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购置税减半,谁心动,谁又无动于衷?

购置税减半,谁心动,谁又无动于衷?

汽车有智慧 213浏览 2022-06-01 IP属地: 未知

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5月的最后一天,国家针对汽车消费放出了大招。

5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这也是贯彻执行国常会明确的阶段性地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政策的具体措施。

购置税减半,谁心动,谁又无动于衷?


此举一出,汽车消费市场顿时沸腾了。目前,中国车辆购置税税率为10%,减半征收就是意味着税率将降至5%执行,以剔除增值税最高价为30万元计,可为消费者节省最高1.5万元。这不是一笔小数额。

更何况,除了国家层面的减免,地方政府和车企也在跟进推出相关的优惠政策。

地方政府层面,据媒体报道,目前已有广东、湖北、山东等十多个省市推出刺激消费政策,对新购和置换车辆给予3000到1万元不等的补贴。

车企层面,随着该项公告的发布,一些车企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又进一步加大了补贴的力度。比如东风日产、长安汽车、东风风神等车企,均宣布在国家购置税减免的政策上,对购置税、保险等费用进行额外的厂家补贴。

购置税减半,谁心动,谁又无动于衷?


显然,这次从中央到地方再到车企推出的鼓励汽车消费政策,将为符合条件的消费者提供数万元的机会收益,相当于在原有基础上可以打至少一折,这无疑会激发有购车意愿的消费者积极性,提振汽车市场,进而促进国内消费。

“多项政策的相续推出对于车市增长将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也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诸多业内专家都对此表达了乐观态度。

然而,在乐观之余,我们必须要清晰认知到一点,此轮鼓励性政策的指向性非常明确,那就是消费者本身,究竟能否有预期效果,最终还要看消费者的购车意向。

购置税减半,谁心动,谁又无动于衷?


对此,汽智进行了详细调查,尽可能地还原了消费者的不同反应。从初步调查结果来看,对此轮政策抱积极态度的不占多数,更多人选择了不会因为政策盲目购车。

一方面,受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家庭会选择自己购车出行,这部分消费者对于汽车基本已是刚需,不会因为政策的变动而影响购车的决心,此轮政策优惠,不过是加快了他们的购车步伐,但这部分群体在庞大汽车消费市场中寥寥可数。

购置税减半,谁心动,谁又无动于衷?


另一方面就是对此并不感冒的消费者,他们无感的理由主要集中在:

一、地区限购指标。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刺激性消费政策无法引起波动的原因就是没有指标,即使购车也无法正常出行,所以对购车并无太大的兴趣。以北京为例,很多消费者不买车的理由只是因为没有指标,并不是车价的高低。

所以,在此限制条件下,有消费者调侃:“减免购置税有什么用,有本事放开北京车牌指标,绝对一天之内把北京的现车清空。”

购置税减半,谁心动,谁又无动于衷?


二、用车成本急速增加。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买车容易养车难已是共识,当国家对购车价格进行政策性调整时,却忽视了油价的飙升,已经严重影响到消费者对于燃油车的购买热情。

最新数据显示,经过新一轮油价调整后,北京的油价是9.01元/升,全国多数城市也都在9元上下,如果按普通家庭用车一年2万公里算,这已经将7元时代的油品差价全补回来了。

这也是普众消费者的想法,毕竟购车是一锤子买卖,用车可是漫漫长期过程,如果不是刚需,暂缓购车也未尝不可。

三、政策优惠已被经销商变相取走。一般来讲,经销商在消费者购车时,都会给出相应的终端优惠,如30万的车最大优惠可以达到2万元,但在购置税补贴政策发布后,许多经销商都缩减了优惠力度,导致消费者购车总成本其实并未明显下降。

“反复的疫情让经销商处境艰难,他们以此契机提高利润,填补之前的亏空,无可厚非。”一位已经决定暂缓购车的消费者如是说。

购置税减半,谁心动,谁又无动于衷?


四、购车预算有限。目前,疫情已经进入第三年,许多家庭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而汽车又属于享受型消费品,自然被列入延后消费的范围。这也是许多消费者的心声:“购置税再优惠,我也得先有能力购置呀。”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消费者对于购车时机已有清晰的判断,这轮刺激型政策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不过,对此结果,业内和车企也有了预判。业内人士就明确表示,此轮政策一定会有促进作用,但也不能寄此让汽车产业得到迅速恢复。车企方面也表示,靠这个政策刺激用户产生新的需求,难度较大。

购置税减半,谁心动,谁又无动于衷?


无论如何吧,于消费者而言,现在是不是买车的最好时机,还要看自己需求。第一,消费者应该关注自己是否属于可享受政府财政刺激机会的群体;第二,也需要看自身是否有迫切的购买需求,审视自身是否具有可支配能力和风险可承载能力。如果条件均符合,此时此刻购入新车或置换旧车亦不失为正确的选择。

同样,对于整个汽车产业来说,各级政府已经从汽车消费端给予了财政刺激,可以激活市场有效需求,在暂时的困难期之后,中国汽车行业的前景依然值得看好。(采写 |汽车有智慧 水淼)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汽车有智慧 3709粉丝    3075作品 关注 2014年创刊,最早的新能源汽车平台。专注评测、视频和新能源汽车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