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新能源车电池降价,百万车主“修不起”的焦虑能否就此消散?

新能源车电池降价,百万车主“修不起”的焦虑能否就此消散?

DearAuto 531浏览 2025-09-08 IP属地: 未知

曾经,新能源车电池包售后更换成本犹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构成车主长期以来的隐忧。如今,这一局面正迎来转变。

据近期调查显示,2025年新能源车电池包售后价格出现明显下调,主流品牌电池更换费用较2024年平均降幅超过10%。

从“天价维修”到“修得起”:换电池不再等同于换台车

“电池一坏,心跳加速。”这曾是新能源车主间的调侃,却也道出了无尽心酸。

极星2双电机长续航版车主黄先生便曾面临这样的困境。2022年,他的车辆发生事故撞山,导致大灯与底盘受损,电池板向内凹陷。4S店表示无法单独更换底部铝板,需整体更换电池组,维修报价高达54万元。而该车购买时的发票价格仅为24.9万元。仅换电池费用就足以购买两台同款新车。

“修比买还贵,这车我该怎么办?”面对如此困境,最终,因维修成本远超车辆残值,他选择将车辆报废。

根据中保研2024年发布的汽车零整比调查报告,59款纯电车型的动力电池包单件零整比均值高达50.96%。

对于一辆20万元的新能源车来说,更换电池包的费用超过10万元,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许多车主在购车时,往往只关注车辆的价格和性能,而忽略了后期的维修成本,等到真正需要更换电池时,才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

好在,2025年,新能源车电池的维修价格迎来转折点。

随着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走低与技术迭代加速,主流品牌电池包更换成本普遍下降10%以上,不少车主感慨“终于等到这一天”。

行业龙头比亚迪的降价尤为明显。以海豚为例,整个电池包更换费用从6万元降至约4.6万元,降幅约23.3%;汉EV则从7.7万元降至6.7万元,降幅约13%。

特斯拉也积极调整维修策略,Model3标准续航版电池包更换成本从15万元降至12.9万元,尽管依然偏高,但降幅显著。

其他品牌迅速跟进。在2025成都车展上,蔚来宣布全系100kWh长续航电池包从12.8万元下调至10.8万元,便宜了2万元,降幅达15.6%。

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归因于碳酸锂等关键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跌——从历史高点的60万元/吨降至目前的10万元/吨以内,成为电池成本下降的核心驱动因素。

与此同时,模块化设计的推广使得维修策略从“只换不修”转向“能修则修”,这种转变不仅降低了维修成本,也减少了对完整电池组更换的依赖。

网约车主、险企双双“减压”

目前,多数车企对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提供终身质保,但通常限于首任车主且非营运用途。因此,对于网约车等营运车辆车主来说,电池维修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经营效益。此次电池维修成本的下降,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

深圳网约车司机张师傅坦言:“开网约车跑了三年,电池健康度早就跌到70%以下,续航也明显跟不上日常接单需求。最近专程去换了部分电池模组,总共花了1.7万元,现在电池健康度回升到95%以上,续航也基本恢复到接近新车的状态了。”

保险公司同样从中受益。2024年,我国保险行业共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但承保亏损达57亿元。随着维修成本大幅降低,保险公司的理赔压力得到明显缓解,新能源车保险费也有望降低。

某大型财险公司透露,其在全国10个城市试点“模块化维修合作”后,新能源车险赔付率平均下降15%,其中电池维修相关理赔成本下降22%。

二手车市场也随之回暖。过去因“电池衰减+维修贵”,新能源车保值率一直低于燃油车,2024年三年车龄纯电车型平均保值率仅48%;2025年随着电池维修成本下降,这一数据已提升至55%-58%。具体来看,特斯拉Model3三年保值率从52%升至60%,比亚迪汉EV从49%升至57%,进一步缩小了与燃油车的差距。

编者按:成本下降≠无隐忧,全生命周期成本需理性看待

行业预测显示,电池维修成本的下行趋势仍将持续。预计到2026年,电池维修成本将再降30%;到2028年,主流车型换电成本有望控制在整车价格的15%以内。这意味着,售价20万的车,电池成本将被控制在3万元。基本与燃油车发动机大修成本持平。

从“修不起”到“修得起”,新能源车在电池维保领域确实迈过了关键的一道坎。然而,成本的下降并不意味着新能源车主可以高枕无忧。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车普遍车身较重、加速性能强劲,这使得其对轮胎的磨损程度远高于传统燃油车,轮胎更换频率和成本也相应大幅提高。部分车型一套原厂轮胎的更换费用甚至可达万元,成为新的“隐藏成本”。

此外,一些智能硬件、专属软件服务等后续也可能需要车主投入资金。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车时,仍需理性看待“全生命周期成本”,不能仅关注购车价格和电池维修价格,还需综合考虑耗材磨损、保险费用、智能服务订阅等长期持有成本。唯有进行更加全面、透明的成本考量,才能真正做到“买得放心,用得安心”。(文|李健波)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DearAuto 0粉丝    579作品 关注 车要好看好开好用,文要有用有料有趣~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GForce车研社 关注
If it isn't fun. It isn't a car.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