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奔驰最懂技术的两个人,带你全面了解全新纯电GLC SUV

奔驰最懂技术的两个人,带你全面了解全新纯电GLC SUV

智驾研习社 2081浏览 2025-09-10 IP属地: 未知

短短几年间,整个汽车行业几乎都在谈论软件定义汽车。可如果较个真,多问一句什么才是真正的“软件定义汽车”?


众说纷纭中,似乎难有定论。


在慕尼黑,我们遇到了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及首席技术官薛夫铭(Markus Schäfer)和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发和采购负责人庄睦德(Drummond Jacoy) 。


在职能和认知范围内,他们尝试为我们解答什么才能被称作是一款“由软件定义的奔驰”车型。


01 对“软件定义汽车”的斯图加特式畅想


刚刚发布的全新纯电GLC SUV,被斯图加特人用作对于上述问题最有力的回答。


嗯,这就很具体——在全新纯电GLC SUV的座舱内,用户最终能够使用到的一切先进功能以及由此享受的诸般便利,均与软件密不可分。

得益于MB.OS全新架构以及搭载AI赋能的第四代MBUX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全新纯电GLC SUV将向外界展示梅赛德斯-奔驰迄今为止最“智能”的一面。


透过奔驰品牌史上面积最大的39.1英寸无缝贯穿式MBUX超联屏,用户将接触到当今最先进的车域顶级硬件与个性化交互体验。

“(MBUX超联屏)不仅拥有超高的分辨率,还提供多达11种主题背景,能根据喜好构建个性化的座舱氛围。”薛夫铭介绍道。

对于中国用户来说,新车还围绕软件准备了额外的“彩蛋”。


薛夫铭证实,未来在中国市场上生产的车型还将深度集成其本土科技伙伴共同构建的应用与服务生态。


例如,豆包AI大模型与思必驰语音技术将得到延续,提供更自然、更符合中国用户使用习惯的连续对话交互体验;又比如,奔驰定制导航等根据中国交通环境做出针对性优化的数字化出行服务,将确保其功能实用性与用户体验流畅度达到更高水平。


在中国用户尤为看重的智能辅助驾驶领域,一套“将中国专属功能与全球安全标准相结合”的开发逻辑,将在全新纯电GLC SUV上得到体现。


比方说,将于2026年国产上市的加长轴距版全新纯电GLC SUV将特别搭载英伟达Orin X芯片,并基于由10个外部摄像头、5个雷达传感器及12个超声波传感器组成的感知系统,实现城区及高速领航辅助驾驶。

尤为重要的是,新车所提供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均将严格遵循奔驰全球统一的最高安全标准,并在研发过程中根据中国特有的复杂城市路况进行海量测试,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我刚刚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完成一次城市及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的测试之旅。这些城市都拥有非常复杂的城市交通和环境,我非常高兴地看到我们的系统研发与测试进展非常顺利。”庄睦德说。


他表示,在进一步融合数字化与智能化体验的同时,梅赛德斯-奔驰将坚守包括品质、安全及可靠性在内的品牌核心价值。惟其如此,最终推出的智能化产品才能被真正认定为一款“由软件定义的奔驰”。


02 奔驰的创新名片


如今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全新纯电GLC SUV恰如一张创新名片,让所有人真切感受到,奔驰正如其期望与承诺的那样,尝试着在根本上实现“软件定义汽车”。


而在另一层面,它也将梅赛德斯-奔驰强大的技术储备及应用前景,以更广泛的维度展现给公众——新车率先搭载的800伏电气架构、空气悬挂、后轮转向等前沿技术,覆盖了从动力到驾控的多元化领域,也改变了奔驰以往从旗舰产品适配最新技术再逐步下放的技术应用传统。

“通常我们从一款车型开始应用新技术,比如S级轿车,然后逐步渗透到其他车型。”薛夫铭解释道,“而现在,随着技术迭代节奏的加快,我们选择先将这些功能搭载到全新纯电GLC SUV上。这些技术能为用户带来明显好处,例如后轮转向,可以让车辆的转弯直径缩小至仅11米,在城市驾驶中非常实用。”


他表示,未来这些技术同样会搭载于下一代E级车和S级轿车,以确保每一细分市场的客户都能体验到这些技术所带来的便利。


全新纯电GLC SUV极高的技术浓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人对奔驰的技术储备深度产生了好奇。


事实上,在这家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的技术堆栈中,还有更多前瞻技术等待着登临舞台的那一天,其中不乏AMG GT XX概念车上兼具超1000千瓦峰值功率和超低能耗的高性能电动技术,基于MB.OS全新架构逐步迭代至L3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以及实际续航可达约1400公里的固态电池技术……


而对终端消费者来说,离我们更近的一条技术线索,或许被奔驰藏在其多元化的动力路径中。


“梅赛德斯-奔驰拥有一条非常先进、现代化的发动机产品序列,全线配备48伏智能电机系统,并且满足欧七及中国国七排放标准的认证要求。无论是4缸、6缸、还是我们全新打造的V8发动机,甚至12缸发动机,我们的研发工作都已顺利完成。”


薛夫铭的这番表述预示着,梅赛德斯-奔驰的燃油车技术仍将持续迭代。而热爱传统驱动形式的奔驰车迷,依然有理由对拥有更强动力的新产品抱有期待。


03  “在中国、为世界”的开发路径


往更深处探究,薛夫铭和庄睦德的表述其实还传达出另一重规律:


有鉴于中国市场在数字化、智能化领域所扮演的“供需高地”角色,“言必称中国”在全球车域技术转型的进程中,似乎正构成一种难掩的行业趋势。


毫无疑问,梅赛德斯-奔驰的“技术智囊”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不亚于他们的任何一位同行。


更甚之处,他们甚至在技术研发实践中,基于中国市场的发展态势,对原有的开发路径进行了动态调整。


在我看来,从往日的“在中国、为中国”到如今的“在中国、为世界”,奔驰的这种口径变化实则传递出两层信息:


第一——也是令其有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一点在于,奔驰正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中国市场成为其全球创新消费链上的重要一环,继而在这里切实坚持其全球统一的产品开发标准。如此一来,身处中国的奔驰车主无需担心遭遇形如“特调版”或“壳子货”的区别对待。


“无论是法律环境还是用户需求,中国市场都有其独特性。但如果让我们放弃自己的平台,和其他伙伴合作仅保留‘壳子’的设计——这并不是奔驰客户对我们的期待。”薛夫鸣说。


庄睦德则从合作角度进一步强化了梅赛德斯-奔驰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他以奔驰与中国头部科技公司思必驰在语音交互领域的合作为例,指出该集团与中国伙伴的所有合作均以“提升用户体验”为出发点,绝不会选择在此框架之外的任何合作方式——包括且不限于推出品牌冠名的换壳产品或所谓的中国特供产品。

“在中国、为世界”所释放的第二重信息是,在梅赛德斯-奔驰眼中的中国市场,正逐步从“重要的技术消费地”转变成为驱动其未来创新的“动力发生器”之一。


目前,这家跨国豪华汽车制造商正越来越多地基于中国市场需求,开发出一系列适用于新车型的前沿技术,并在通过安全验证后逐步应用至全球其他市场。


“比如,欧洲目前还无法支持的城市及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我们就将在中国市场上推出的全新纯电CLA SUV上率先上线。”薛夫鸣给出了具体例证。

在消费终端的直观感知背后,梅赛德斯-奔驰在华研发实力的大幅提升为其技术开发路径的转变提供了先决条件。


截至目前,奔驰在北京和上海已先后建立起两大研发中心,对本土研发团队规模进行了大幅扩充,令其发展成为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德国本土的一大创新引擎。除此之外,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还赋予中国技术团队更多的研发自主权,同时不断加强其与本土供应商的合作。


在这一前提下,高速累积的在华技术资产正帮助梅赛德斯-奔驰,逐步实现对于全球技术体系的反哺。


庄睦德举例称,奔驰新一代智能娱乐系统以及下一代后排娱乐系统就由中国主导开发,再推向全球


写在最后


全新纯电GLC SUV的到来,令我们得以窥见奔驰强大的技术实力及其与时俱进的开发哲学。


尽管技术开发只是汽车全价值链上的环节之一,但它无疑也向我们充分指明了奔驰未来的发展方向。


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市场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文章标签:
汽车历史
 
相关推荐
智驾研习社 0粉丝    222作品 关注 智领未来,驾享人生。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