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纯电在华全面失败,大众还能翻身吗?

纯电在华全面失败,大众还能翻身吗?

天天汽车APP 0浏览 2024-11-06 IP属地: 辽宁
10月30日,大众汽车集团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量利承压是大众今年的主基调。财报显示,大众集团全球第三季度销量同比下降7.1%至217.6万辆,同期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9.8%至18.9万辆。

纯电在华全面失败,大众还能翻身吗?

#大众汽车的“决定性时刻”#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季度的业绩拖累了大众今年前三季度的成绩单。今年第三季度,大众汽车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63.8%至15.7亿欧元,其营业利润同比下降41.7%,降至28.6亿欧元。截至2024年9月底,大众汽车部门的净现金流为33亿欧元,同比下降32.7%。
今年前三季度,大众汽车集团实现营收2372.79亿欧元,同比增长0.9%;营业利润129.07亿欧元,同比减少20.5%。
事实上,自今年4月以来,大众汽车的全球月销量均全球同比下滑。同时,2024年大众汽车每个季度的营业利润均同比下滑。
大众降本迫在眉睫,而如何实施成本缩减计划却成了难题。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博穆(OliverBlume)表示,在德国的运营成本是影响大众汽车集团竞争力的主要拖累因素,因此必须大幅降低在德国的成本。
以上决定涉及德国至少三家工厂的关闭,数万名员工的裁减,这使得大众员工发起了激烈的抗议,甚至连德国总理朔尔茨也介入该事件,指出大众汽车纠正过去的错误不应以牺牲劳动力为代价,呼吁保留和保障就业。

纯电在华全面失败,大众还能翻身吗?

事实上,大众汽车的裁员不仅是在德国,今年9月大众汽车就在中国进行了裁员。
从德国到中国,无论从销量、裁员,还是高管丑闻的舆论风波来看,大众汽车的寒冬已至。大众汽方面也表示:“公司正处于历史上的决定性时刻”。
#大众纯电销量不如比亚迪的零头#
在“公司正处于历史上的决定性时刻”之前,奥博穆在沃尔夫斯堡总部举行员工大会上表示,“不再有来自中国的支票了”。
此前的三个月内,大众汽车发布了两次利润警告。欧洲市场需求疲软、中国市场利润大幅下降,以及电动汽车转型艰难,削弱了其盈利能力。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大众汽车在华转型的碰壁,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正在猛增,甚至已经超越燃油车,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但大众汽车在这一领域的战略规划显得迟缓,导致其在关键市场失去竞争优势。

纯电在华全面失败,大众还能翻身吗?

尽管大众汽车在中国地区第三季度纯电汽车销量达到‌5.75万辆‌,同比增长‌5.2%‌‌,今年前三季度,大众汽车在中国纯电汽车销量为‌14.8万辆‌,同比增长‌26.5%‌‌。但与自主品牌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今年前三个季度比亚迪纯电销量为135.92万辆,大众汽车都没有达到比亚迪的销量零头,这也表明了在新时代,中国汽车品牌与国外汽车品牌之间已经攻守互换。
11月4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贝瑞德作出了回应。贝瑞德表示:“2024年和2025年是集团转型关键期,虽然面临困难和挑战,但已做好充分准备。”
贝瑞德指出,大众汽车从去年就对市场环境做出预判,电动汽车定价激进、竞争激烈的状况仍将持续,并决定优先重视盈利能力,而非不计代价地追求市场份额。目前,能从电动汽车业务盈利是非常困难的,我们要积极优化成本结构,确保集团即便在最严峻的竞争形势下仍能保持盈利。
据了解,自2026年起,大众汽车集团的降本、转型战略将获得成效,预计推出4款与途观尺寸相近的车型,售价约合2万欧元。此外,大众将与小鹏汽车合作开发两款B级车型,奥迪与上汽集团正研发三款智能电动车型。到2027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在中国市场推出40款全新车型,其中20款为新能源车型(包含纯电和混动车型)。

纯电在华全面失败,大众还能翻身吗?

#保时捷也跌下神坛#
分品牌来看大众汽车的危局,旗下的大众品牌乘用车、奥迪和保时捷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前三季度全球销量都出现了下滑,跌幅分别为2.5%、10.9%和6.9%。
曾最引以为傲的高端系列,优势也不复存在。今年以来,保时捷在中国水逆不断,被经销商集体“逼宫”、疯狂打折、股价暴跌、内部动荡,体面全无。
近日,更有媒体报道称,某深圳经销商对保时捷Macan车型大幅降价,其中2024款Macan2.0T的裸车报价最低可达35.8万元,而这款车型的厂商指导价是57.80万元,仅是官方售价的六折。
一时之间,“保时捷售价跌破40万”的话题冲上了热搜。在今年上半年,保时捷部分地区的经销商就对入门车型Macan和纯电动轿跑Taycan实施了大幅度降价促销活动。

纯电在华全面失败,大众还能翻身吗?

但降价并没有挽回保时捷的销量,今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全球销量22.6万辆,同比下跌7%,其中中国市场仅贡献了4.3万辆,同比大跌29%,是保时捷今年跌幅最大的单一市场。
保时捷方面表示,全球市场交付量下滑主要是由于产品供应有限,中国市场交付量的下降,是由于中国市场持续紧张,以及保时捷注重价值导向的销售策略。
言外之意是在华销量下降是中国市场大环境不好,而保时捷把维持品牌格调放在首要位置。不难看出,保时捷面对困境,还是很难彻底放下面子,去迎合已经改变了的中国市场。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保时捷在中国销量大跌的原因绝对不只是环境不好这么简单。一方面,是国产高端新能源产品的崛起,抢占了一部分保时捷的市场份额,比亚迪、蔚来、极氪、问界等品牌陆续拿出仰望U8、蔚来ET9、极氪001FR、问界M9等准百万级别车型,剑指保时捷核心领域。
另一方面,是保时捷在电动化转型方面相对滞后,推出的纯电车型如Taycan和MacanEV在市场上并未能提供较强的增长潜力。此外,保时捷的电动车型与同等价位的国产新能源车型相比,优势并不明显,尤其是在续航里程和价格方面。

纯电在华全面失败,大众还能翻身吗?

在走量的入门级别,蔚来、理想、小鹏,小米,也都以不同的优势,抢占了纯电Macan的市场,而它们的价格却更加便宜。今年爆火的小米SU7,更是以21.59万元的售价对标保时捷TaycanTurbo,野心勃勃。
最近,小米发布会,又一次把保时捷摆在明面上对标。此前的小米SU7可以说是“碰瓷”了保时捷的设计,在价格和性价比上成功拿下一众消费者,这一次SU7Ultra发布,再次对标保时捷TaycanTurbo,并且在保时捷最引以为傲的速度上击败了它,SU7Ultra成为纽北最速四门车。
这一次,保时捷的面子里子都保不住了。

纯电在华全面失败,大众还能翻身吗?

不可否认,近两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太快,自主品牌车企弯道超车,消费者不再盲目崇拜外资品牌,对产品力有着更为理性的判断,也顺势削弱了豪华品牌的信仰,使其失去溢价能力。
可以肯定的是,面对此等困局,大众的业绩大幅下降、保时捷的跌落神坛或许只是个开始,慢慢地这种恐惧与压迫感或许会蔓延至所有外资车企。【iDailycar】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天天汽车APP 33.6万粉丝    3.7万作品 关注 车主的汽车美学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