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面向2025,吉利的选择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面向2025,吉利的选择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汽车大事记 2010浏览 2021-11-02 IP属地: 未知

10月29日,沃尔沃汽车刚刚在纳斯达克完成上市,了却吉利控股集团一桩大事,10月31日,一场名为“智能吉利2025——吉利龙湾技术荟暨全球动力科技品牌发布”的活动在杭州吉利研究总院紧随而至。

光看活动名称,没人能想到这场发布会居然释放出无比巨大的信息量,以至于现场掌声经久不息,人人热血澎湃,直至发布会结束后仍久久无法平息。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用6000多字的激情演讲,正式对外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雷神动力”作为“智造吉利2025”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发布。

围绕“智能吉利2025”战略,淦家阅透露了许多吉利当下在做以及准备去做的事情,包括无人驾驶、芯片、电池、电驱、换电、卫星定位与导航系统以及甲醇汽车,干货不少。

在汽车制造领域,除了迫切寻找行业存在感以及寻求消费者认同的造车新势力企业,如此推心置腹并详细汇报公司的目标和动态的发布会,在传统车企中并不多见。

身为“自主一哥”的吉利汽车,不仅没有“上位者”的从容淡定,巨大的信息量反而像是在迫切证明什么,吉利到底在急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如此丰富的信息量却鲜少涉及当下炙手可热的纯电动汽车,只有在新品规划中有个别字眼提及,是吉利疏忽了,还是另有图谋?

01 2025战略为何强调智能?

吉利的迫切感是时势所迫。

最近两年时间,汽车圈发生了很多事,行业出现“新四化”时代巨变,市场也在能源革命和芯片危机的缠绕下出现颠覆。远的不说,先说近的,刚刚过去的十月份就出现了几桩值得行业记录的大事:

国内,理想汽车的产量和小鹏汽车的交付量双双突破10万辆;上汽集团旗下的高端R品牌更名飞凡汽车进行独立化运作;另一大民营车企比亚迪股价再创新高,总市值达9205.44亿元;哪吒汽车完成D1轮40亿元融资,360公司领投,成为第二大股东。

国外,特斯拉在公布2021Q3财报的同时,宣布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美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放言公司2025年在美国的电动汽车销量要赶上特斯拉。

这几件事共同指向同一个趋势: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浪潮下,以新能源为主业的造车新势力气焰正高,咄咄逼人;传统车企普遍处于被动状态,在后面努力追赶。

中汽协数据显示,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17.3%,距离2025年新能源汽车达到新车销量20%的规划目标仅一步之遥;今年1-9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提至11.6%。


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比重越高,传统燃油车的比重就越低,在汽车存量市场下,以传统燃油车为主业的汽车制造商的生存压力就越大,它们必须向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去要市场。

当所有车企都转型做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决定产品竞争力的标准就是智能化程度,这也是业内达成的共识:由软件定义未来的汽车。

所以,吉利2025战略的关键词不是能源,不是动力,不是服务,更不是体系,而是精准指向智能。这是吉利下一个五年奋斗的核心。

02 下一个五年,打算怎么做?

为了实现“智能2025”战略,吉利汽车规划了非常具体的行动纲领,那就是“九大龙湾行动”,分别朝着资金投入、自动驾驶、新能源产品、销量、出海、减排、商业模式、营业利润、股权激励员工这九个方向发力。这里面有几组数字值得重视:

●5年内研发将投入1500亿元;

●到2025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完全掌握L5级自动驾驶;

●5年内,推出25款以上全新智能新能源产品,其中吉利品牌10余款,几何品牌5款以上,领克品牌5款以上;

●2025年度实现集团总销量365万辆,其中海外销量60万辆;

●2025年实现EBIT(息税前利润)达8%以上;

●3.5亿股股权,首批激励万名员工。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销量目标。目前,三大头部民营车企吉利、长城、比亚迪都对2025年提出了具体的销售目标,长城是400万辆,比亚迪是300万辆,而吉利是365万辆。

作为参考,2020年,吉利、长城、比亚迪的年度销量是132万辆、111.6万辆、41.6万辆,按照规划的目标,它们五年内的累计增幅分别需要达到176.5%、258.4%和621%,可以看出,吉利是其中最理性的。

5年内研发将投入1500亿元,平均每年300亿元,对比跨国车企动辄上百亿美金的研发投入来说虽然不多,但在国内已是首屈一指。根据“2021中国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吉利是排在前十的唯一汽车企业。

为实现“智能”这个终极目的,淦家阅还在现场亮出了吉利的杀手锏——“智能座舱芯片SE1000”:

“这颗芯片,只有83平方毫米,但里面却集成了87层电路,88亿颗晶体管,一次性点亮。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相当于在指甲盖上那么大的地方,建了88亿个房间,上面还盖了87层楼,这是中国第一颗7纳米制程的车规级SOC芯片。”

淦家阅表示,该芯片完成车规级认证后,将于明年量产。“而在7纳米SOC芯片之后,2024到2025年,我们会陆续推出5纳米的车载一体化超算平台芯片,以及高算力自动驾驶芯片,算力达到256TOPS。”

通过多芯组合拓展算力,吉利可实现更高级别自动驾驶,剑指2025年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03 纯电动车为什么“缺位”?

这场90分钟的发布会,吉利对“纯电”这两个字的提及次数屈指可数,汇总如下:

1,几何品牌从2022年开始,陆续推出5款以上由纯电架构(含浩瀚架构)全新打造的明星产品,覆盖主流纯电市场。

2,全新的科技新能源换电出行品牌将基于专属架构平台,陆续推出5款可换电的智能纯电产品。

3,E驱(雷神动力的四大产品之一)基于400V和800V纯电架构提供高效、可靠的定制产品和工程解决方案。

其中,第一次和第二次提及“纯电”,是在龙湾行动三中的新品规划,第三次则是在介绍雷神动力的产品矩阵时提及。

一直以来,纯电动汽车在我国汽车产业“双碳”目标中都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即使最近一两年相关部门将混动、氢燃料等路线扶正,鼓励车企在新能源领域探讨发展多元路线,但纯电“正宫”之位依然稳如泰山。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这么重要的纯电动车,为什么在吉利的新五年战略中“缺位”了?

纯电动车的“缺位”,是吉利故意为之,这也是吉利在下一个五年工作计划中转型的方向——不死磕纯电路线,侧重混动技术。吉利新发布的“雷神动力”,就是以雷神智擎Hi·X背书的混动路线。

之所以选择混动技术为努力方向,吉利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在政策和行业层面,混动路线已经获得国家大力支持,《节能与新能源路线图2.0》指出,2025年混动汽车销量要占传统能源乘用车的50%以上,2030年占75%以上,2035年占100%。

市场层面,比亚迪DM-i混动产品引爆市场化需求,消费者对混动车型的强烈认可和需求,证明混合动力是燃油车向纯电动车过渡的重要中间产品,将成为未来一定时期内承担汽车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方案。

自身层面,吉利对混合动力的探索已久,从十几年前就开始了混动技术之路,有P0、P2.5、PS等相对全面的混合动力技术方案,是中国自主品牌中研发混合动力汽车的典型代表之一。

对吉利来说,依托十几年的技术和经验底蕴重点发展混动汽车,不仅成功概率大,而且还避免了企业从燃油车全面向纯电动车转型的伤筋动骨,这也是丰田章男一直反对日本全面电动化的重要原因。

目前,在国内混动汽车市场最有名的是丰田双擎混动和比亚迪DM-i混动技术,这两家企业依托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占据了绝大部分混动市场。但未来混动市场的空间还很大,吉利完全还有机会。

东吴证券预测,在政策、技术、产品三个因素综合驱动下,到2025年,国内混合动力汽车乘用车市场占有率预计将从2021年的7%上升到50%,销量达到1264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占比达到65%。

吉利此时入场,因为没有先发优势,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加快速度刷存在感,打响头炮,打出口碑,让消费者迅速认识和接受吉利的雷神动力及其混动产品。


后记

90分钟的发布会,吉利给出的信息量太多,以至于一篇三千字的文章根本无法一一呈现,只能摘取最核心的要点进行分析。

庞大的信息量后面,是吉利汽车全面拥抱电动化,智能化的勇气和决心,也是吉利谋定而后动的信心和动力。

没有梦想的话,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吉利既然已在国内燃油车领域做到了战无敌手,接下来立志当中国品牌智能电动车引领者是水到渠成的事,关键在于看吉利手中有多少底牌。

通过这场发布会,吉利亮出来了自己的底牌,这些底牌让我们多少有些惊讶,因为吉利所做的准备,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充分。

“智能吉利2025”战略的其中一个目标是“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可以看出,吉利是一家格局很高的企业,也一家很有民族使命感的企业,就冲这一点,我们必须支持。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汽车大事记 9155粉丝    6778作品 关注 行业资深人员打造,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推荐作者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