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车企2021年财报:业绩普遍向好,研发已成最大底牌

车企2021年财报:业绩普遍向好,研发已成最大底牌

买车网 2948浏览 2022-05-02 IP属地: 未知

4月接近尾声,长安汽车终于发布了2021年财报,虽然姗姗来迟,但营收首破千亿、净利润增长6.87%的成绩,足以让其底气十足。

而长安汽车业绩的飘红,仅是中国品牌的缩影。进入3月以来,上市车企2021年业绩相继公布。纵观车企2021成绩单可以看出,在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的当下,营收、利润双增长已成为主旋律,整体喜大于忧。

但不可否认的是,2021年也是困难与挑战并存的一年,在缺芯、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竞争加剧、格局生变,车企也加速投身变革的洪流,力求在新一轮竞争中身处不败之地。

营收、利润双增长成普遍现象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16家重点车企全年营业收入40904.31亿元,同比增长2.8%;利润总额达到2946.87亿元,同比增长6.4%。从已公布财报的车企业绩来看,长安、长城、广汽等营收和利润双增长;比亚迪和吉利则出现增收不增利。

具体来看,得益于新能源车市的爆发,连续9年位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冠的比亚迪以2126.42亿元的营收,位居上述车企第一。其中,汽车业务仍占半壁江山,收入约为1124.89亿元,同比增长33.93%。

营收的增长离不开交付量的攀升。数据显示,2021年比亚迪乘用车累计销量达73万辆,同比大涨75.4%。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过80%。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的占有也升至17.1%,年内增长近8%。

除销量持续增长外,比亚迪单车均价也处于上升状态,据威尔森数据显示,比亚迪乘用车单车均价已突破15万元,与合资车企不相上下,甚至超越国内一些畅销的合资品牌。

但营收并不代表增利。2021年比亚迪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45亿元,同比下滑28.08%。比亚迪称,这是受到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迭加疫情散发、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地缘政治冲突等不确定因素影响。

与比亚迪境遇相同的还有吉利,2021年吉利时隔2年营收回归千亿阵营,实现了10.3%的同比增长。但尽管产品结构优化、品牌溢价能力提升,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连续第三年下滑,至43.5亿元。

对此,吉利汽车解释称,利润压力来自原材料成本上升、研发投入增加,以及开发新业务产生的经营成本。

除比亚迪与吉利外,另外三家车企均实现了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其中,得益于自主板块的销量提升,以及合资板块的盈利能力向好,长安汽车利润实现大幅增长。

具体来看,2021年长安汽车销售新车230.1万辆,同比增长14.8%,市占率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其中,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售175.5万辆,同比增长16.7%,居行业第二;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超2倍。

长城汽车业绩也达到了近五年的最好水平,营业收入1364亿元,同比增长32.04%;净利润67.3亿元,同比增长25.41%。长城汽车表示,这主要是报告期销量增加及品牌向上使得单车收入提升所致。

数据显示,2021年长城汽车销售新车128.1万辆,同比增长14.79%,连续第六年销量破百万辆。同时,全年长城汽车整体平均单车售价超过10.6万元,同比增长15.02%,高价值、智能化产品逐渐成为公司销售主力。

除此之外,广汽集团2021年主营收入756.76亿元,同比增长1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3.35亿元,增长23.0%。其中,合资品牌中日系“两田”仍然是利润奶牛,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全年累计销量分别达80万辆和78万辆。

而在新能源领域,广汽集团也实现了较快发展,其新能源业务收入不仅首次突破百亿,对新能源补贴的依赖也不断降低。据悉,2021年广汽集团新能源补贴为17.57亿元,仅占收入的10.14%。

加大研发以规避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无论业绩表现如何,车企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都持续增长。

中金公司曾指出,汽车行业大变革时期对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多重赛道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设计和开发需求,这也迫使整车企业不得不加大研发投入,力求在行业转型期保持竞争力。

具体来看,2021年比亚迪在研发投入上仍然名列前茅,达106.27亿元,同比增长24.2%。据悉,得益于研发上的不断加码,比亚迪已拥有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IGBT4.0等核心技术。

在一系列新能源技术的加持下,比亚迪也于今年4月率先宣布停止生产燃油车,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有分析指出,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提升以及对新能源市场的推进,比亚迪的盈利能力也将获得提升。

紧随比亚迪之后,2021年长城汽车研发投入达9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6.05%。长城汽车表示,研发费用主要用于智能化、电动化、新车型项目研发投入。

根据长城汽车2025战略,集团将继续基于全球大布局、研发大投入、企业大变革和用户大运营的定位,进行全面、彻底的创新变革,向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转型。其中,2021年至2025年长城汽车预计将投入约人民币 1000 亿元用于研发。

与此同时,长安汽车2021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48.27亿元,同比增长24.51%。据悉,研发投入主要应用于PLUS、UNI等系列车型开发、全新一代插电混动车型开发、全新智能电动车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关键技术开发、智能电动数字化平台开发等。

但值得一提的是,即便业绩持续向好,长安汽车仍指出,2022年将面临三大风险:供应链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以及新冠疫情对汽车市场消费扰动风险。

基于此,长安汽车表示,将继续在新能源产能结构调整和新品投放上加大投入,持续围绕产能、研发两大领域进行核心能力建设,全面应对新能源规划加速后带来的制造和研发能力的短板,加速产品向新能源电气化切换的进程,同时启动三电关键零部件产能集成制造能力的投入。

此外,吉利汽车与广汽集团的研发投入分别达到55亿元和近52亿元。其中,对自研科技的重视,推进了吉利全面智能化、电动化布局的发展。根据规划,2022年吉利将继续加大在新能源产品上的研发投入,在纯电、超级电混、醇电混动、换电等赛道上全面发力。

而瞄准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的广汽集团,2021年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新增专利申请2580件,累计专利申请10620件。广汽集团曾庆洪表示,“2021年广汽在持续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圈,通过围绕智能网联与新能源领域,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在多个科技领域实现了新突破。”

总的来看,即便是受到多重因素的侵蚀,上述中国品牌仍抵住压力,交出了较为亮眼的业绩表现。而面向未来竞争,各家也在不断加大投入,通过加强自主创新,掌握通往未来大门的钥匙。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供应链压力得到缓解、新产品不断推出,以及技术营销等层面的不断发力,车企业绩也将持续向好。

 
相关推荐
买车网 9072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买车网,您的贴心购车顾问!
推荐作者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