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大众探影这台车,真的没有过分讨好年轻人

大众探影这台车,真的没有过分讨好年轻人

天天汽车APP 4733浏览 2020-04-15 IP属地: 未知

撰文|王启鹏

图片|陈曦

小型SUV市场是个谜。比如精准到城市的用车场景中去,对于年轻小两口来说,一台轴距两米七左右,样子精致,颜色跳脱,空间恰巧,还偶尔能过个烂路的车子,应该是最合适不过了。

定位清晰,形象完美,小型SUV按理说会成为这部分人的首选,甚至在很多时候会剖析,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俊男靓女,手揣家里资补的十多万,能买到的也就是一台小型SUV,直到成家之前,这台车完善了他们对汽车的基础认知。

年轻人成为购车的主要推力时,针对这样的市场,怎么想都能成为车企捞钱的好地方,但反观小型SUV近些年的发展,从2012年昂科拉开始杀入市场,直至2015年进入全面爆发期,XR-V们卖的太火热了,一台瑞风S3都能跟着卖上天,但时间到了2016年底,小型SUV市场的增速戛然而止,到今天,这个市场已经连续3年下滑。

火热没有延续下来,认知和结果的矛盾,让大家开始怀疑,究竟是产品出了问题,还是市场出了问题?卖的好的产品,几乎是被本田的两款兄弟车型XR-V和缤智霸榜的,还有一款名不见经传的宝骏510,产品表现几乎都很稳定,口碑有很好的延续,但除此之外,少有新鲜的车型再去撼动它们。

去年大众上新了两款车型,分别是以T-Cross为原型车,分布在一汽-大众的探影和上汽大众的途铠,群众对两台车的期望颇高,以大众在国内的号召力,冲击本田垄断的市场,想必会有几分战力。

买小型SUV的人到底看重啥?

怎么突围?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侧重,无论是偏向性能还是个性,所有主机厂都会优先瞄准造型设计,在“年轻化”的大背景下,一台好看,符合年轻人审美的设计是最关键的,大众也是如此,比如最早买苹果手机的那部分人,审美需求是大于功用需求的。

但是小型SUV在造型部分并没有太大优势,一个东西往两个极端去做会更难一些,尤其对于小型SUV,比例、线条、色彩全都要集中进来,设计师需要完美调度,同时还要避免过于个性的元素和工程产生冲突。

丰田CH-R足够吸睛,不少用户开去改装店捯饬,但对于足够低矮的车身来说,第二排空间就成了压榨的部分,但这样工程的妥协,未必能够让消费者真正的理解。

探影是一汽-大众产品序列中最小的SUV,大概花费13-15万就能买到一台大众,而且看上去还不算是一台廉价的大众。因为对于车身的造型来说,在探影的身上能找到很多元素,比如前脸有大幅度类似途昂的格栅,雾灯轮廓像探歌。

看上去这就是一台纯正的大众车型,只不过尺寸有些小而已,车长4194mm,比XR-V还要短了200mm,但因为它是大众,溢价能力总是更大一些。

不过大众对于年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了颜色上,尾灯增加了熏黑处理,内饰依旧熟悉的规格和布局。我想买大众的人未必能完全接受更新的颜色配备,受众人群好像比本田又年长了一两岁。

探影内装的用料是很扎实的,起码接触起来要比A0级的Polo高档不少,储物空间也很好用,好用的意思并不一定指空间大,而是人机工程合理,在合适的位置设置适当的储物槽,这一点大众一直以来做的就很好。

仪表盘和中控屏幕都是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向高尔夫看齐了,在多媒体中还增加了语音交互的功能。大众的语音交互是有些出乎意料的,相比于更多数的合资品牌车型,它的识别精准性和识别速度要快上很多。不过相比自主品牌来说,还没做到完全智能。

要说内饰有什么吐槽的点,就是座椅的手动调节,受制于成本。大众最喜欢在座椅配置做减法了,不过对于年轻人,多动动手也是好的,不过坐到后排发现配备了两个USB接口后,我有点搞不懂大众了,也许是真的太了解中国人了吧。

动态平衡,取悦的不是最个性的那帮年轻人

绕车看过一圈,会疑惑大众究竟有没有取悦年轻人,把探影开起来,基本就能给这台车下一个定论了。它的体型小,面向的人群确实要比其他大众车主更年轻一些,但绝不是最个性和极致的那帮年轻人。

丰田做的比大众彻底,这让整个业内有点惊讶,你能经常在马路上看到改色CH-R,却几乎看不到低趴的探影,这就是差别,那天我在路边看到一台绿色的凯美瑞,甚至觉得丰田把买B级车的那波大叔也给改造了。

探影还是一台有扎实功底的车子,1.4T的发动机来拖动这台车也很有力,整体营造的紧绷感要比本田的车强,比如同样过一个减速带,德系车的悬架处理更干脆一点,但要放在运动车的范畴里还差些火候。

如果开它去过一个角度小点的弯,车子的动态极限并不会太高,这是这台车最让人摸头脑的地方,底盘纵向弹跳很舒服,但你要把它开的再快一点,准会推头推出去。

所以开这样一台大众,会让人觉得很淡定,不要尝试去寻找它的极限,大众能带给你的,就是一种极其均衡的状态,它并没有为了取悦年轻人,而把车子调校的过于风格化,或者说,它取悦的,不是那波最激进的年轻人。

所以围绕探影走一圈,已然能发现了大众对于年轻人的理解,除了跳脱的设计,无非是智能和传承下来的驾驶质感。只不过大众就是大众,永远不会做像丰田一样推到重来的决定,一点点递进是它最好用的手腕,这就是大众。【iDailycar】

 
相关推荐
天天汽车APP 33.6万粉丝    3.7万作品 关注 车主的汽车美学
推荐作者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