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长安发布‘518’新能源车型发展战略,计划于10年间推出34款新能源车车型,2017年长安公布‘香格里拉计划’,预计于2025年彻底停止销售燃油车。而在2021年的今天来看,这两个计划的失败可谓板上钉钉。”
长安明星车型CS75 PLUS
长安这些年有多能打?今年的一季度长安的整体销量甚至达到47.4万量,超过上汽大众。一季度的逆袭不是偶然,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长安汽车再次夺得国产车销量冠军,单月销量高达107463辆(不包含合资品牌),吉利汽车也再次突破10万大关,销量高达100331辆,紧追长安汽车步伐。
一时间,风光无两。
毫无竞争力的产品,
长安新能源的真实写照
和燃油车市场的盛况不同,在四大国有汽车集团中,长安应该说是新能源进程目前来看最为缓慢的一家,同时,也是成绩最为惨淡的一家。
据查询,长安新能源品牌目前在售的车型仅有四款车型,分别是售价2.98-7.48万的奔奔E-star;售价16.99-20.09万的CS55纯电版;售价10.69-12.69万的CS15
E-Pro以及逸动EV460,这四款车从产品力上来说竞争力严重不足,甚至可以说,一款能打的都没有。而整个2020年,长安新能源所有车型的销量总和也仅有3万量——只有长安汽车总销量的3%。
长安新能源销量主力:奔奔E-star
事实上,从这几款车型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来,无论是奔奔纯电还是CS55纯电,都是油改电的产物,在2021年的今天已经展现出市场将大幅度淘汰油改电车型的趋势了,同时即使售价来到可20万这个级别,但是长安新能源依旧没有展现出任何由竞争力的方面:外形上与燃油车型区别不大,价格却高了一倍,同时在加速、行驶品质、智能化水准、甚至新能源汽车前沿科技方面也没有亮点,销量惨淡是必然的。
我个人觉得,无论是长安还是一汽、上汽长安、亦或者是大众日产,在2021年这个阶段如果还拿一些油改电的车型出来忽悠消费者就有些太过膨胀了,也太过蔑视新能源的浪潮了。
很简单一句话,别当消费者是傻子。
新能源市场即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虽然目前来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并不大,即使是2021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销量比仅仅在10%左右,市场占有率更不可同日而语,但这并不是跟进缓慢的理由。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看不到新能源汽车的趋势情有可原,对长安这种大集团来说,一步慢则步步慢。
对于长安这类有军工底子的企业来说,“谋定后动”是应该的,但当大多数自主品牌都在以独立品牌或者半独立品牌入局赛道的今日,长安却依然没有“谋”好。
一步慢则步步慢,
长安的坎坷新能源之路
2018年的七夕,长安携手蔚来正式成立长安蔚来,这一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落户南京江宁技术开发区,安汽车与蔚来持股比例各占45%,另外10%的股份则由管理层持股。
在长安蔚来成立之初,这种模式成为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合作的新典范,合作的双方也都有很大的期待,合作的双方也希望能优势互补,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包含纯电车型的整车研发、智能汽车的前沿技术、汽车新零售等方面。
但两年过去了,没有产品也没有规划,长安的慢动作显然让蔚来等不及,随着自身发展的雄起,与传统车企合资的必要性也减弱不少。
2020年6月,李斌卸任长安蔚来董事长一职,由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接任,虽然双方表示是根据工作需要正常的安排和调整,但后续根据2020年双方半年的财报来看,蔚来汽车对长安蔚来的股权持有比例由原来的45%锐减到4.62%——几次的融资中,蔚来有钱,但都没有跟投。
2020年11月,长安汽车宣布与华为、宁德时代两位巨头共同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而在今年的5月20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现已正式更名为阿维塔科技有限公司,并且表示,阿维塔科技有限公司将完全市场化运作,独立经营,独立发展。至此,华为“上位”、蔚来“退位”,新旧势力合作的造车项目崩塌。
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规划中,长安主要负责整车制造,也就是硬件部分,华为负责软件层面,而宁德时代当然是电池供应商。但目前来看,东风的岚图、上汽的智己、一汽的红旗在战略规划和产品进展层面都要领先长安不少(成不成另说,至少高端智能电动车先掏了出来)。
虽然换了个牌子,但是主观地说,我一直对长安新能源不看好。
改名不是改运,
前景渺茫的阿维塔
为什么不看好?首当其冲的就是名称。
根据官方的说辞表示:“阿维塔”之名取自英文Avatar,意为游戏或网络世界中的虚拟化身。阿维塔科技则赋予了这个词更深的含义,即为每一位用户打造在智慧平行世界里的另一个自己。
官方的说辞我们笑笑就好,对我个人来说看到英文Avatar的第一反应是詹姆斯卡梅隆的那部经典科幻电影《阿凡达》——这显然对一个汽车品牌的建立不是什么好的印象,对海外市场来说他有知名度但没有辨识性,而对国内市场来说,没看过阿凡达电影的人完全不知道这个品牌是干嘛的,而对看过的人来说目前来看更多引起的是“品牌名崇洋媚外”的反感,在网络舆论上就落了下风。
脑洞问题:如果雅阁直接音译成阿扩德你们还买吗...
其次,是市场层面。
长安的新能源战略着实太慢了一些,今年的上海车展本来是一阵很好的东风,“拥抱变化”的主题也为众多厂家的新能源转型再添了一把火,东风的岚图Free、上汽智己的L7、北汽的极狐车型也都是该亮相的亮相,该预售的预售。
但是长安完美地错过了这个机会,干巴巴地在车展上说自己5年5款车的开发计划,但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这七八年消费者已经听过太多太多干巴巴的计划,没车对消费者来说几乎等同于吹牛。
最后,是技术层面。
技术层面我并没有质疑长安、华为与宁德时代的技术,但是就和长安蔚来一样,我最为担心的是,无论是对于华为还是宁德时代来说,阿维塔科技并不是“亲儿子”。
华为会不会造车我们不知道,但截至目前为止华为均声明不打算造车。但我们发现,从产业链布局来看,它更想做5G时代的博世——从已知的信息来看,华为在5G、万物互联系统(鸿蒙OS)、自动驾驶水准等方面都有着统治级的表现,而华为过往的风格来看,它更是一家善结盟的企业。
也是在近日,华为就联合首批国内18家车企,正式发布成立了“5G汽车生态圈”,其中除了长安也有东风风神、长城、比亚迪、上汽、一汽、红旗等车企或品牌。长安并不是华为唯一的合作对象,而且在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自动驾驶技术上,华为优先给到了北汽极狐——如果它想成为新能源车企背后的巨人,那么显然技术垄断不会给到单独一家新能源企业,就好像高通虽然入股小米,但市面上其他厂家也都能用得到。
同样,宁德时代作为电池供应商大户,也不可能只为长安提供电池。
那么很显然,如果未来汽车和现在的国产手机市场一样,大家都用高通的处理器,大家都用索尼的摄像头、大家都用一样的屏幕、一样的内存,如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我个人思考之后给出的答案依然是品牌与体验。
但这两点上阿维塔科技的劣势巨大。
在品牌高端化上,长安和一汽、东风、上汽一样,基本没有什么建树,我们很难相信一个从未做成功过高端产品的车企,能拿出让消费者惊艳的高端车型。
其次,长安在燃油车时代的优势是颜值出众,满足年轻人的审美;轮上功率怎么样我们另说,但至少蓝鲸发动机参数亮眼,以及SUV产品矩阵全覆盖。这也是近几年长安汽车发力的原因,更是销量夺冠的基石。但正因为销量出色,我想这也是长安某种程度上忽略自身劣势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即使在燃油车领域,长安汽车在车辆智能化方面也做的不太够,与长城、吉利仍存在一些差距,同时在产品冲高的探索上长安也依旧停留在初级的阶段。
我们看到了观致、WEY、领克的探索,看到了红旗的发力,但作为自主品牌销量冠军车企,长安的动作在哪,长安的责任,又在哪——CS95的销量不好,所以就放弃,那么下一次尝试呢?
留给依然在画大饼阶段的阿维塔科技,时间可真的不多了。别的不说,至少比隔壁的恒大强吧?
5月24日,“吉利汽车X时尚传媒集团 吉利牛仔改装玩车节”在北京檀谷·慢闪公园拉开帷幕,全网征集出10款呼声最高的吉利牛仔个性改装车型,有野性十足的敞篷风格、精致典雅的复古风格、自然随性的露营风格、粗犷硬朗的硬派风格,打造了一场够疯、够野、够态度的狂欢派对。
日前,知嘹汽车从深蓝汽车官方获悉,深蓝S09正式上市并开启交付,新车共推出5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为23.99-30.99万元。作为一款全尺寸家庭SUV,新车采用2+2+2的6座布局,并配备华为乾崑ADS 3.0智驾系统、鸿蒙座舱等配置。要知道,新车以23.99万元起的售价亮相,未......
搭载2.0T+8AT+四驱系统的合资SUV,落地竟然还不到15万!
现如今购车,消费者常面临“选纯电、增程还是插混”的纠结,纯电怕续航焦虑,增程高速油耗高,插混纯电里程短。而传祺向往S7的“一车双模三用”技术,直接把这道选择题变成了“全都要”的填空题。
本期视频,带大家看看凯迪拉克全新XT4,车型本身本次变化不大,但是一口价确实很吸引人,细节表现怎么样,值不值得买呢,视频告诉你
即日起至6月30日,购买海鸥智驾版、海豚智驾版、宋PLUS智驾版、海豹06DM-i智驾版等10款智驾版车型,即可享受限时一口价的惊爆活动
月销超2.8万台 纯电微型代步车 宏光MINIEV哪款配置最实惠?
体验为王!为啥大家都选鸿蒙座舱?
换壳“雷克萨斯ES”跌至11.2万,车长近5米,连后悬都是双叉臂
又便宜又省钱,东风风神L7实在太全面了。
总的来说,无论是外观颜值,还是科技配置,以及动力性能等方面,这两款车都有着可圈可点的优势存在,说实话,在十万级的家用SUV市场中,同样的购车预算,你买它绝对是不错的选择,对于这款车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十万级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怎么样?今天我们来看一看东风纳米06表现。
月销近1.5万台 入门低配不到10万 吉利博越L哪款配置值得入手?
比亚迪官宣限时一口价,海鸥智驾版5.58万起
小米YU7,可算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了!5月22日,小米正式发布了小米汽车旗下第二款车型,也是其首款SUV车型YU7。从设计、技术、智能、配置等维度来看,显然YU7是为年轻家庭量身打造。而在同级市场,还有着一个强劲的黑马选手,智界R7早就在Model Y的围堵下分得了一大块蛋糕,带动......
吉利第四代博越L济南见面会 且看燃油SUV的智能化突围
深蓝汽车三周年品牌之夜,无人机表演“点亮”科技与温度
城市K马北京站圆满收官,iCAR携手Keep演绎 汽车x运动 新生态
体验示界06:10万元级买法式驾控,到底值不值?
“智”“野”双生,东风猛士+华为智能成就豪华智野第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