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上容易出事故的路段,基本上集中在收费站、出口匝道、隧道和“事故多发路段”,有个警示牌的附近,路过的时候要多加小心。
高速收费站周围容易出事故
首先,跑高速肯定要进收费站,对不对?
在进出收费站的时候,车子要先从普通车道分流到很多收费通道,再重新汇入到普通车道。
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车子在同时变道,对不对?你来我往的,而且有的在减速,有的在加速,就容易出事故。
就像公交到站的时候,站台的人往前门走,下车的人往后门走,是吧?互相挤一挤、踩个脚,经常会发生,对不对?
长安大学硕士论文,《基于改进累计频率曲线法的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鉴别研究》上面也提到。
收费站周围的事故,大约占高速事故的27.9%,事故原因大多是出在收费站位置不合理、车速过高、驾驶员疏忽大意上面。
开开开:“「哎」我的卡呢?「哎」我的钱呢?”「咔嚓」撞了,就会有这种事情,大家注意。
高速出口匝道附近容易出事故
再来,高速出口匝道附近也是比较危险的。
因为出口匝道都在最右侧,想进收费站或者下高速,都要先变到最右侧车道。
但总有一些比较冒失的司机,是不提前规划路线的,临近出口才急忙一把向右变道,很危险的。
期刊《中外公路》上面有论文,《美国Florida州高速公路出口区域事故特征分析》上面讲到。
中国高速上,追尾、变道、翻车及违反交通标志的驾驶行为,多发生于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尤其是出口为甚,导致超过40%的高速公路事故都是这么来的。
所以说:快要到达高速出口的时候,最好把其他车子都当成“马路杀手”,要么提前你就超过去,要么就拉开100m距离,以免躲闪不及发生事故。
A撞了B,B飞起来,翻了个跟头撞到C,C擦了我们一下,心里很冤的,对不对?
另外说一下,判断100m的简单方法就是:前车经过了一个路牌,你就倒数3s:“3、2、1。”自己也过了那个路牌,车距大概是100m。
只能是大概,因为每个人主动地去数的这个秒也不是一样的,速度也不一样,只能说是大概。
隧道出入口附近容易出事故
第3个就是:到隧道出入口附近的时候,也要特别地小心。
期刊《公路交通科技》上面有论文,《基于瞳孔面积变动的公路隧道明暗适应时间》当中提到。
隧道进出口的照度有急剧的变化,就容易造成驾驶员视觉明暗适应困难,诱发不良驾驶行为。
就好像:晚上黑压压的一片,是吧?起床「咵嚓」一开灯,眼睛有可能会看不见,或者要适应几秒,才能看得清东西的。
假如隧道限速80km/h,眼睛恢复需要2s,2s之内,车子已经44.4m开掉了,万一就这个时候发生突发情况呢?很容易出事故。
比如说,黑龙江卫视今年6月12号的时候有个节目报道。
由于隧道光线比较暗,某轿车司机进隧道之后,没有及时发现前面的SUV,没发现,直接撞了上去。
所以说,进隧道前,除了提前减速、打开近光灯之外,如果车里有偏光镜,还可以提前戴上,减少光线变化对眼睛的刺激。
有“事故多发”警示牌的路段易出事故
第4个,看到“事故多发路段”的警示牌,绝对不能大意。
你不要就看看:“「哦」这里有个牌子,「哎」他们好无聊,放个牌子是不是浪费国家的钱啊?”是不是?绝对不能大意。
期刊《广东公路交通》有论文,《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的鉴别及成因分析》上面讲。
事故多发路段的事故次数,连续几年到10几年都是高于或者明显高于其他路段的,而且大部分的事故致因还相同或者相似。
所以这些牌子真的不是浪费钱,不是拿来吓人的,真的是有很多很多正正宗宗的“前车之鉴”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就好像:吃过香蕉配冬枣的朋友,都会说两样东西不能一起吃的。
但是车子,说这个牌子还有用的人很少,为什么?他们没有机会说了,不代表这个牌子没用。
刚才讲的论文里面,广云高速K578到K598路段举个例子。
该路段线性比较好,容易使驾驶员警觉度不高、超速行驶。而且路段大车多,视线又容易受阻,短时间内难以调整行驶速度,造成追尾事故发生。
也就是讲,这种事故多发路段虽然看上去觉得:挺好、挺安全、没什么问题的,傻乎乎地放个牌子干什么?但其实都是暗藏危险的。
这种警示牌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在那个地方的。
真的就小心点,引起警觉,搞了不好就是因为我们放松、大意,都在这儿出了问题,才这么提醒我们的,你看个牌子还不当回事……要多注意。
下高速之后的那段路上也容易出事故
最后,即使下了高速,也不能放松警惕。
空军军医大学有篇论文,《驾驶员速度知觉研究综述》上面讲到。
驾驶车辆长时间在道路环境基本相同的高速上行驶,会产生视觉疲劳的,减弱驾驶员的速度感,容易造成超速,发生危险。
说人话就是:高速上面我们已经习惯了120km/h的限速,下高速后突然按照50、60km/h来开,就觉得好慢。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我是这样的,高速下来的时候,哪怕开个80km/h,刚下来就觉得:怎么那么慢呢?就有时候忍不住想要去踩个油门,或者怎么样。
我是忍住了,没忍住的话,就有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
所以说,在下高速之后的那段路上,多看看车速表很有必要,反复确认,不要凭感觉。
开车时提前观察,控制好车速和车距
所以总得来讲,刚才讲的5个路段都是高速上容易出事故的路段。
但只要开车的时候提前注意观察,并且控制好车速和车距,收起心中的骄傲和麻痹大意,一般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开车憋尿很危险,尿急神器哪个好
跑高速除了注意安全之外,其实还要注意出行时间,因为一不小心堵在高速上,尿急又找不到厕所,还有15km才是休息区的时候,很烦。
网上就有很多视频在讲“尿急神器”,好不好用的?哪种好用呢?我们做了个视频,给你测试了一下,有兴趣可以看。
有不少朋友开高速感觉很无聊,就开着开着都想睡觉了。
到底怎么样才能提神呢?抽烟行不行?喝咖啡行不行?喝红牛行不行?用力揪自己的大腿行不行?听劲爆歌曲行不行?在车里唱歌行不行?都给你找了一下。
关键词:高速
想知道很简单,关注微信公众号「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高速」就可以看到了。
我这个公众号每天给你一段汽车实用小干货,文字、音频、视频都有,挑你自己喜欢的版本就可以,「备胎说车」等你来玩哦。
比亚迪这波操作,直接把对车主的宠爱拉满了——第五代DM技术再进化,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再降低10%,做到了2.6L!所有第五代DM技术车型的新老车主后续都能免费OTA升级,享受更低的油耗体验。
百元小4K科睿X3电竞屏!180Hz高刷、DIC技术,与FPS游戏丝滑共舞
假如没了高额关税贸易保护,中国新能源汽车会不会早已席卷全球?
驾驶这件事儿,就是机械与感官的对话,车,从来都不是为了炫耀参数。真正的驾控感受,是从一根悬挂拉杆、一个发动机缸体开始积累的,卡宴很精巧,但揽胜运动是从骨子里把这件事做足了功课。
量大管饱,好用不贵!“红米汽车”来了?
新央企大五座PK新能源爆品:长安启源Q07与宋PLUS,谁技高一筹?
一台十万级的家轿你想获得什么?吉利银河A7 EM-i能刷新您的认识,那么它最终售价应该如何呢?
在油电切换的十字路口,PPE豪华纯电平台的首款量产车型一汽奥迪Q6L e-tron以实力证明:真正的豪华电动车,是让技术创新服务于人体感官体验。 它的突破性在于,将传统豪华品牌对“机械素质的偏执”,转化为电动时代的“系统舒适性掌控”,通过电机、底盘、座舱等多维协同,解决高端用户的......
游戏党狂欢!南卡OE Nova卷出新高度,这配置简直像开了物理外挂
全新ES已经在海外发布了,那么在新老款车型交替之际,现款ES目前在终端的优惠情况到底如何呢?我们来到了湖南最大的雷克萨斯4S店试图一探究竟。
玲珑星核万元迷你主机上架小米有品,打工人值不值得入手?
800V+高性能,纯电SUV极氪7X值得买吗?
实测2.1L?秦L DM-i在油耗这块能横着走
8月1日,腾势汽车旗下腾势Z9双旗舰迎来重磅OTA,为用户带来更多科技豪华体验。
豪华硬派越野,在国产品牌领域里,坦克500绝对是标杆级产品。而全新坦克500,把彩电、冰箱、大沙发搬进了车内的同时,也增加了更多智能化功能,把这根标杆又拔高了一截儿。车未动,心已动,先来个静态体验解解馋吧。
场地试驾雷克萨斯GX550h,这才是硬派SUV的正确打开方式!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再进化,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刷新至2.6L
零跑全新C11实测:豪华底盘+激光雷达智驾,通勤跑山都拿捏
广汽昊铂HL迎来OTA重磅升级,3.6.0版本于8月4日起分批次推送。本次OTA聚焦用户高频需求,带来118项功能优化,从智能安全到座舱交互全面焕新,用户驾享体验持续升级!
静音矮轴!打字舒适美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