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鹏汽车和生态企业会持续投入战略性创新业务,加大研发和人才投入,继续招聘包括研发、制造、数据、销服等在内的员工,同时,应届生招聘仍会是我们招聘工作的重点。但也会控制和调整部分非核心业务和中后台业务,进一步练好内功,提升管理效率和经营业绩。”
这是近日小鹏汽车关于毁约部分校招生做出的回应。
先是理想,后是小鹏,在金三银四过后的五月,两家新势力头部车企接连曝出毁约应届毕业生的操作,不仅让被毁约的同学深恶痛绝,更让业内人士隐约看到了曾经快速扩张的新势力车企些许稍微的势头。
对此,可能有人会认为,2021年快速扩招数千人的新势力,如今却连几十个应届生都容不下,着实是怂了。
不过,大事君认为此事可以换个角度来看。或许并不是怂,而是野蛮生长的新势力,正在逐渐变得成熟且谨慎。
01 扩招踩下刹车
对于本次毁约事件,理想和小鹏官方给出都是相似的“业务调整”、“绩效优化”之类的说辞。不过在相关应届生接到的解约电话中,小鹏HR说出了真心话:“去年,大家都在超额超标地去招聘……今年,整个大环境变了,公司被迫整体做了收编、断臂求生。”
在具体岗位上,据被毁约的应届生表示,被小鹏毁约的20余名应届生,大部分涉及的是DIC(Data Intelligence Center,数据智能中心)部门。而理想汽车方面,据接近理想汽车的业内人士透露,毁约涉及的部门包括企业系统、产品、智能驾驶和数据开发,都是技术岗员工。
对于坚定自研的小鹏理想而言,相关技术岗在2021年的高速扩张下,人员规模估计已经达到相当饱和的程度。
事实上,不只是应届生名额被临时缩水,今年以来,新势力整体招聘规模均明显压缩。
曾服务于蔚小理的汽车猎头张宇透露:今年新势力的招聘确实放缓了很多。蔚小理今年的招聘需求只有去年的两三成。很多岗位都已经停止招聘了,包括推荐过去的一些人选,也很少能被录用。
另一位汽车猎头Andy则表示,为了节约成本,蔚来已经选择不和猎头合作了,直接由自家HR承担更多招聘任务。
求职网站职友集数据显示,蔚来在2021年全部线上岗位接近4000个,而今年只有1541个,基本与2020年持平。
2021年整个造车行业高歌猛进,2021年,小鹏人员规模从在2020年末的5084人增长到了2021年年底超过1.5万人,一年之间增加10000人;此外,理想汽车增加了7720人,蔚来也从2020年不足7800人猛增到了2021年底1.5万人。
然而小鹏回应毁约事件时曾提到,从2021年初至今,新增员工超过10000人。这意味着2021年底至今,小鹏人员规模基本没有变动。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4月上旬,小鹏和理想不约而同被曝出了裁员计划。小鹏汽车内部员工在招聘社交平台留言称,公司部门正在调整中,部分部门裁员比例可能达到30%;理想方面,网友则爆料称裁员计划已经写入CEO李想Q2季度的OKR之中,牵扯到产品和企业系统等部门,预计将裁撤15%左右的员工。
虽然裁员消息未得到证实,但是空穴来风必事出有因。从人员规模和招聘需求可以明显看到,过去一年疯狂扩张的蔚小理,今年确实已经踩下了刹车。
02 扩张的后遗症与烧钱不断的未来
去年的高速扩张,给造车新势力带来了不少后遗症。
一方面是人员开支暴涨。理想2021年扩招了7000多人,直接导致理想当年的销售、一般和管理费用猛增至34.9亿元,相比2020年的11.2亿元同比增长212.1%。小鹏达到53.05亿元,同比增长了81.7%。蔚来达到68.78亿元,同比增长74.9%。
尤其内卷的是,去年的抢人大战中,各个车企都开出了极为优厚的薪资待遇。BOSS直聘数据显示,造车新势力给出的平均月薪为15367元,相比2020年同期上涨21.6%。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薪资倒挂,以致于新员工比老员工薪资还高。
另一方面,人员快速扩张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组织架构的臃肿。
一位曾服务于理想的猎头透露,在去年新能源行情一片大好之下,理想汽车的快速扩张带来了内耗和部分员工效率低下的问题。此番调整主要是部分员工无法匹配组织发展的要求了,这也是按照工时和绩效对员工进行优胜劣汰的原因。“高层希望团队和架构更有效率,所以进行梳理。”
对于尚未实现扭亏为盈的新势力,每一笔资金都需要尽可能用在刀刃上,人浮于事的局面更是不容许存在的。
尤其是面对2021年持续至今的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上海疫情黑天鹅造成的产销冷清局面,2022年造车新势力势必要告别野蛮扩张,开始精打细算。
小鹏汽车最新公布的Q1财报数据显示,除了总毛利率相较上季度有小幅增长,其他方面的数据均出现了下滑。其中交付量较去年 Q4下滑了 7190 辆,营收比去年 Q4少了11.1亿元,其中汽车销售收入少了 11.9 亿。净亏损则比去年Q4扩大了4.1亿元。
除了大环境压力外,就蔚小理自身角度出发,今明两年将是产品阵容扩张大年,处处都是要烧钱的地方。
根据蔚小理今明两年的产品规划,蔚来年内计划上市三款新车,新品牌项目已落地合肥计划2024年投产;理想计划今明两年推出三款新车;小鹏在昨天最新的财报会议上透露,除了今年上市的G9外,明年还将推出两款新平台车型,旗下产品将完整覆盖15万-40万元的价格区间。
无论从大环境还是自身的规划出发,当前蔚小理都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而减缓人员增长则是新势力从过去盲目烧钱扩张,转向更成熟稳定的精细化运营模式的一个信号。
写在最后:
不过说到底,对于每年数以十亿计的亏损,通过限制人力开支来降低成本终究不是治本之方;后续,在疫情困局和原材料成本压力下如何保障芯片和动力电池的供应,同时在成本持续上涨的局面下保障利润,才是更大的挑战。
虽然,毁约应届生的操作是不可避免要被应聘者唾骂的,但是对于原本快速扩张的新势力而言,懂得从野蛮生长向谨小慎微转变,某种意义上确实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不过,面对诡谲多变的全球市场,无论是缩减人力开支、合作保供还是产品向上,都绝非一蹴而就的胜利,新势力虽然已经逐步在终端市场站稳脚跟,但是要走向盈利,实现自我造血还有很远,这注定是一场漫长的战斗。
当公务用车采购政策明确 “国产优先新能源领衔”,一场关乎中国汽车工业命运的 “逆袭战” 正式打响。这不再是简单的采购清单调整,而是国家向全球发出的产业升级宣言——中国汽车,正在驶向自主可控的星辰大海。
「拂晓聊车」一部在映热剧,让方程豹车主喜提“国安同款座驾”?
冠军致敬冠军!赵心童成为比亚迪冠军形象大使
比亚迪4月份销量领先,智驾车型占比更高
长安汽车罗勇工厂投产,全球2859万辆下线,迈入产业出海新阶段
特斯拉在欧洲遭遇断崖式下跌,中国车企的机会来了。
【E汽车】2025款东风奕派eπ007正式上市
不管说好的,还是说不好的,靠一款新车引爆了全行业,也就小米能做到。
瑞虎9 C-DM 3挡DHT使用感受 相比单挡优势在哪?
【E汽车】渠道再拓新版图 一汽奥迪打造豪华合资发展范本
【E汽车】权威认证!问界M8通过“2025中国新豪华SUV”测试
20周年钜惠献礼,全系车型惊喜让利!五月购车就买长安马自达~
比亚迪领跑 4 月智驾车型销量榜,全民智驾战略成效显著
理想汽车销量目标下调至64万辆:市场压力与战略调整的双重考验
比亚迪一口价
《绝密较量》热播,剧中比亚迪承包了国安公务用车,狂甩合资燃油,帅炸了!“国民女神”也开上了仰望U8,国安认证国产实力担当
充电3分58秒,续航飙升60%!巨湾技研用新国标重新定义超快充!实测数据碾压友商非国标桩,全域恒功率才是真・充电自由!#充电像加油一样快#无超充不电动 #充电新国标谁是超充王#全域恒功率超充才是真超充#科技新赛道#微信创作者
示界06正式上市!限时先享价10.88万元,标配即满配
比亚迪领跑 4 月智驾车型销量榜,全民智驾战略成效显著
近日,比亚迪官方公布4月智驾车型销售数据,以213325辆的单月销量(占国内乘用车销量 71%)、超48万辆的累计销量(截至 2025年4月底),稳居智能辅助驾驶车型销量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