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视界报道】27日美股收盘,特斯拉市值超越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一跃成为全美第六大公司。
尽管近期特斯拉品控利空消息不断,但投资者却持续买进,因下月特斯拉即将纳入标普500指数,盘中一度升至598.78 美元,终场收盘涨2.05%至每股585.76美元,再度触及历史新高。
特斯拉将成为过去十年来标普纳入的最庞大企业,年初至今已上涨 600%,市值约5552.42亿美元,超过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市值为5430亿美元)。特斯拉目前市值仅次于苹果、微软、亚马逊、Alphabet和脸书。
特斯拉也是近期交易的个股榜首,根据Refinitiv的数据,在截至24日的五个交易日内,每个交易日买卖特斯拉股票近260亿美元,几乎占美国交易所交易股票的8%,超过了同期亚马逊、苹果的交易总值。
维德布什证券(Wedbush)分析师艾夫斯(Dan Ives)23日预期,全球电动车需求将出现重大转折,身为市场领头羊的特斯拉可望获得巨额收益,因此重申了对特斯拉的持有评级,将基本情况下的特斯拉目标价从500美元上修至560美元,将牛市情境下的目标价从800美元大幅上修25%至1000美元。
艾夫斯表示,随着特斯拉持续盈利,并被纳入标普500指数,特斯拉的牛市场景将与明年电动汽车需求增长的轨迹完全相关,预计电动车将从目前占汽车总销量的3%上升至2025年的10%。电动车需求上升,将在未来几年内使特斯拉获得巨额收益,特别是在中国,由于今年上海超级工厂交货量已达15万辆,预期到2022年,中国市场将占特斯拉交车量的40%左右。
11月26日,特斯拉官方表示计划在上海投资4200万元,建设一座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超级充电桩工厂,该项目计划于2021年第一季度投产,初期规划年产10000根超级充电桩(主要为V3超级充电桩)。特斯拉还计划在德国柏林打造欧洲第一座制造基地,预期明年年中投产,建立全球最大的电池厂。
继上月23日特斯拉在中国召回近4.8万辆Model S和Model X后,25日特斯拉又宣布在美国召回逾9000辆电动汽车。27日,应国家质检总局要求,特斯拉宣布召回2016年3月16日至2016年7月31日进口的Model X约870辆,部分车辆车顶饰板表面的底涂剂可能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饰板的附着力可能减弱,极端情况下饰板可能会从车辆上脱落。如果在行驶中饰板从车辆上脱落,会增加道路上后方车辆尤其是摩托车发生碰撞或受伤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连续两年成为正增长主流合资车企之后,一汽丰田再次创造的月度及半年增长新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合资新力量”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在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正式下线首车,开启中巴新能源合作新篇章。巴西州长杰罗尼莫称该项目为巴中合作的绿色转型典范,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客车之王”宇通,造“百万级豪车”下注高端旅游?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引发行业热议,广汽埃安凭借卓越实力脱颖而出,位列全球第50位,连续三年稳坐全球最大新能源车企独角兽宝座,在新能源汽车品牌中独占鳌头。
坚守品质,不负信任!重庆渝大昌汽车音响改装!
广汽埃安位列胡润《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新能源汽车品牌全球NO.1
7月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悄然更新,Model 3/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迎来关键升级:Model 3长续航版续航飙至753公里(增加40公里),零百加速缩短至3.8秒(提升0.6秒),但售价上涨1万元至28.55万元;Model Y长续航版续航增至750公里(提升31公里),售价维持......
2025年6月极氪科技累计销量43,012台,连续四个月单月销量突破4万台。
不在压力中破局,就在压力中出局!当合资品牌集体承压,北京现代化压力为动力,在2025上半年交出累计销量100,016辆的优秀答卷。特别是6月,在高质产品和营销创新等多维发力之下,取得了21713台月销和环比增长66%亮眼表现。如此成绩不仅展现了强大的品牌韧性,更为电动化转型奠定了......
广汽埃安位列胡润研究院《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新能源汽车品牌全球NO.1
增程是看点!新款逍客曝光:设计大改,这次销量稳了?
6月销量72209台,同比增长14%,一汽丰田连续正增长
燃油车逆势增长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以亮眼成绩领跑合资阵营
如同诸多非遗在当代所面临的境遇,鄂温克族的驯鹿文化也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悄然隐退。所以此次胖哥就携团队及广汽丰田铂智3X踏上了这场探寻鄂温克族森林牧鹿人的旅程,一起为这份即将消逝的文化留存一份永恒的记忆!
特斯拉宣布涨价1万!反向硬刚小米?
每公里花费2毛钱,不惧低温还没里程焦虑,这样的新能源车心动不
预售23.58万元起!小鹏G7静态感受如何?配置这么有诚意?
我的势界,由我控场!赵心童成为腾势Z9GT车主暨全球代言人
进入7月份,各大造车新势力品牌纷纷公布了6月份的最新销量数据。整体来看,有不少车企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不过也有车企开始出现销量增长乏力的状态,甚至已经出现大幅下滑。下面就来看看各个品牌的具体表现如何?
欧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