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6次冲刺、21年征程,奇瑞终圆上市梦

6次冲刺、21年征程,奇瑞终圆上市梦

元汽智驾 1737浏览 2025-09-08 IP属地: 未知



文/孔文清

9月7日晚间,香港联交所官网披露奇瑞汽车正式通过上市聆讯,这家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隐形冠军”终于叩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作为港交所年内最大车企IPO,奇瑞此次上市不仅是其21年资本征程的终点,更是其加速电动化、智能化与全球化战略的新起点。


一、六次折戟IPO:奇瑞的上市之路为什么这么难

先解释一下什么是“聆讯”:上市聆讯是证券交易所对拟上市公司的申请材料进行全面评估,通过面对面问询等方式审核其是否符合上市条件,通过后即可进入公开招股上市流程的关键环节。

这意味着,奇瑞上市就差最后一步。

奇瑞的上市之路堪称中国汽车工业的“马拉松”。自2004年首次启动IPO以来,其上市进程先后因股权纠纷、金融危机、政策调整等原因六度折戟。早期与上汽集团的股权关联导致产权归属争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叠加自身经营瓶颈,2019年混改股东资金链断裂……每一次挫折都暴露了传统车企在资本市场的“水土不服”。


但这家诞生于安徽芜湖的车企始终未放弃资本突围。2022年混改完成后,芜湖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芜湖建投成为第一大股东,彻底厘清了复杂的股权结构。2024年,奇瑞以229.5万辆全球销量稳居自主品牌第二,营收突破2699亿元,净利润达143.34亿元,核心财务指标连续三年复合增长率超50%,为港股上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技术壁垒与全球化布局,是奇瑞叩开资本市场的“双引擎”

支撑奇瑞上市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其构建的全栈技术体系与全球化市场网络。在动力领域,奇瑞的“鲲鹏动力”涵盖燃油、混动、电驱三大技术路线,八款发动机获行业认可;“火星架构”实现模块化开发,研发成本降低30%以上。2024年,奇瑞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激增265%,成为全球前二十车企中唯一实现新能源、燃油车、国内外市场“四赛道”全面增长的企业。


海外市场更成为其差异化优势。自2001年出口第一辆车以来,奇瑞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建立2958个销售网点,2024年海外收入达1008.97亿元,占总营收37.4%。在欧洲、南美等高端市场,奇瑞销量稳居中国品牌第一,连续22年蝉联自主品牌出口冠军。这种“技术出海”模式,使其在港股市场获得国际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三、募资用途:技术研发和海外扩张

此次选择港股上市,是奇瑞应对行业变革的精准布局。相较于A股对盈利稳定性的严苛要求,港股更认可传统车企的转型潜力。2024年,奇瑞新能源收入占比提升至21.9%,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增至27.3%,插混车型收入同比增长314%,展现出强劲的转型动能。


募资用途也彰显战略重心:15-20亿美元资金将重点投向固态电池、智能驾驶算法等前沿领域,同时用于巴西、伊朗等海外工厂建设。这种“技术研发+产能扩张”的组合拳,旨在缩小与比亚迪、特斯拉的技术差距,巩固其在全球乘用车市场的第十一位排名。


四、收入的大头依然来自油车,新能源增长迅速

奇瑞的上市历程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首先,技术积累是根本:2024年奇瑞研发投入超120亿元,构建起覆盖动力、平台、智能座舱的全栈技术体系,使其在新能源赛道实现“后发先至”。其次,全球化布局对冲风险:海外收入占比近四成,有效分散了单一市场波动的影响。最后,股权结构优化是关键:通过混改引入战略投资者,解决了困扰多年的股东人数超限问题,为港股上市扫清障碍。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尽管新能源收入快速增长,但2025年一季度燃油车仍贡献63%营收,转型压力不容忽视。此外,港股市场对传统车企估值偏低,奇瑞能否获得合理定价,取决于其能否持续兑现电动化转型的承诺。


从芜湖小草房到全球车企前十,奇瑞用21年时间完成了从“技术理工男”到“全球化玩家”的蜕变。此次港股上市不仅是资本层面的胜利,更是中国汽车工业从“制造”向“智造”跨越的缩影。当资本市场的力量与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深度融合,奇瑞或将重新定义中国自主品牌的全球竞争力。(本文首发于证券日报)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元汽智驾 2451粉丝    1342作品 关注 一起体验智能科技汽车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