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被黑最多的豪华品牌,除了捷豹路虎和DS ,非凯迪拉克莫属。
国五、国六切换之际,裸车不到15万买凯迪拉克ATS-L的消息,成了降价狂欢中最耀眼的烟花。虽然这个价格也和烟花一样转瞬即逝,但它绽放的“光芒”,已经深深刻入到所有围观人的记忆里。
新段子随即出锅:一个ATS-L车主来到加油站,前面一个思域车主兴奋地呼喊:“都让一让让一让!十几万的豪车来啦!”于是,史上最容易招黑的十几万的“超跑”,和最容易招黑的豪华品牌,终于产生了交集.....
不过一个品牌,从来不会因为被黑而垮掉,即便是口碑稳如狗的雷克萨斯,也曾遭遇过油门踏板门的至暗时刻,BBA、沃尔沃,也都有过难以启齿的黑历史。未来能不能走好,看的还是产品。
那么,未来的凯迪拉克,会好吗?
为什么凯迪拉克总是“被黑”?
所有车企都怕“被黑”,但车企最怕的却不是被黑,而是所有人都懒得黑,对于一个豪华阵营的二线品牌来说,尤为如此。
所以凯迪拉克易招黑,并不完全是坏事,凯迪拉克被黑的最惨的时候,达到的大量关注,可能还会让英菲尼迪、林肯、讴歌甚至DS们偷偷地嫉妒。它们可能还会纳闷:“都是二线品牌,为啥大家宁愿黑凯迪拉克,也不愿意聊聊我们呢?”
其实所有容易被黑的品牌,都具备两大特质:1、本身槽点确实很多,容易被编排成脍炙人口的段子,喜不喜欢该品牌的,都会时不时地调侃一下;2、品牌具备相当的关注度,如果没有这一点,那么即便槽点再多,也很容易被大家遗忘,纳智捷、DS、林肯等等都是如此。
1、半价豪车,也是豪车
凯迪拉克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豪华品牌之一,虽然正式投产是在2013年之后,但在此前数年时间里,赛威、CTS等车型都在国内进行了CKD散件组装,所以口碑的建设积累是远强于英菲尼迪、讴歌、捷豹等近几年才正式国产的品牌。
虽然2013年之前凯迪拉克销量平平,月均销量很少超过1千台,但主销的赛威、CTS都是价格高昂的高端车型,买得起的人都是名副其实的土豪,所以凯迪拉克=豪车的形象,早早就建立起来了。
所以,当我们看到15万买ATS-L消息的时候,会说它的“半价豪车”,但即便跌了份儿,大家也普遍首先认同凯迪拉克属于豪华品牌,而如果同样的价格放在英菲尼迪、讴歌、DS身上,普通消费者可能会理解它的“半价”,但是不是会当成“豪车”,可就真不一定了。
2、不可忽视的产品槽点
豪华阵营里,凯迪拉克的产品槽点,算是比较多的。小槽点譬如XTS被调侃君越换壳;ATS-L中控过度虚拟化操作反人类,且加长之后的后排空间依然比较局促,乘坐舒适性欠佳;凯迪拉克作为美国车,油耗偏高。
其实单纯以美国车的身份,判定一个品牌或者一款车费油,是很欠考虑的,但是ATS-L这款车的油耗确实比较感人。我从小熊油耗那扒来了几款豪华轿车的油耗,能看出ATS-L的油耗确实明显高于同级的主流水平,而这并不单纯是因为279马力的超高功率所导致。
ATS-L早期曾推出过230马力的低功率版,当时还搭配6AT变速箱,动力中等,油耗却飙到了10.68升,甚至比奥迪、宝马、沃尔沃的高功率版本还要费油不少,因为这个版本存量不少,所以ATS-L费油的“口碑”就流传了出来。279马力的高功率版搭配8AT,油耗降低到10.3升,但依然高于同级主流。
其实这不代表所有凯迪拉克都很费油,我们再对比SUV,XT5同级尺寸比较突出,但油耗并没有比同级主流高多少,特别是加装了48V轻混系统的新版本,269马力的高功率,百公里油耗也只有10.31升。
但是,凯迪拉克还有一个推卸不了的产品槽点,就是变速箱顿挫,这一点也曾是整个通用集团的痛,对于凯迪拉克来说,也曾是全系“无死角”的顿挫。不管是后驱平台的8AT还是前驱平台的6AT,从ATS-L到XT5再到CT6,每款车型的主要槽点中,都会出现“变速箱顿挫”这一项。
这一点凯迪拉克如今也基本解决了,前驱平台换装了自家新的9AT变速箱,基本解决了顿挫问题,CT6则全系换装了10AT变速箱,未来新的CT4、CT5等车型,也将换装新的动力总成。从此凯迪拉克变速箱顿挫这个槽点,基本上宣告终结。
3品牌形象沦落,车主最大的痛
价格跳水、产品槽点,这些黑点都是凯迪拉克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但对于品牌形象最严重的一次打击,却是名副其实的飞来横祸。
2017年初发布的一份《交通分析报告》中,凯迪拉克车主与“洗浴推拿场所”被紧密挂钩,瞬间燃爆了车主的愤怒值,某媒体大V马上撰文就此事对搞得进行了控诉。不过不管车主或大V如何反驳愤慨,这记闷棍算是结结实实挨到身上了,报告截图被全面疯转。
这种负面烙印,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几乎是无法磨灭的,这种简单粗暴而富有“趣味”的调侃,是最受群众欢迎的。豪车+大保健这两个关键词,再搭配上凯迪拉克价格跳水王的形象,对于品牌形象和车主形象,都是难以承受的三连击。
从舆论来看的话,凯迪拉克在中国几乎到了垮掉的地步,以至于人们忽视了一个与舆论截然相反的趋势——凯迪拉克销量不断增长,规模成为最接近BBA的二线豪华品牌。
以价换量,换的不止是销量
奔驰宝马奥迪,2018年国内销量都达到了62万台左右,这是所有二线豪华品牌都难望项背的,但就在所谓的二线阵营里,依然层次分明。
2018年销量概况:凯迪拉克22.8万台、雷克萨斯16.5万,沃尔沃11.9万,捷豹路虎11.48万,林肯5.5万,英菲尼迪2.89万,讴歌0.63万,DS 0.39万。
也就是说,近两年品牌力几乎有反超BBA势头的雷克萨斯,去年在国内的销量其实还跟凯迪拉克差了一大截。说凯迪拉克以价换量没错,但折扣同样让人咋舌的沃尔沃及捷豹路虎,加起来也刚刚与凯迪拉克持平。而英菲尼迪、讴歌及DS这些品牌,市场优惠也不少,销量却不足凯迪拉克的零头。
夸张的优惠幅度给人一种错觉,就是凯迪拉克能卖得出去,靠的全都是价格,这种观点绝对是有问题的。
和沃尔沃、捷豹路虎相比,凯迪拉克新车的导入更快、更及时,尺寸、级别的错位竞争,也让它在和BBA抢客户的时候,更能发挥自己性价比的优势。譬如它的XTS,定位介于B级、C级之间,既能吃掉老A6L的客户,也能吸引一部分A4L的客户,而XT5在奔驰GLC、奥迪Q5L这些加长SUV上市前,基本是同级尺寸最大的中型豪华SUV,但它30万出头的价格,却能直接和其它标轴豪华SUV抢客户。
而和林肯、英菲尼迪、讴歌等品牌相比,凯迪拉克有着更强的群众基础,十多年前就在国内开展的组装业务,让它美国豪华品牌的形象已经种在了普通群众的心里。豪华品牌的潜在用户,不一定会选择或认同凯迪拉克,但他们都知道这是一个豪华品牌。单单这一点,就是林肯、英菲尼迪、讴歌甚至DS苦苦求之而不得的夙愿。
有了这个品牌基础,以价换量才成为可能。
最后,豪华品牌用价格换销量,虽然不是上策,但也绝对不是下策。凯迪拉克以价换量,虽然对品牌有一定损伤,但换来了更可贵的销量,这些销量绝对不止是业绩和利润的意义,它首先能让品牌顺利度过行业寒冬,更重要的是,保证了一定规模的销量,就保证了自己的份额,更保证了自己的产品、品牌在市面上的存在感。
对于一个二线豪华品牌来说,虽然不一定体面,但能保持存在感,就有一切可能;而如果像捷豹、英菲尼迪、讴歌、DS这样完全丧失了存在感,面临的问题就不再是体不体面,而是生死存亡。
此外,一个品牌在某个阶段的定位滑坡,不代表未来一定万劫不复。
当今品牌力、议价力行业翘楚的奔驰,在这一代产品换代之前,也曾长期处于销量不振的状态。全新一代E级换代之前,终端价格门槛已经下探到了35万元左右,而换代前的月均销量也已经跌到5千台以内。而E级换代之后,成交价激增了十万元,销量却增加了一倍以上。这一代产品全面更新后,依靠出众的设计和豪华感,全系奔驰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面对宝马、奥迪这两个老对手的优势达到了巅峰。
所以,凯迪拉克的未来还是有机会的。
凯迪拉克的底气
现阶段凯迪拉克大幅优惠的背后,有一个前提,就是它的主销车型都已经步入了产品周期的末期,XT4是全新一代产品更新的排头兵,从这款车型之后,CT4、CT5、XT6等车型都已经进入了上市前的准备阶段。
过去大半年时间里,XT4的月均销量基本能维持在5千台左右,这对于一个二线品牌的全新车型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要知道,这款车虽然终端曾经有过4万元的优惠,但主销价位还是比同级的奥迪Q3要高不少的。而且XT4目前还有XT5大幅降价带来的压力,否则这款车完全有可能获得更好的表现。
XT4的成功决不是偶然,一方面它的尺寸和空间明显比同时期的奥迪Q3、奔驰GLA要大不少,但它的造型和开起来的操控感,依然具备紧凑豪华SUV的灵动。这种兼顾造型、操控和空间的表现,称其为同级综合产品力最佳也不为过。
此外凯迪拉克过去的老槽点——油耗高、变速箱顿挫,在XT4上也基本解决,看看这个级别的油耗表现,XT4全系标配241马力的高功率2.0T发动机,而同级的GLA、X1、Q3的2.0T功率都低很多,但几款车型的油耗表现却非常接近。要知道,XT4的个头在这几款里算是比较达的了。
实际上,通用集团近些年对油耗的控制一直比较努力,包括全系更新9AT、10AT变速箱、XT5开启的48V微混系统、XT4开始搭载的四缸发动机闭缸技术、以及贯彻整个集团的轻量化改革,从10万以内的英朗到30万以上的XT5、CT6等,油耗表现都实现了显著进步。
可以期待的是,从凯迪拉克即将完成更新的全新一代产品开始,高油耗和变速箱顿挫这两大“硬槽点”,会得到根本解决。
总 结
如果凯迪拉克现在能实现以价换量,那么当未来产品力进一步提升之后,凯迪拉克的状态最差、也依然能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保持在二线豪华品牌领头羊的位置。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凯迪拉克的产品必须及时完成更新,特别是30万元左右的市场,这是凯迪拉克的主要地盘。沃尔沃如今遭遇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新的S60L迟迟没有换代,而S90又守不住40万元左右的市场,最终不得不放出10万元左右的优惠,来吃30万以内的市场。这样以来,新S60L还未在国内上市,它的空间就已经遭到S90的挤压,而沃尔沃整个品牌的价格体系,也已经处于崩溃边缘。
庆幸的是,XT4的及时补充,已经让凯迪拉克一定程度上止住了品牌下滑的势头,成为凯迪拉克品牌至暗时刻中的一丝亮光。
上市3个月,交付超2万台——你以为广汽丰田忙着数销量?不!他们忙着给铂智3X做首次OTA!比新势力还快!这波操作,直接把用户需求拿捏死了
电动方盒子:一种是福特烈马、另一种是其他
月销超4万台以上 顶配裸车不到10万 吉利星愿是纯电代步车首选?
很多家庭第一次考虑买七座MPV,可能都是因为“空间不够用了”。从接送娃、照顾老人,到周末出游、临时拉货,越来越多家庭意识到:一台车得同时兼顾“生活”和“事业”,才能真正发挥价值。
2025年已经过半,回望过去的上半年,价格战、科技战等也让很多车企压力倍增,不管愿意与否,弱肉强食的市场规则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市场之争就是这样:能者居之。因此我们看到了吉利银河的快速崛起,更看到了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傲立潮头。
穿越生死线的救援先锋——58岁“老顽童”与他的钢铁守护者。
左手纯电,右手增程,烈马新能源能否成为最畅销“方盒子”?
最近特斯拉涨价新闻不绝于耳,那么现在还是入手特斯拉Model Y的好时机吗?
双销冠!双爆款! 岚图宣布全系车型升级终身免费三电质保
兄弟们,买电车是不是觉得设计同质化,满大街都是眯眯眼?今天带你看一台有脸有面儿,颜值能打的狠角色,长安马自达EZ-6!
2025年新能源市场持续内卷,而15万级SUV成为家庭购车焦点,其中,比亚迪宋PLUS在销量上依然强势,但为了争夺一杯羹,不少车企也都推出了相应的竞品来与之抗衡,譬如零跑C11,就凭借不俗的产品力获得不错的市场响应,毕竟自2021年上市以来,4年时间累计销量也超过25万辆。
奇瑞风云A9L上市稍有些晚,但不妨碍它搅动C级混动家轿的水。作为后来者,它能让吉利星耀8和比亚迪汉DM-i紧张吗?
【英俊的车车报道】随着7月12日岚图FREE+以21.99万元起正式上市,在15分钟内便收获过万订单的成绩,岚图汽车也正式开启“2025产品连击战”。在7月12日发布会现场,不仅有25万内唯一中大型SUV岚图FREE+的上市,还有25万级超强华为纯电SUV全新知音的亮相,这也是自......
别克至境首款新能源智能豪华轿车 “至境L7”
汽车市场里面的竞争尽管比较激烈,但有实力的车型往往都是自带光环,尤其是对新车型来说,抓住上市后三个月的热度期来提升影响力相当重要,坊间有句话是说:三岁看老。其实,新车型亦是如此,上市三个月市场表现就不给力,后续的市场之争就可想而知了。
各家都在推打着年轻人第一台车标签的产品,那年轻人第一台车到底应该是什么?我觉得是能买得起的最贵的,你觉得呢?
比亚迪打通全品牌“手车互联”功能,出行体验再升级
汉DM-i、星耀8、风云A9L,20万内插混C级轿车你选谁?
2025上半年车企销量,比亚迪吉利破百万,大众独守前三
相比很多新势力选手的卷,我更欣赏特斯拉Model Y上没太大存在感的语音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