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对手:宝马X5、奔驰GLE、雷克萨斯RX L 月销量预测:3000台 可买指数:70% 近日,迈着“蹒跚”步伐的奥迪Q7终于迎来了改款。然而,面对换代对手的强压,仅以改款示人的新Q7前路必然不会过于坦荡。好在,其核心竞争力并不落后,自老款延承下来的MLB EVO平台或将成为它迎战群雄的最大利器。 那么,我对新Q7的实车感受如何呢?下面一同来看。 作为改款车型,新Q7在老款轮廓的基础上对中网、灯组、保险杠等外观细节作了调整,使用了一些Q8的元素。其中,外突的中网镀铬条增强了前脸立体感,配合矩阵式LED大灯后则更显精神。 展车为45 TFSI quattro 致享专享版(入门版),原配轮毂已达到20吋,只是造型略显保守,且采用单一银色涂装,相比高配,其视觉效果有所折扣。值得称道的是,新Q7车身覆盖件的工艺水准依旧高得出奇——腰线的折痕清晰利落,横贯车身的线条(包括车门与翼子板)也衔接得非常整齐,这算是整个大众汽车的傲人资本。 在车尾能看到更多熟悉的元素——尾灯样式延续家族特征,与品牌其他车型(Q5L、A6L、A8L等)保持高度一致。横贯式镀铬条与硕大的矩形排气口则用来“放大”Q7的旗舰身份。 相较老款,新Q7的内饰质感确实又有了进步。设计团队尽可能的将内饰“数字化”——多个液晶屏在启动后展现出了良好的视觉效果与科技氛围,特别是液晶仪表盘,清晰且细腻,可显信息也相当丰富(老款同样搭载)。 不过除此以外,内饰的其他部分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却不多,至少在我看来未达到所处价位的心理预期——保守的“T”形设计、沿用横贯式出风口样式都有些缺乏激情;在当下,上黑下棕配色+大面积钢琴漆(高亮黑色材质)也有些审美疲劳,很难再营造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整车座椅足够柔软厚实,实际体验也很贴合背部线条。第二排采用三个独立座椅,坐垫长度足够,能完全支撑腿部,只是高度不低,下车时座椅的塑料底座可能会“擦碰”到腿部,事实上这也是因座椅的侧包裹不够外扩所致的。 第二排座椅功能相对单一,独立空调与12V电源是为数不多的两项设备。此外地板的中央凸起相对较高,好在顶面却十分宽大,满座时中间乘客可将双脚完全放于上面,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疲劳。 在前排调至合适位置后,第二排的膝部空间超过了一掌,头部则为一拳半有余(参考身高1.79米)——Q7的大尺寸车身的确有效释放了内部空间。其实,MLB(EVO)的空间表现在纵置平台中都还算不错。 在七座状态下,留给后备箱的余量已不宽裕,至少无法与横置平台的中大型SUV匹敌。第三排座椅采用了电动放倒,便利性值得肯定。 总体来说,车内除液晶仪表功底十足外,其余部分无论设计还是用料均谈不上特别亮眼,至少与其定位/价位并不完全匹配。而此次全系采用七座应对“家庭需求”的意图也很明确,好处是功能性得到了延展,不过也不得不面临相对繁琐的年审规程。 掀开机盖可看到,引擎本体设有装饰罩,较为规整。 无论2.0T还是3.0T引擎,都采用了进气效率更高的双进气道设计。进气口则对准车头的正前方,说明Q7的设计初衷是更倾向于铺装路面环境,对深度涉水并未有太多考虑——全路况SUV的进气道往往采用侧向布置,以应对涉水路况。 其余方面,机舱中装配着铝合金材质的横向加强件,这在同架构下其他车型上也有所见(A4L、A6L)。透过前轮内衬发现,车体内部上设有“井”字型的加强结构,提升车身刚性的同时又对动态操控产生着积极作用,可以说影响驾控与安全的部位,MLB EVO并未有丝毫妥协。然而,以70至100万元的身价看,新Q7对个别细节的把关并不完善,比如在机舱内的部分结构件上钣金胶处理得就有些粗糙,让人心理上有些膈应(老款同部位覆盖有装饰罩)。 目前,从2.0T到3.0T版本,新款Q7在售车型共有六款(包括先行推出的版本),价位涵盖68.98-99.88万元。其中,3.0T版本比例更大,占据了四款,证明销售策略上品牌是更倾向于大排量款的。 直奔主题,我的看法是:因为受整备质量、轮胎宽度等自身条件的制约,四缸小排量引擎很难有更多发挥余地,所以建议购买C级SUV还是尽可能不考虑低动力的2.0T车型。而Q7的2.0T与3.0T入门版差价接近10万元,其价值构成如下: 加持48V轻混系统;功率、扭矩分别高出的95Ps和130N.m;百公里加速时间缩短1.2秒(官方成绩为准);可软硬、上下调节的空气悬架;更大尺寸的轮毂和更小扁平比的轮胎(285/40 R21);整备质量高出135kg。其余方面还包括更丰富的选装清单——全速自适应巡航、主动转向系统、激光远光灯源、电吸门、前排座椅通风、后排遮阳帘、外观运动套件等等。其实,面对价值不菲的选装,个人认为并无浪费钱的必要,对Q7是如此。 很显然,3.0T带来的动力优势不言而喻,或许市区用车的影响不算显著,但户外(长途)出行时2.0T在爆发力上的劣势必然会被放大——超车需更长的预判时间和距离,难免会拉低信心。此外,以我个人对空气悬架的使用看,其带来的通过性优势值得肯定:一来可将离地间隙抬高几十毫米;二来并不会因承载重量的加大而产生大幅压缩,始终能维持足够高的离地间隙,也算加强了车辆的自身防护(避免托底)。 本质上看,新Q7的外观、内饰均未跳脱出老款的框架,纵使加入了最新的细节元素或大量运用液晶显示屏,然而整体质感与氛围上仍属于是“平淡无奇”,至少格调不够鲜明。从实车看更是如此——低配版甚至未能与低一级的Q5L拉开显著差距,这点对购买这个价位产品的潜客来说是不太容易接受的。 配置选择方面,毫无疑问3.0T入门版是首选,毕竟都触及百万级SUV了,够劲的核心部件才是决胜的关键,而常规的舒适、豪华、便利配置也必然不差。 而横向比较的话,面对售价90万区间的3.0T高配车型,个人建议是:若对七座无刚性需求的话,完全可以考虑品牌、做工、设计皆更优异的保时捷卡宴。 文|托米 图|托米
20万级电混方盒子对决:山海T2加长版VS豹5,哪款更适合你?
腾势 N8L 的 “野心”:用这台大六座,征服所有家庭用户
沃尔沃S90作为“中国制造,交付全球”的代表车型,为何它成为全球2500多位外交官的选择?从全新车型上,我们来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作为史上首台为直播而生的手机,OPPO Reno14 Pro不愧为一站式直播神器,影像、直播体验超出色,值得入手...
难怪领克900这么受欢迎,我已经成功被领克900圈粉!
5月23日,方程豹品牌携“豹系双子星”——豹5与豹8,登陆沈阳华艺汇人国际马术俱乐部,开启了一场融合速度、智能与豪华的媒体试驾品鉴盛宴。两款车型各显神通,豹5聚焦智能越野硬实力,豹8彰显豪华旗舰魅力,共同诠释中国智造SUV的技术突破与全场景适应力。
两方面解读比亚迪多款车型大幅降价,是内卷还是另有隐情?
豪华 SUV 标杆!腾势 N9 第 10000 辆下线
当你们看到这条视频的时候,凯迪拉克XT4已经完成了上市,一口价15.99万元起,高配不超过19万,有了价格认知后,我们就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这台XT4,看看作为女生的首款SUV,它能不能打动我们的小姐姐。
智界、小米易边再战,25万级全能轿跑SUV等YU7还是买R7
关注技术更需要在意实际体验,BMW首创视平线全景显示技术强在哪
腾势 N8L 公告图震撼亮相,“8 系” 市场迎来强力搅局者
腾势 N8L:5 米 2 车身 + 百万级配置,这次要 “击穿” 市场?
5月23日,小满节气的第二天,现代在北京举办了“2025 N 品牌城市试驾体验” 活动,包括赛道极限驾驶、金卡纳绕桩两个环节。现代IONIQ 5 N的性能表现和车辆上限调校,是电动化性能车带给我们的激情魅力,同时也是该车强大实力的表现。
MINI,非常经典的一款小车,从1959年诞生,到现在也有66年的历史,个性、好玩、开着又很方便。这次又到澳门,体验三款不同风格的小MINI,行驶在澳门的街头,别有一番滋味~
重庆空中车展!深蓝为了宠粉居然玩这么大?
以大欺小?长安启源A07对阵秦L,除了空间居然还有优势?
从 “天神之眼” 到全民智驾,比亚迪如何构建智能驾驶护城河?
2025款吉利银河E8搭载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支持高快领航,做到了“好开、好停、好安全”。今天,带大家沉浸式体验一下吉利的千里浩瀚的实际表现。
红旗天工05 vs 特斯拉Model 3:智能驾驶系统全面对比,谁更值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