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这句话用在近些年的汽车市场上颇为恰当。
电气化、智能化是当之无愧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前者,在排放标准限制以及油价新一轮增高的背景下,更具有可推广性。
提起乘着电气化东风起飞的品牌,想必不少人都会想到比亚迪。区别于特斯拉、蔚来等聚焦于纯电领域的品牌来说,比亚迪主推混动车型,凭借宋家族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独占鳌头。
不过传统燃油车进入国内市场时间太久,消费者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适应纯电车的驾控感。此外,纯电车的补能模式单一,随处可见加油站,却未必能随处可见充电桩。蔚来便是找准了这一点,凭借服务和竞争对手打出差异化优势。
在燃油车和纯电车之间,混动车充当了很好的衔接作用。既有油车的感觉,又有燃油经济性,尤其是对于一些二三线城市用户来说,补能还很方便。玩高科技的纯电车对不少大众消费者来说是飞起来才能够达到的目标,而混动车只需要跳起来即可实现。
混动车发展至今,优点大家都已经大致见识过了也体验过了,技术似乎也到了天花板。时代红利已然逝去,这个时候再在混动领域布局,怎么看都不能算最优选。
广汽传祺仿佛并不在意天时地利,今年4月26日正式发布钜浪混动品牌,首款搭载钜浪混动技术的广汽传祺影酷也在近日首发。
会不会太晚了?下面我们要聊的,正是这个问题。
13年沉淀,耐得住寂寞
其实广汽传祺的钜浪混动技术早在2009年就开始构思了。
13年前的国内市场无疑以燃油车为主导,广汽就已经具备足够的行业前瞻性,对混动技术进行研发。起初的混动示范车基于P1+P4的结构打造,产量不多,作用在于抛砖引玉。
问界和理想的招牌增程式动力,早在2014年广汽传祺就试验过。GA5 REV车型搭载了永磁同步电机、1.0L发动机和31kw发电机的动力系统,如今来看不够意思,但对于当时的广汽传祺来说,“摸着石头过河”的决定勇气可嘉。
其后的2017年,广汽传祺继续深耕混动技术,将研究方向从原有的增程式系统转变为串并联式。这一次,广汽传祺确定了自己的方向,钜浪混动的前身——GMC 1.0混动系统就此诞生。
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广汽传祺蹒跚学步,慢慢也学会了跑。2020年升级后的GMC 1.0混动系统得到升级,动力系统效率更高、油耗更低,将混动技术的优势发挥的更淋漓尽致。
直到今年钜浪混动GMC 2.0混动技术发布,钜浪混动绝非广汽传祺一时兴起,而是多年经验积累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得出的最优解。
双技术路线
广汽传祺的钜浪混动非常契合“两条腿走路”的理念。
一条腿是品牌自主研发的GMC双电机串并联混动系统。该系统结合实际场景对技术进行提升,所搭载的2.0ATK发动机可以实现42.1%的最高热效率,动力更强;而且车上的电池利用成熟的高效冷媒制冷技术,冷却耗能大大降低,既保证了电机的工作效率,同时安全性也有进步。
总的来说,该系统的动力更强、能耗利用率更高、更省油,动力输出也更平稳。
另一条腿则是广汽传祺与丰田合作的THS功率分流混动系统。丰田的混动技术不用笔者多言,大家都有感触。在THS系统下所搭载的2.0TM发动机将动力和燃油表现都大大提升。
广汽传祺第二代GS8双擎就是应用了该技术的最好例子,一箱油2022公里,零百加速6.9秒,顺利拿下今年第一季度20万级中国混动SUV销量冠军。
1711mm极限续航的影酷
首款搭载钜浪混动GMC 2.0的广汽传祺影酷在一箱油极限测试中,翻山越岭、风雨兼程,最终实现一箱油1711km的超长里程。更不容忽视的是,测试中它的百公里油耗仅有3.2L。
数据展示的是影酷超强的续航能力和省油能力,复杂的路况则彰显了它优秀的复杂路况应对能力。而在这所有的背后,都离不开广汽传祺钜浪混动GMC 2.0的技术支持。
根据官方提供的信息,影酷的动力提供的是2.0ATK阿特金森发动机与GMC 2.0第二代机电耦合系统。除了影酷,广汽传祺新一代影豹和传祺M8也将引入钜浪混动系统。
不难看出,影酷是广汽传祺在混动领域布局的起点,在技术成熟后由点到面,广汽传祺不再等了,它要开始全方位多领域铺开混动市场了。
13年的沉淀带来的是更高的技术可靠性以及实用性。1711km的一箱油极限里程,放眼目前的国内混动车,试问有几位能够做到?
林肯曾有言:“我们走得很慢,但我们从不后退。”
发展至今,消费者需要的是更成熟的技术和更优秀的混动车,拿出的是更严苛的标准。广汽传祺并不是第一个吃混动车螃蟹的品牌,但一定是最沉得住气也最能用高品质契合消费者高标准的品牌。
“打造世界一流混动产品”,广汽传祺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王炸。历经多次技术迭代的钜浪混动,一定能为混动领域注入新活力。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广汽传祺的加入,一点都不晚,正当其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正值博越系列9周年之际,全新一代博越焕新而来,为用户带来新一代家用SUV的首选项;新车从外观至内饰都采用全新的设计,将中式美学完美融入到全新一代博越的设计当中,在智能化上也进行了全新的革新,不管是在语音交互上还是功能拓展性上都有着十足进阶,动力上继续配备1.5T发动机匹配7挡湿式......
今年6月,中国汽车产业迎来历史性重组——经国务院批准,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长安汽车升格为独立央企。在官方通告中,“聚焦主责主业”成为关键词。作为长安系新能源三驾马车之一,深蓝汽车凭借143236辆的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稳居造车新势力前列,并以央企新能源品牌销量冠军的身份,成......
三菱汽车宣布终止与沈阳航天三菱的合作,结束在华40年的生产布局。其发动机技术曾是中国车企的“黄金动力源”,但市场份额从30%跌至不足5%。整车业务因新能源转型迟缓而溃败,2023年彻底退出生产。三菱的撤离是中国汽车产业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的缩影。
保值率“全满贯”,广汽传祺如何打造家庭资产的“硬通货”
2025上半年比亚迪全球销量力压特斯拉,在世界多国领跑!
smart携手迪士尼中国秀临长沙「灵动出奇 城市漫游」共览湘江奇景
长城汽车35周年庆典上,一张高管合影引发车圈地震:九位西装革履的高管中央,一辆身披黑布的神秘跑车以低伏姿态占据C位。
国际米兰为何选择比亚迪?一场“技术+野心”的双向奔赴
J.D. Power研究发布:行业销售服务满意度近8年来首次下滑
当特斯拉交出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下跌16%)的2025年第二季度成绩单时,市场震惊了:这家曾让传统车企夜不能寐的颠覆者,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增长危机。
比亚迪在海外多个市场领跑全面超越揭示了电动车竞争的本质逻辑:技术自主化+产品多元化+战略全球化。特斯拉的颓势(销量下滑13%)反映了其在成本控制与车型迭代上的滞后,而比亚迪凭借垂直供应链和快速响应能力,正在定义新一代汽车标准。
7月21日迎来重磅OTA升级,全能驾控再进化,这次升级简直是王炸!
英国强推歧视性电动车补贴政策,中国车企出海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司机收入持续降低、外卖快递员也在抱怨,怎样才能改变局面?
问界M8斩获智能汽车指数全优认证:华为技术赋能下的安全革命
比亚迪如何在英国市场逆袭,助力中国新能源车崛起?
中国品牌出海新标杆:比亚迪的足球战略启示
作为消费者选择二手车的重要参考指标,一年保值率的表现不仅决定了二手市场的车价,也决定了品牌的认可度,近期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正式发布了纯电动车一年保值率的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