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对于紧凑型SUV市场的布局从来都是不余遗力的,所谓“得A级SUV者得天下”正是当今国内车市的最正解,看看哈弗SUV的强大阵容就能明白了。合资品牌中,不管德系还是日系,不管美系还是法系,都在紧凑型SUV领域施以重兵把守,而且是将紧凑型SUV市场进一步细分,增加入门级紧凑SUV这一新势力。
入门级紧凑SUV,顾名思义,就是定位及售价介于主流小型SUV和主流紧凑型SUV之间,这一市场的需求量其实并不小,尤其对于预算不太高、又偏重合资品牌的用户,入门级SUV是一个非常折中的选择。也因此,诸如日产逍客、大众探歌、别克昂科拉GX、雪佛兰创界、三菱奕歌等陆续进军这一市场。不过这其中佼佼者,那还得说是逍客,上市时间长,销量大,口碑好等优势,让逍客成为这一级SUV标杆级的存在。
同为日系品牌,马自达在紧凑型SUV市场的布局则显得迟缓不少,最早的CX-5也是在2013年8月才推出,而此时,本田CR-V、丰田RAV4、大众途观等早已“功成名就”,此后虽然又补入了CX-4,但整体来讲,马自达在紧凑级SUV市场的声量并不很大。不过,马自达似乎也并不在意这些,其小众品牌的定位和以操控见长的品牌个性,似乎大家都默认,它属于一小部分人的狂欢。
所以,连CX-30的推出也是不紧不慢,尽管很多人期待的马自达3两厢版暂时不能引进国内,但以其为基础打造的马自达CX-30或许能补上这一缺憾。马自达CX-30的到来了引起了行业内一片热火朝天的讨论,它会不会像其他马自达车型一样“广泛叫好,但不够叫座”?这还有待观察,但这款车的确有“料”可聊,尤其是一上来便将逍客视为天生对头。嗯,这很马自达!
后来者都喜欢对比标杆,马自达CX-30也不例外
正如七座SUV都喜欢挑战汉兰达,五座SUV都喜欢挑战哈弗H6一样,许多后来者怀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一上来便叫阵同级标杆的事情在中国车市屡见不鲜,这一次马自达CX-30也不例外。
当前,马自达CX-30还未正式上市,但从已经公布的12.99-17.69万元预售价来看,其与逍客主销车型基本处于同一价格区间,不过相比逍客全系只有3款车型的情况来看,马自达CX-30全系8款车型的布局显然更加细腻,消费者的选择余地也更大,并且整体售价略低于逍客,表现更加亲民一些。
一向以出色的设计见长的马自达对于CX-30形象打造是不需要有任何担心的,与全新一代马自达3昂克赛拉相同的新一代 Kodo 魂动 2.0 设计,赋予了CX-30相当出色的颜值。尽管逍客V-Motion的家族设计也挺不错,但客观的讲,我认为CX-30是更胜一筹的。就这个颜值,不只是逍客,就是整个同级车型中也难觅对手!
车内部分,CX-30乍看上去与马自达3很类似,但两车的设计理念却有所不同,马自达3整体驾舱是围绕驾驶者而布局,CX-30则是着重于家庭取向、全员舒适的空间,官方表示,CX-30车内强调以日本传统建筑的“间”文化为发想,创造包覆感与开阔感兼具的内饰设计。
这种理念上似乎是与逍客是有着很大的类同,但真正看到实车,还是会被两者大相径庭设计风范所震惊。逍客是一幅老老实实的家用车座舱,同时也使用了当下“流行”的大尺寸中控屏和平底式方向盘等。但CX-30“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精致干练且有金属的三辐式方向盘以及尺寸不太大的悬浮式中控屏等,不得不说,这样的设计相比逍客更加别具一格,有自己的特色。
车身尺寸方面,马自达CX-30长宽高分别为4395*1797*1545mm,轴距2653mm;逍客长宽高分别是4401*1837*1593mm,轴距2646mm,两者尺寸相当,车内的乘坐空间和后备厢的装载能力也相差不大。不过,相比逍客,马自达CX-30后排的乘坐舒适性略有不及,一方面是溜背造型限制了头顶空间;另一方面是后排中间位置坐垫偏硬,中间地台也比逍客高一些,舒适度比较一般,日产“大沙发”之名,委实名不虚传。
逍客开起来温文尔雅,马自达CX-30舒适之余还有一些驾驶乐趣
逍客与马自达CX-30,两车开起来,动力输出方面倒是有几分相似,同是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参数也比较相近,甚至动力感受也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动力输出平顺,油门线性易操作,初段动力响应快,但动力储备比较一般,中后段加速略显乏力,相比欧美系同级对手搭载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战斗力”略显不足。不过,等马自达的“黑科技”Skyactiv-X发动机到来之后,CX-30或可以弥补这种遗憾,而且搭载Skyactiv-X发动机的马自达CX-30已经在工信部正式申报了;但逍客可能就比较遗憾了,搭载于全新天籁上的那款2.0T发动机不太可能“下放”到逍客上。
不过,要细细体会的话,两车的驾驶感受还是有所不同的,逍客更偏向舒适性,温文尔雅,整个驾驶过程轻松惬意,不过,逍客底盘的稳定性还是不错的。马自达CX-30尽管在调校上并不完全与同是采用Skyactiv-Vehicle Architecture 车体架构的新一代马自达3那样比较强调运动化路感,但相比逍客,其依旧凸显出了马自达品牌最有优势的操控功底,甚至可以说,马自达CX-30是这个价位区间最具驾控质感的车型,没有之一。
这主要在于这几个方面:一是发动机与变速箱配合得天衣无缝;二是方向盘指向精准,转向阻尼细腻、线性好掌握;三是CX-30 采用低重心、车高不超过 155 cm的架构,加上底盘支撑性十足的避震弹簧等,使其过弯侧倾幅度较小,拥有一定的驾驭乐趣。
但是,在底盘架构上,逍客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四轮独立悬架是消费者从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的。而马自达CX-30采用的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组合,虽然马自达官方表示CX-30的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是经过了一系列特殊调整,从而会让操控更稳定,但面对逍客以及同级大多数车型的后悬架均采用的是多连杆的结构,其“硬件水平”难免解释起来会更费劲一点。
而实际的表现则是CX-30的底盘调校的确比账面水平高不少,底盘韧性很足,经过坑洼路面车型几乎不会出现余振,干净利落;高速过弯时,车身的跟随性也很好,车身姿态也不会出现明显侧倾情况;然而,对于一些较大的坑洼或减速带时,弹跳比较严重,对于后排乘客的舒适性就比较一般了。
写在最后:可以说,对于一向比较个性的马自达来说,推出一款同样具有个性的CX-30是情理之中的事,相比逍客等同级比较中庸的SUV而言,马自达CX-30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无论设计还是驾驶感受,或许也是因为其过于特立独行的个性使然,而这也正是马自达对于车的独到见解。如果你问我,马自达CX-30与逍客谁更好,我应该不会直接回答你,但会告诉你,如果想在合资入门级SUV中选一款与众不同车款,马自达CX-30算一个。
家庭出行升级版,全新高山让每一段路都成为幸福时光
2025赛季F1大奖赛迎来了迈阿密站的比赛。从冲刺赛、排位赛到正赛,不但比赛精彩纷呈,而且车手的表现也都很出彩。当然,其中皮亚斯特里在整个周末的各场比赛中都能稳得住,最终也迎来了三连冠。
该款汽车级器件更容易集成到空间受限的设计中,可提供高达0.0026 lx/ct的灵敏度,可放置在深色盖玻片后
长城高管直播挑战全新高山,从城区到山路完美表现掀起网络热潮
说车上线·第133期|海狮05 DM-i 实测比亚迪海狮05 DM-i智驾版:天神之眼C真有那么神?走,出发~
与冠军同行:首位亚洲斯诺克世锦赛冠军赵心童
家庭出行的新宠,体验全新高山带来的“豪华冒险”
车企负债,丰田大众全球第一,中国车企排不上号。
合资车企有没有「穿越周期」的长青法则? 过去40年,「合资模式」是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核心动力,然而,随着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革命的爆发,传统合资车企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中国品牌凭借本土化创新快速崛起;另一方面,特斯拉、理想、华为、小米等新势力以换道超车的思路和营销快速占领消费者......
在这段充满挑战的历程中,比亚迪见证赵心童逐梦夺冠,海狮07EV(BYD SEALION 7)陪伴了他攀至巅峰的每一步,这款不久前刚刚斩获了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与澳大利亚新车安全评鉴协会(A-NCAP)双五星安全评级的车型成为了他在英国训练和比赛期间的最佳出行......
不同市场表现下的车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财务图景:有的企业持续增长,有的仍深陷亏损。
极氪高管层有大变化
在这段充满挑战的历程中,比亚迪见证赵心童逐梦夺冠,海狮07EV(BYD SEALION 7)陪伴了他攀至巅峰的每一步,这款不久前刚刚斩获了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与澳大利亚新车安全评鉴协会(A-NCAP)双五星安全评级的车型成为了他在英国训练和比赛期间的最佳出行......
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惺惺相惜 就像比亚迪和赵心童
中国还缺一个皮卡品牌吗
北京时间5月6日凌晨,2025斯诺克世界锦标赛决赛在英国谢菲尔德克鲁斯堡剧院落下帷幕。中国选手赵心童以18:12战胜三届世锦赛冠军马克·威廉姆斯,成为首位问鼎斯诺克世锦赛的中国及亚洲选手,也是首位以业余选手身份赢得世锦赛冠军的球员。在这段充满挑战的夺冠之路上,比亚迪海狮07EV(......
“低调”的小米,也开始做出改变了。
五一刚过,各大新势力品牌便陆续公布了4月的销量数据,从前十名的排名情况来看,新势力品牌内部竞争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零跑汽车持续领跑销量榜
近日,赛力斯发布最新产销快报,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1,488辆,同比增长12.99%;集团整体销量35,741辆,同比增长5.54%。其中,问界M9前4个月累计销量36,439辆,同比暴涨41.19%,连续11个月蝉联50万元以上豪华车销冠。这份成绩单不仅印证了赛力斯的增长韧性......
近日,长安汽车发布最新产销数据,其单月零售销量达206,047辆,同比增长5.2%,其中新能源车型零售71,349辆,同比大幅增长46.7%。在传统燃油车领域,长安仍保持171,181辆的零售规模,展现出“新能源加速渗透、燃油基盘稳固”的协同发展格局。作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的标杆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