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宝马发布了全新的7系和i7,两者所采用的分体式大灯虽然质感很棒,但相比现款产生的变化确实有些过大了,以至于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最近曝出了宝马i5谍照似乎昭示出它将不会采用激进的分体式大灯,而内饰部分也将采用新一代双联屏设计,在走量车型上采取类似宝马i3的相对保守的设计的确是更稳妥的手法,它还具备哪些竞争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从最新谍照的外观看来,宝马i5的大灯并未采取分体式设计,相比现款5系的双“L”型日行灯,宝马i5所采用的设计应该是更接近宝马i3上那款倒“L”型灯体设计,这种设计显然会显得更具攻击性或者说更运动。当然以这种方式呈现运动感也并非宝马的专利,熟悉奥迪的朋友应该还记得,老款(B8后期)奥迪A5的大灯就是采用奥迪A4L大灯倒置设计,可以在创新的同时增强用户的接受度。
视角来到宝马i5的车侧,厚重的伪装之下依然可以看到一些细节。其中与现款5系最大的不同在于车门把手处,宝马i5采用了宝马iX以及近期发布的宝马7系和宝马i7上采用的内凹式门把手,相比弹出式的门把手,内凹式在同样降低风阻的前提下,增强了可靠性,只是车身的整体感会略打折扣,算是一种取舍。
从侧后方看,整体线条显得非常圆润,这应该是出于风阻系数的考虑,要知道现款宝马5系风阻仅为0.22Cd,全新的宝马i5应该还会低于这个数字。新车的尾部似乎也没有采用时下流行的贯穿式尾灯,并且由于是纯电车型的缘故,排气筒自然也是没有的,相比燃油版车型虽然少了一丝运动感,但整体感会更强一些。
宝马的内饰设计一直以来都不算强项,但随着全新一代曲面双联屏设计的到来,似乎将很快打破这一刻板印象。不管是宝马iX还是近期亮相的全新宝马7系和宝马i7,它们展现出的简约、豪华以及科技并存的感受应该也会被很大程度复制到宝马i5上。
全新的三幅式平底运动方向盘应该会逐步取代现款标杆级的“丁字裤”方向盘,目测其握感扎实度应该是不输“丁字裤”的。此外,现款车型配备的“大小鸡腿”电子档杆应该也会被更小的电子换挡机构所取代,这将解放出更多的前排横向空间。动力方面,新车预计会搭载与宝马iX相同的第五代eDrive技术,并且拥有前后双电机四驱动力系统,更激进的M车型应该还会用到三电机系统,输出或将超过700马力。不过确切信息应该需要等到新车2023年发布的时候才会揭晓了。
奥迪坐拥目前BBA中相对技术优势更明显的PPE平台,支持800V高压电气系统,即将推出的奥迪A6 e-tron就将借此平台取得部分技术和成本优势。内外饰设计方面,奥迪A6 e-tron的概念车图可以明显看到grandsphere的影子,与现款奥迪A6L几乎没有任何关联。相信新车的内饰也会借鉴grandsphere那种极致简约奢华的风格。来自CLAR平台的宝马i5或许在电气化技术上与奥迪A6 e-tron有些差异,不过该平台的行驶质感是很有保障的,毕竟调校方面一直是宝马的优势所在,这一点在宝马iX3和宝马i3上都有体现。
未来宝马i5还将面对奔驰EQE这个强敌,根据此前北京奔驰的申报信息,国产奔驰EQE长宽高分别为4969 /1906/1509毫米,轴距为3120毫米,电机输出功率为215千瓦,各项参数看起来很不错。对比奔驰EQS在德国约为80万元的起售价,EQE则为49万元左右。参考国内EQS近108万元的起售价,中国市场EQE的起售价很可能会来到65万元左右,这恐怕不会有太强的竞争力。毕竟宝马i3的售价与3系燃油版车型几乎无异,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宝马i5的售价应该会向燃油版5系看齐,这将使其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车壹圈》观点:从大灯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出宝马在“5”字头轿车系列的设计上是持保守态度的,作为最走量的产品之一,不采取有争议的设计,求一个“稳”字是明智的。奔驰EQE很可能会定出一个飘忽的价格,估计不会对市场造成什么冲击,而奥迪A6 e-tron坐拥PPE平台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应该才是宝马i5最大的竞争对手,CLAR平台优秀且成熟的底盘素质和宝马大师级的调校功力才是宝马i5最大的竞争力。
上汽通用迎来自己28周年的生日,除了闷头造车以外,它还挺懂打卡出圈这一套。28岁的它正青春,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和用户交流。
比亚迪全品牌「手车互联」上线,国产主流全覆盖,点赞
别克“至境” 全球首搭8775芯片
比亚迪全球率先提出为智能泊车兜底,底气来源于其拥有中国最大的智能辅助驾驶车云数据库、全球最大的智驾研发工程师团队、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能源生产制造体系。比亚迪海洋网已收获超520万用户信赖,从智能驾驶辅助由高端走向标配的普惠,真正让智能驾驶走入千家万户,开创全民智驾时代,用实际行动践......
聚力携手 共谋智能汽车“向新力” 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召开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各汽车厂家快速发布新型的纯电动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新能源汽车由于采用电机驱动,汽车百公里加速明显快于传统燃油汽车。同时混合动力汽车由于采用动力电池和燃油发动机的双布局,导致车身重量要显著高于同级别的燃油汽车。
这一切应该只是个开始,未来大概率还会有更多车型加入厮杀中。
智变新程 向上跃升 北汽集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6%
喜迎宏光MINIEV上市五周年 五菱开启焕新季 置换补贴价3.68万起
夏天高温自驾出游,车要选错了可能会送命?
小车党终极答案?直击蔚来萤火虫,小小车大大空间?
又来致敬法拉利?丰田皇冠全新SUV曝光:插混也安排了
领克900的智能语音交互确实能打破人机隔阂
汽车工业经过百年的发展,造就了无数记录,但这些技术以前又有多少是自主品牌创造的呢? 最近有人总结了一份全球汽车油耗进化榜,能够看出在每一个关键节点的新技术应用,手动变速箱技术、缸内直喷技术、涡轮增压,早到后面的混动系统的应用等等,技术的不断迭代,让汽车油耗完成进化,变得越来越低......
自动泊车让新手秒变“老司机”
车内KTV让我明白,孩子竟把“堵车”可以变成期待
捷尼赛思还有未来吗?或许,打从一开始,这个品牌就不该进入中国。
堆料造车也就那么回事,得贴合需求才是王道
相比原来的哈弗H9,新的坦克400Hi4-T总体感觉当然好了许多,但没有了以前常用的副驾驶座椅 “老板键”多少有点遗憾,今天就自己动手给它增加一个副驾驶座椅 “老板键”。
在6月份的纯电车销量榜上,第一名不出意外,仍是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竟是唯一一款能与其形成竞争的车型。此外,还有星愿、海鸥、五菱宏光MINI EV这些稳坐前列的老面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市场上一些声量颇高的流量品牌,却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