑高达55.8%,在整个德系豪华阵营中成为业绩承压最重的一极。

虽然奔驰这次利润跌得挺狠,但也不能一口咬定是卖得不好。也有可能是在整体车市遇冷的情况下,不靠降价去抢销量,而是守住品牌调性、清库存。这些操作短期看起来利润受影响,但也可能是为了新一轮产品上新提前“打地基”。

销量端的变化最为直观。2025年上半年,奔驰在中国市场销量约29.3万辆,同比减少14%;宝马约31.8万辆,同比下降15.5%;奥迪约28.8万辆,同比下降10.2%。

中国一直是奔驰的“主场”,销量长期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妥妥的核心市场。以前,高端消费火热、需求也稳,奔驰在全球能有好成绩,中国市场功不可没,也难怪它在豪华车圈一直那么有底气。

但现在情况变了,本土新能源卷得越来越猛,价格战一波接一波,搞得传统豪华品牌在中国的赚钱空间被越挤越小。

新能源越来越卷的大环境下,豪华品牌们基本都得靠更灵活的定价来应对市场,不过奔驰的打法挺克制的,它没有一味跟着价格往下砸,而是有意控制降价幅度,想尽量守住品牌调性。这点跟一些豪车品牌大刀阔斧打价格战的打法相比,或是有不一样的考虑。

转型还没完,阵痛刚开始

对奔驰来说,这份财报不好看,但更像是转型进程中的必然波动。

这几年,奔驰在电动化这块也算下了狠功夫,算是传统豪华品牌里冲得比较猛的一个。不管是砸钱的决心,还是推新车的速度,都能看出它是真的想抓住这波转型机会。

所以这个过渡期其实不是奔驰走慢了,而是所有转型都绕不开的一段路。从砸钱投入到真正见效,中间总得有个过渡。这时候利润被压一压是常态,不代表战略方向有问题,而是产业升级过程中绕不开的规律。

从2025年半年报来看,奔驰现在赚钱的大头还是燃油车,特别是那些中高端和旗舰级别的车型,毛利这些年一直很稳,算是它利润盘子里的“顶梁柱”。

但随着新能源渗透率越来越高,燃油车的销量走势也开始变了。像中国、欧洲这些市场,大家对电车的接受度明显提升,再加上政策不停推动,奔驰也不得不加快纯电新车的推出。

纯电这块,短期来看确实没燃油车那么赚钱。电池贵、研发投入大、供应链也还在磨合期,导致刚起步时的毛利率普遍偏低,这些都在拖着盈利表现往后走。

就拿中国市场来说,高端纯电的竞争已经压得很紧。奔驰在续航、智能化、价格等多个维度面临持续夹击,定价空间不断收窄,既难以下调,又难以有效吸引用户。

更大的压力在于,奔驰过去的品牌红利正在被快速稀释,曾经具备话语权的高端定价,如今正在变得“失效”。用户对技术和体验的期待不断刷新,而更新产品的速度、说服市场的能力,却跟不上变化的速度。这不是简单的产品调整可以解决,而是一场正在同步发生的品牌层面的认知与溢价挑战。奔驰不再拥有慢一步也能赢的缓冲区了。

从中长期看,这段过渡期迟早会过去。等电动车卖得更多了,规模上来了,供应链也磨合成熟了,再加上新一代电动平台跑顺,电池更便宜、零件采购更高效、生产效率也提上来,纯电的赚钱能力自然就会起来,甚至能反过来撑起整个集团的利润盘。

上新一波车,能挽回颓势?

日前,外媒Motor1援引投资者文件称,梅赛德斯-奔驰计划在2026年推出至少18款新车型,覆盖从入门到旗舰的全价位市场,包括燃油、混动和纯电等多种驱动形式。

尽管上述消息尚未得到奔驰官方回应,但确切的是,早在2025年2月20日,奔驰便对外公布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轮产品与技术发布计划。从今年全新CLA的亮相开始,其将进入历史上最为密集的新品周期。其中不仅包括2026年S级轿车的重大升级,还涵盖梅赛德斯-AMG阵列的一系列全新车型。

一句话,先把牌铺满,再去改写豪华车的游戏规则。按照规划,到2027年之前,奔驰将陆续推出数十款全新或改款产品,覆盖从旗舰到入门的多个细分领域。

不过,再大的新品攻势,能不能打出效果,还得看市场环境、产品实力、生产执行力、用户买不买账等多重因素。结合眼下的行业背景,至少有几个变量值得盯紧。

首先,得看中国市场怎么走。作为奔驰全球最大的市场,这里的销量占比本来就高,而且对集团整体利润的贡献也特别关键。

奔驰在中国销量下跌,更像是高端用户的购车偏好在变。接下来这两年,如果新车能在设计感、智能科技、整体体验这几方面全面提上去,奔驰或有机会把新品的带动效应拉到一个新高度。当然,竞争也很激烈,就看怎么“硬刚”了。

其次,要看高端阵列的溢价能力。按规划,顶级旗舰与性能车型将密集登场,它们卖得好不好,直接决定奔驰在当下竞争格局里,能否继续守住豪华品牌的定价主动权。

再者,要看智能化体验。用户对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的认知已成熟,科技体验正在成为豪华车的新赛点。奔驰纯电车型在舒适与豪华感上口碑不差,但在部分市场用户眼中,智能功能与交互体验仍有补强空间。

这套新车矩阵,是一次集中补短板、亮长板的机会。如果这些支点形成联动,或有望止跌,甚至可能拉出一条反弹曲线。但归根结底,无论结果如何,豪华品牌最终都要回答同一个问题,在变量丛生的时代,如何稳住品牌价值与用户认同。

有些答案,未必写在财报里。真正的竞争,或许在那些还看不见增长、但必须先被相信的方向里缓慢展开。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大观V 1.5万粉丝    945作品 关注 专供有思想的汽车人
推荐作者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