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汽车发动机,越来越多的采用了增压技术,它可以使发动机在基本结构和排量不发生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发出更大的功率和扭矩,并实现降低油耗的效果,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可以避免高额的排量税。大家常见的增压系统是涡轮增压,还有一部分车型使用的是机械增压,那么这两种增压系统有什么区别呢?又有怎样的优缺点呢?哪一个更好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来说说涡轮增压系统。我们在市面上见到的绝大多数车型使用的都是涡轮增压系统,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发动机进气的地方,加一个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而推动这个压缩机的,是发动机自身排出的废气。废气通过向废气涡轮的叶片吹气,推动废气涡轮的叶片,从而带动进气叶片,让压缩机把空气“吹”向发动机的气缸,提高进气压力、加快进气速度,进气多了喷油自然更多,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一般能提高30~40%,个别发动机会调校的更高),使汽车的动力性更强。
车用涡轮增压器由离心式压气机、径流式涡轮机及中间体三部分组成,涡轮的进气口与发动机排气歧管相连,排气口与排气管相连;压缩机的进气口与进气管相连,排气口则接在进气歧管上。涡轮机和压缩机通过一根轴刚性的连接在一起同步转动,俗称增压器转子,是涡轮增压器最核心的部件,通过两个浮动轴承支承在中间体内。增压器在工作时转子以每分钟8万~20万的转速高速旋转,采用全浮式滑动轴承,工作温度高达900到1000℃,因此需要高强度的润滑和冷却。所以在中间体内有润滑和冷却轴承的油道,来自发动机润滑系统主油道的机油,经增压器中间体上的机油进口进入增压器,润滑和冷却增压器轴和轴承。然后,机油经中间体上的机油出口返回发动机油底壳,将增压器的热量带走。如果这些轴承得不到良好的润滑和散热,会引起轴承的异常磨损,叶轮轴径向间隙增大,跳动量增大,从而导致漏油的发生或引起异响,大大缩短增压器的使用寿命。
涡轮增压系统主要是利用发动机废气的能量带动压缩机来实现对进气的增压,属于废物利用,在工作过程中基本不会消耗发动机的动力,并且可以实现小排量、大功率、低油耗,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在低速时涡轮不能及时介入,有一定的动力输出滞后性。
下图是某增压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图,可以看出,发动机的转速低于1750转/分钟时,扭矩比较小;而在1750——4000转/分钟的范围内,维持一个比较高的扭矩区间;当发动机转速超过4000转/分时,扭矩又会下降。一般把发动机转速低于1750转/分时,发动机扭矩较小、动力不足的现象称为涡轮迟滞。
为了解决这种涡轮迟滞现象,聪明的汽车工程师又研发了低惯量涡轮增压器、变截面涡轮增压器、双涡轮增压系统等,但不是成本太高,就是结构太复杂,因此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涡轮迟滞这一缺点在一些中低端车型上人们也是可以接受的,两害相权取其轻,人们自然会做出合理的选择。
再来说说机械增压系统。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发动机增压系统就是机械增压系统,现在它主要应用在一些高端车型的大排量发动机上。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采用皮带与发动机曲轴皮带盘连接,利用发动机转速来带动机械增压器内部叶片,产生增压空气送入发动机进气歧管内,以达到增加进气量、增大发动机功率和扭矩的目的,但它的增压作用没有涡轮增压系统那么强大,一般只能将发动机的动力提高20%左右。
机械增压器的基本结构都是由壳体、转子(叶片)、电磁离合器等组成的,根据叶片型式的不同,大致有三种类型:离心式机械增压器、罗茨式机械增压器和螺旋式机械增压器。它们的工作转速不像涡轮增压器那么高,一般只有几千转,所以对润滑和冷却要求并不高。现在比较常见的是螺旋式增压,它的优点是在各种转速下都能提供较好的增压效果,有效的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
由于机械增压器是由曲轴直接带动的,只要发动机运转,增压器就开始工作,同时机械增压器转速与发动机转速完全连动,空气压缩量是按照发动机转速线性上升的,最大的优点是“全时介入”。所以它没有涡轮增压发动机介入那一刻的唐突,也没有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低速迟滞,发动机在低转速时就有比较好的动力输出,并且汽车加速感受相当线性,深受高端客户的欢迎。它的主要缺点是在工作过程中会对发动机的动力造成一定程度的损耗,特别是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动力损耗很大,而发动机动力提升并不太明显,汽车的燃油经济性降低,这也是机械增压器没有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只应用在一些基础排量很大、对油耗不太敏感的大排量高端发动机上,比如奔驰6.0 V12发动机、奥迪3.0 V6发动机、捷豹4.0 V8发动机等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到,涡轮增压器和机械增压器无所谓哪一个更好,而是各有特点:涡轮增压系统低转速时有涡轮迟滞现象,低速扭矩不足,而高速时增压值大,发动机动力提升明显,而且基本不消耗发动机的动力,燃油经济性好;机械增压系统低速动力输出较好,加速线性,但是高速时动力损耗大,发动机动力提升不明显,燃油经济性差。可以说,涡轮增压系统的优点正好是机械增压系统的缺点,涡轮增压系统的缺点正好是机械增压系统的优点,二者是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正因为如此,汽车工程师开发出了涡轮增压器+机械增压器的混合式双增压发动机。
混合式双增压发动机在德系车上应用的较多,比如大众高尔夫GT上装备的1.4升TSI发动机,设计师就把涡轮增压器和机械增压器结合到了一起,在低速时机械增压器起主要作用,在高速时涡轮增压器安起主要作用,从而保证发动机在低速、中速和高速时都能有较好的增压效果。
今年中国618购物节提前至5月13日鸣锣开市,各大电商平台试图通过拉长战线刺激消费。TechInsights发布的数据显示, 尽管此举带动平台总成交额(GMV)实现增长,但智能手机市场却呈现出复杂图景:销量整体持平,销售额却因零售价格普降而遭遇下滑。
OMEN暗影精灵 11 游戏笔记本(后简称暗影精灵11)可以说是近期关注度比较高的游戏本,硬件规格主流,性能释放不低,关键是价格太香了,国补后RTX 5060版本最低也就6000多一点,RTX 5070版本国补后最低甚至低于7000元,性价比放在一线品牌中十分突出。今天我拿到了暗......
容声冰箱携“寻鲜之旅”养鲜答卷鲜耀南博会!
日前,多个招聘平台的招聘信息显示,潮玩巨头泡泡玛特正在招募小家电研发工程师、工业设计师等专业人才,月薪在1.5万-2.5万元,岗位职责明确指向复古小冰箱、咖啡机、早餐机的开发流程,甚至要求十年以上家电行业经验。这家以盲盒玩偶风靡全球的企业,正在向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领域伸出触角——......
发动机质量日系遥遥领先,但要说技术还得是德系!
日前,2025高通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在苏州盛大举行,此次峰会上,高通携手广大主机厂、供应商,展示了骁龙座舱平台至尊版、Snapdragon Ride平台至尊版等汽车平台,以及落地方案,展示了基于舱驾融合理念下的汽车智能新体验
全球高端电视市场的竞争格局,正迎来中韩巨头深度较量的关键时期。一边是以三星、LG为代表的韩国巨头,凭借深厚的显示技术底蕴和品牌积淀强势布局;另一边则是以TCL、海信为首的中国军团,以极具性价比的创新技术与灵活策略发起冲击。这场交锋的核心焦点,已鲜明地聚焦于新型显示技术路线的争夺:......
颠覆传统豪华:阿维塔06带来的不只是变革
挂耳式耳机什么牌子好?怎么选?开放式耳机测评推荐
日前,2025高通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在苏州盛大举行,现场,除了有高通汽车平台硬核展示之外,还云集了汽车领域的诸多大佬,留下了不少精彩瞬间
华为智驾灵魂人物空降,吉利迎来iPhone时刻
在生物柴油上涨的推动下,相关上市公司业绩表现随之修复。
当方盒子遇见摇滚灵魂,iCAR V23以先锋态度助燃苏见信「尽兴而活」成都巡演
智能驾驶当下的发展方向,一个是从L2级别辅助驾驶向L3级别自动驾驶迈进,另一个就是实现算力硬件的自研,比如说小鹏即将在G7上首发上车的自研图灵AI芯片。哪怕是财务状况一直紧张的蔚来,也在不遗余力推动自研神玑NX9031芯片的发展。
“一家在海外市场已经很有知名度的中国电视品牌,利用其现有渠道转做空调,但其净利润率仅为3%。”2025年6月底,深圳“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上,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的发言引发关注。
罗姆宣布,与领先的车规芯片企业芯驰科技面向智能座舱联合开发出参考设计“REF68003”。
[2025经验分享]快 3的技巧必中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激烈角逐中,“打死不做增程” 的呼声背后,是对更优技术方案的探寻。长城汽车的 Hi4 技术应运而生,以破局者之姿,重新定义混动四驱新标准,尤其是在与增程技术的对比中,优势尽显。
强到没朋友,指纹加密+100W快充,这款至高8T硬盘盒颠覆我的体验
森萨塔的 SIM200 绝缘监测设备可检测高压电气系统(如EV充电)中的潜在隔离故障以帮助确保系统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