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小米要求提前交尾款,合规吗?我们该怎么做?

小米要求提前交尾款,合规吗?我们该怎么做?

电动EV 276浏览 2025-08-14 IP属地: 未知

就离谱!车还没造,小米竟然要求车主提前付清尾款,否则延期排产?这是近期不少车主的发声。

事情是这样的,在8月初,多位小米SU7和SU7 Ultra准车主在社交平台发声:车辆尚在排产阶段(最长等待周期达41周),却突然收到小米交付顾问通知,要求7天内结清20万-50余万不等的尾款,否则订单取消且定金不退。

例如一位新疆用户因申请延迟提车,被要求30天内支付尾款“锁定排产”,否则定金作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件出现呢?咱们从小米官方的回复,以及法律角度来分析看看。

小米要求提前交尾款,合规吗?我们该怎么做?
官方回应:仅针对特殊情况的用户

首先,小米官方对于未收车先结清尾款事件是这样回应的:这一操作仅针对特殊情况的用户,比如曾提出延迟交付、提车风险较高的,像办理金融分期时配合度低或流露过不想提车想法的。

也有网友猜测,小米这么做,或许是在清理黄牛囤积的订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涉及的主要是小米SU7和SU7 Ultra的准车主,而目前这两款车的排产周期已达38~41周。

为此,有人翻出小米的购车协议,发现其中还真就找着这么水灵灵的一条,上面约定了如果通知付款就要在七天之内付清,否则视为违约。

但不少人有疑问:行业内的购车合同,通常不是等车辆下线或到店后再付款吗?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情况?

小米要求提前交尾款,合规吗?我们该怎么做?
那小米为啥要这么做呢?

其实听了一些车主放出的通话录音,就能明白小米的用意,并非故意为难车主。最近汽车弃购率走高,部分准车主发现,比起提车后因二手车行情不佳而亏更多钱,不如直接放弃提车,只损失定金更划算。可一旦车辆生产出来却没人提,小米就得承担大笔损失。

另外,据接近小米汽车的知情人士透露,主要有两种情况会要求提前支付尾款。一种是客户主动要求延迟排产,车辆即将下线时客户希望推迟提车时间,这种情况下可能会要求客户缴纳一笔约2万至3万元的保证金,这笔钱会存入监管账户,车辆将重新安排生产计划。

要是客户最终放弃购车,保证金可原路退回,但定金按规则不退还。另一种情形是评估客户的提车意愿风险较高,比如交付方提前一个月联系客户办理金融分期等必要手续时,客户拒不配合;或者客户在官方交流群或其他渠道流露出不想要车的意向。

这些迹象都可能促使交付方要求客户提前支付尾款或1万到2万元的首付,以确认客户的真实购车意图,以此降低风险。

小米要求提前交尾款,合规吗?我们该怎么做?
法律角度合规吗?

从法律角度来看,小米的这波操作是否合规呢?对此网络上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是认为小米的做法合规。

因为最初的购车协议就是这么约定,并且说道:谁让你们付定金的时候不好好看看购车协议呢,总不能这份协议是他们后改的吧。随即还得佩服小米法务的工作水平,从一开始就能够做到未雨绸缪。

小米要求提前交尾款,合规吗?我们该怎么做?

图片来源:小米汽车微信公众号2024年5月1日发文截图

第二种呢,则是认为小米的做法偏离了正常的交易习惯,有违公平原则。

有律师认为,小米汽车要求在车辆排产阶段就支付尾款,明显偏离了正常的交易习惯。绝大多数车企都允许消费者在验车后或者车辆交付时支付尾款,小米汽车的购买协议改变了常规交易流程,将更多风险和责任强加给消费者,有违公平原则。

而且,小米汽车购车协议中关于“余款支付”的相关条款涉嫌“霸王条款”。因为该条款单方面扩大了车企权利,明显加重了消费者资金风险,可能会被认定为利用格式条款排除或限制消费者权利。

小米要求提前交尾款,合规吗?我们该怎么做?
这些车主该怎么做?

如果车主们接到了这样的付款通知,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建议车主们先和小米汽车方面进行友好协商,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比如要求明确具体提车时间和质量保证后再支付尾款。

要是强行拒绝支付尾款,可能会面临定金被没收的风险。其次,如果协商不成,车主们可以向12345、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相关单位投诉反映。

另外,若小米汽车的行为导致订单被取消、交付时间再次延迟,车主们也可以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上甚至还爆出假结婚来退押金的,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小米要求提前交尾款,合规吗?我们该怎么做?

小米要求提前交尾款,合规吗?我们该怎么做?
类似事件还有很多

其实,这种提前支付尾款的情况在其他行业也有类似的例子,比如买期房。为了缓解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先交钱再开发的期房很常见。

不过,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不让开发商卷款跑路,首付和全款都不会直接付给开发商,而是要支付到第三方的监管账户里,而且全款要等到房屋封顶再支付。即便如此,前几年还是出现了不少钱房两空的现象。

对于买车来说,目前还没有像期房那样的资金监管和封顶付款保障措施。虽然像小米这种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不至于卷款跑路,但如果这种做法被大量同行效仿,那就很难保证不会有车企在经营困难时选择冒险了。

所以,这种现象需要引起监管层的重视,提前制定相关政策来规范市场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

小米要求提前交尾款,合规吗?我们该怎么做?
电动EV:

这场小米尾款之争暴露出新能源汽车热销背后的交付痛点。当排产周期拉长、市场行情波动,企业与消费者的信任纽带更需细心维护。

小米的做法虽有合同依据,但偏离行业常规的操作,容易引发"店大欺客"的联想。对于消费者而言,提前付款意味着资金风险前移;对企业来说,过度强调自身权益可能损伤品牌口碑。

或许,参考期房监管模式建立购车资金第三方托管机制,才能让双方在漫长的等待中都吃下一颗定心丸,这既需要企业的自觉,更呼唤行业监管的及时补位。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电动EV 3666粉丝    3255作品 关注 聊聊与新能源汽车有关的一切!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