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从汽车的行业板块来看看:8月整体飘红,9月震荡起伏。
下面这张图可以看看,是今年9月国内车企的市值榜单,还是挺有说服力的,数据来自于wind。

根据不完全统计,28家上市车企中,仅有3家在上个月市值增加,分别是北汽蓝谷、力帆科技、华晨中华。
比亚迪、长城和蔚来依然稳坐前三,与8月的市值排名相同。但市值都出现了9%到20%的下降。
板块调整是原因之一,“缺芯危机”则是另一重要因素。
不过缺芯的话题从去年开始就没停,并且越演越烈,正在肆虐汽车行业。
芯片没了会有什么冲击?
一辆车需要多少芯片呢?
传统汽车的芯片数量大约在五六百,新能源汽车的芯片需求数量就大大提升一倍以上,在1200左右。以智能为主打的车型,则需要的芯片数量更多。
何小鹏曾表示,小鹏汽车差不多需要1700颗芯片。
有数据统计,由于芯片短缺,2021年全球汽车减产或将超过700万辆。这将导致全球汽车行业的收入损失2100亿美元,比起5月预估的1100亿美元有大幅上调。
国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今年9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0.9%,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逼近荣枯线,位于不景气区间。
1. 简单来讲,汽车芯片对于一辆车而言,就相当于我们人类的“大脑”,它几乎控制着整辆车的所有“行为”。
2. 当前随着汽车新四化发展,数据处理量越来越大,汽车芯片对于一辆汽车变得尤为重要。
3. 整理目前多家企业公布的停、减产信息,综合市场产销量、库存数据分析,如“缺芯”能在Q4缓解,2021年国内因“缺芯”造成的汽车减产保守预计将在50~75万辆之间。
4. 综合供应侧产能释放预估,21年“缺芯”造成的整车减产将在2022年得到补足。
整体市场基本上是这样,再来看看涨跌幅度最大的个股
北汽蓝谷发布公告,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9月产量609辆,本年累计3539辆,同比下降64.17%;9月销量2450辆,本年累计销量16974辆,同比下降19.5%。
具体来看,北汽新能源销量涵盖BEIJING品牌和极狐品牌,其中BEIJING品牌新能源汽车有EX、EC、EU、LITE共4个车系在售,极狐有阿尔法S和中型纯电动SUV阿尔法T共两款车在售。

数据显示,其整体在9月的产量为609 辆,2021年累计3539辆,同比下降 64.17%;9月销量2450辆,本年累计销量16974辆,同比下降19.5%。
日前极狐品牌发布的9月交付量为614辆,若按此计算,BEIJING品牌新能源汽车9月销量不到2000辆。
“614 台”这数字虽然不好看,但不妨碍北汽极狐对的它的大肆吹捧,“巨幅”的大字海报笔者都不好意思替北汽放出来。

值得关注的是,北汽新能源产量自去年以来就逐渐走低,今年前三季度累计产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4.17%,累计产量为3539辆。
北汽蓝谷此前发布的财报显示,2020年北汽新能源三家工厂的综合产能利用率已不足10%,而产量下降意味着北汽新能源产能利用率或进一步下降。
市值蒸发最多的当属恒大汽车
遵循着“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的“土豪式”的造车策略,恒大通过一系列国际并购和合作,完成了从整车研发制造、动力总成、动力电池、智慧充电到汽车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过去3年,恒大斥资数十亿美元建立了自己的电动汽车子公司,电动汽车将以恒驰品牌推出。

许家印希望用3-5年的时间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在今年上海车展上,恒大汽车总裁刘永灼也曾表示,“今年四季度,恒驰汽车将全面启动试生产,明年大规模交付”。恒大汽车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年产销超100万辆,到2035年实现年产销超500万辆。
目前,恒汽车已经公布了14款车型,并计划在中国和瑞典开设10家工厂。到目前为止,恒大汽车已建成或正在建造6家工厂,其中一座在上海。路透社最近调查发现大约20辆恒驰电动汽车停在外面进行测试,但仍未透露生产型号或销售一辆汽车。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恒大畸形的快速扩张遭到官方媒体批评,地产业务的爆雷加速了汽车板块的衰退。恒大汽车从巅峰的市值超过7,000亿港元,此后,其市值已暴跌至约 380亿港元。其坍塌的速度,比想象的要快很多。

据2020年财报显示,恒大新能源汽车累计投入已达474亿,其中249亿用于购买核心技术和研发投入,225亿用于厂房的建设。据统计,从2018-2020年恒大汽车亏损额分别为14.28亿元、44.26亿元、77.4亿元,再加上今年上半年,恒大汽车累计亏损超过150亿元。
被坊间称为PPT造车的恒大汽车在宣布进军科创板一年后,终止了其回归A股的计划。因为恒大集团近期的债务危机,恒大汽车的发展也充满了未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它仍在寻找新的投资者并进行资产出售,如果没有这两者,它可能难以支付员工工资和支付其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