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的新闻吸引了不少改装车爱好者的注意,来自美国的汽车改装厂商SpeedKore专门为唐尼的1974款宝马E9进行了定制改装,让这台问世已近半个世纪的老车焕发出了崭新的活力。
这就是改装的乐趣。在改装文化成熟的欧美,有许多像SpeedKore这样的专业汽车改装厂商,在日本更是诞生出了JDM这样独具魅力的改装文化。
在国内,看《头文字D》、玩《极品飞车》长大的年轻一代对能够凸显个性、潮流的改装车的需求同样与日俱增,不过由于政策的限制和高昂的成本,改装车依然属于小众文化。
怎样才能让年轻人轻松玩转改装车呢?最近,在“中国钢炮—999缤系潮改挑战赛”中,吉利针对双缤推出了“千元轻改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也让整个汽车行业眼前一亮,原来,改装还可以这么玩。
据了解,吉利此次推出的改装针对的是缤越PRO和缤瑞两款“缤系”车型,活动通过征集热爱改装的车主搭配达人的方式,用999元去进行轻改装,最低成本达到“改头换面”的效果。
在天涯君看来,吉利这次推出的999元轻改装之所以引发关注,最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就是改变了公众对改装车的固有认知,打破了玩改装车的高门槛。
“改装车是很酷,但是太烧钱啦!”
在各类影视剧的熏陶下,很多人对改装车产生了这样的固有印象,觉得改装一定要对车辆进行花费不菲的大改。比如藤原拓海的爸爸玩车玩得老婆都跑了,《速度与激情》里那些让人艳羡的赛车也无一不是经过技术复杂成本高昂的改装。
在这种情况下,999元就可以实现的双缤轻改装,为那些在昂贵改装面前望而却步的年轻人带来了福音。不需要花费巨资和复杂的技术,就可以让爱车变身“潮范儿”,大大降低年轻人享受改装文化的门槛,鼓励多元化的尝试,也有利于改装车文化的普及。
另一方面,重度改装不仅烧钱,而且容易与政策法规相抵触,注定只能是小众的选择。而双缤的轻改装,则在政策范围内,探索了一种全新的玩法,那就是通过外观轻改来实现个性、潮流的表达。
在可玩性方面,双缤轻改装同样颠覆了过去简单的车贴拉花或是厂商推出的风格单调的官方运动套件。
根据吉利发布的信息,通过外观轻改来实现个性、潮流的表达,四大战队需要发挥自己的改装动手能力及创意能力,这次活动中也产生了朋克风、涂鸦、二次元及性能风赛车等轻改装风格。在此之前,吉利超级联赛中的赛道版的外观,也提供了一种赛车外观改装思路。组合排列下来,完全可以满足年轻人的个性审美需求,大大降低“撞衫”概率。
总的来说,这次999缤系潮改挑战赛的是中国厂商对于改装尤其是轻改装范畴的一次创新,对于中国玩车文化、改装文化是一次新的尝试。有助于推动年轻人对于合法玩车改装的普及。
吉利成为首个涉足轻改装市场的传统厂商,并不让天涯君意外,此次缤系999元潮改挑战赛也不能看成简单的市场行为,这背后折射的其实是吉利的进一步年轻化的探索。
近年来,吉利之所以能够保持中国品牌领军者的地位,离不开对消费者需求的强大洞察力。从大美中国车博瑞,到引领智能语音控制潮流的博越,再到潮流高端品牌领克的创立以及缤越PRO缤瑞的打造,无一不是如此。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一个新的趋势是,年轻消费者对运动车型的需求迅速升温,各大厂家不断推出运动型产品。但是,与运动车强关联的改装市场却发展缓慢。据统计,2018年的汽车改装比例仅为5%,可以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与此同时,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改装车市场面临诸多问题,能否打破这些桎梏将决定这个行业能否快速发展。
面对这些,吉利不仅洞若观火,并且身体力行,多措并举。
2019年的两会上,李书福提出议案,建议国家出台政策规范汽车改装市场发展,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同时,吉利开始面向改装市场打造适合年轻人口味的产品。最终,我们看到的是,吉利没有简单地引进国外的改装模式,而是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改装思路以及风格尝试。
实际上,在产品设计阶段,吉利就已经有了对车辆改装兼容性的考量。作为面向年轻消费者运动需求开发的产品,缤越PRO和缤瑞的造型设计、外观本身就有非常好的改装潜力。
譬如最新的缤越PRO,以“时光竞速美学”设计理念为基础,搭载运动撞色车身、战斧式熏黑轮毂、红色卡钳、黑色车顶、运动大尾翼、碳纤维装饰后视镜、红黑运动格栅、碳纤维装饰下裙、四出排气管等,同时全系搭配红黑配色内饰、运动专属座椅等,这些官方出厂的运动套件本身就已经能够带来改装车的视觉效果。同样采用“时光竞速美学”的缤瑞则拥有Fastback溜背造型、一气呵成的侧身腰线和飞扬式尾门,勾勒出蓄势待发的动感造型。
更重要的是,这两款车型在运动操控方面都具备“钢炮级”的表现:缤越PRO高功率版通过搭载与沃尔沃联合研发G-Power 260T引擎,最大功率达到130kW,峰值扭矩255 N·m,0-100km/h加速只需要7.9秒,可以媲美主流2.0T的动力输出。被誉为“城市弯道王”的缤瑞,得益于全方位系统级底盘调校,方向盘打弯幅度小,操控更灵活,配合非对称花纹轮胎以及57mm大尺寸制动卡钳,制动距离仅36.1m,在最大横摆角、最大车身侧倾角、最大的侧滑极限等操控性指标方面也都达到了B级车水准,是一款转向精准,制动优异的非常具有驾驶乐趣的运动轿车。
在目前的10万元级别,可以说双缤是最具有可玩性的车型,配合量身打造的999元潮改挑战赛,无论是运动操控性能还是改装潜力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展示了吉利强大的产品打造实力。
近几年来,从双缤到领克03+,吉利已经用一款又一款性能车打破中国品牌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尤其是双缤,缤越上市22个月累计销量突破23万辆,成为中国品牌中唯一在10万级小型SUV中站稳脚跟的车型,缤瑞上市以来累计销量也已近16万台;而通过吉利超吉联赛的打造,以及国际WTCR赛事的夺冠表现,吉利已经开始树立起性能车品牌的形象,向本田那样的全球顶级运动车品牌稳步迈进。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品牌向上重要一环的改装车市场毫无疑问会成为吉利必争之地,因为这个市场不仅可以强化双缤的钢炮属性,同样可以打造独一无二的钢炮文化和品牌调性。
作为中国汽车品牌的领军者,吉利显然有着通过引领新的改装车文化来推动中国品牌实现产品定位的创新和品牌跃升的决心。此次999元改装所引发的反响恰恰证明,吉利正在稳步达成这个目标。
对于中国汽车品牌而言,吉利双缤轻改装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契机。随着缤系潮改挑战赛的成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汇聚到这条思路上来,助力中国汽车文化的创新;对于年轻消费者而言,他们将不必羡慕日本的JDM,用低成本就可以轻松享受个性十足的改装文化。
在这种新的潮流面前,吉利凭借着强大的市场洞察力、产品打造力以及引领中国品牌打造独有汽车文化的决心再一次走在了前面。未来,我们不仅可以期待吉利打造出思域、高尔夫那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运动车,更可以期待像本田、马自达那样在全球拥有无数拥趸的中国品牌的诞生。
在吉利的努力下,一个由中国品牌引领汽车文化的时代终将到来。
在2024年的福田汽车828品牌之夜期间,为了赢战商用车智能新能源时代,福田汽车进行了系统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三年的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而在福田汽车2025年一季度商务会期间,福田汽车又再次发出了争创世界一流商用车企业的宣言。可以说,福田汽车在商用车发展大潮当中不断勇于突......
5月26日,广汽传祺全新高端新能源MPV——向往M8乾崑系列正式上市,以35.99万-40.99万元的定价,携华为鸿蒙座舱+乾崑智驾两大核心卖点,剑指高端新能源MPV市场。作为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车型,其诞生既承载着自主品牌向上突破的野心,也折射出智能汽车时代跨界合作的典型范......
近日,比亚迪作为“CCTV. 科技强国战略合作伙伴”加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品牌强国工程”,践行品牌强国建设,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彰显全球新能源汽车冠军的科技力量与时代担当。
车圈价格战愈演愈烈 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以巅峰技术“稳”入新境 仰望U7全国体验沈阳站圆满启幕
《早懂车》最新获悉,起亚即将以全新宣言“起亚,所向由心”开启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焕新之旅,并将携手知名导演顾游(顾晓刚)推出同名品牌电影,以真挚、感性的故事探索“心”与“行”的共鸣关系,深度诠释“心之所向,车亦所往”的品牌温度与人文情怀,陪伴用户共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
哈弗猛龙燃油版亮相即征战环塔拉力赛,要知道环塔拉力赛可是非常艰难的越野赛场,在这里有国内外的越野车同台竞技,哈弗猛龙燃油版面对出征是怎么说的?
为什么怠速检查废气阀是不准确的
长城汽车魏建军的言论本质为了什么?要知道世上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
广汽传祺向往S7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不仅外观时尚 配置丰富,更兼顾全家人的需求。
5月26日,广汽传祺全新高端新能源MPV——向往M8乾崑系列正式上市,以35.99万-40.99万元的定价,携华为鸿蒙座舱+乾崑智驾两大核心卖点,剑指高端新能源MPV市场。作为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车型,其诞生既承载着自主品牌向上突破的野心,也折射出智能汽车时代跨界合作的典型范......
长城汽车哈弗猛龙燃油版上市,作为一款越野方盒子造型的车,售价15玩级,这些配置绝对能硬刚30级硬派SUV。
电动跨界 SUV YU7 发布,设计神似法拉利 Purosangue!
插混车型接受度持续走高,与纯电车型感知差距缩小
吉利第四代博越L亮相济南,这款“三好SUV”究竟有啥变化?
5月20日,方程豹汽车交付量正式突破10万台,作为比亚迪旗下个性化品牌,方程豹仅用18个月的时间便达成10万台交付,与小米、问界共同跻身新势力品牌交付最快破10万台的TOP3。
哈弗猛龙燃油版上市啦,堪称是15万级别能和30万硬派SUV掰手腕的王者,都2025年了为什么一台燃油车还能让大家那么追捧?我们听听长城哈弗的解释。
【数据同学会】走进长安汽车,探讨“Data x AI”重塑车企增长路径
全球第四大车企新CEO,艰难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