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不少乘客在乘坐网约车时请求开空调被拒,或者是被司机告知开空调要额外收费,其中原因离不开是打车单价较低、近来用车成本升高的关系,但显然如此乘车待遇引起了用户的强烈不满。
在酷热天气下,因为空调问题而引起司乘关系紧张,双方这是小事化大,还是其中确实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利益诉求?
关于打网约车开空调被要求额外收取费用的问题,不同司机的收费标准存在着一定差异,价格一般在5到10元左右,对于短途出行而言,这般幅度也占据了整体路程费用不低的比例,难怪用户纷纷向打车平台进行投诉。
针对此事,部分平台客服回应称,是否开空调非平台硬性规定,具体可以和司机协商,但不允许司机强制收费,至于其它平台的答复也类似,车内开空调并不允许司机收费。
事实上,根据2021年6月通过的《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的决定》,明确提出驾驶员应根据乘客意愿升降车窗玻璃及使用空调、音响、视频等服务设备,并在附则中明确网约车也应遵循此行业标准,所以乘客要求开空调需要额外支付费用,这从法理上并无依据。
这也意味着,司机如此要求纯属于个人行为,那么为什么司机要这样做呢?
首先拒绝开空调的情况,多数出现在汽油车身上,实际上过去大家在打车经历里面,尤其是在早上出行的时候,多少都遇到过司机不开空调、只开窗通风的情况。而近来如此现象被得到重视,难免是因为天气持续高温且油价高企所致。
有网约车司机计算过成本,按照一天300公里车程计算,开空调后每一百公里需要多消耗2升油左右。按目前92号汽油价格8.5元/升来算,一天需较此前多花费51元上下,一个月至少要多支出1500元。
以全职网约车司机来算,一天下来跑首汽、滴滴、高德等不同打车平台的业务,如果是以顺风车的长途单为主,一般收入大概在300到500元之间,但如果主要是接市区短途快车单子,那么日收入基本上都不会超过300元。
那么在月工作26天的情况下,估算全职网约车司机月收入能在7500—1.3万元的范围内,其中因油价升高所导致新增的1500元以上空调费用,显然已经占据了收入很大一部分。
正因如此,即便燃油车司机拒绝开空调的做法再怎么不合规,也确实难挡费用增加所带来的维生压力。
作为对比,以纯电动车跑网约车的司机则较少出现不开空调的情况,因为车内空调每小时的耗电量大概1.8度左右,按照1.3元/度的充电费用以及每天用车10小时来算,一天开空调的费用只在23元上下,在空调电费这一项的月支出只有600元附近,跟燃油车相比可谓不在一个量级。
不过就目前综合各方意见来看,很难有一个针对网约车空调问题的妥善解决方案,一方面法规要求司机有遵从乘客合理意愿使用车内配置的义务,另一方面司机则要更多从自身生计问题考虑,尽可能降低用车成本,两者在利益上有着天然冲突的关系。
至于网约车平台已经明确,打车费中默认包含空调服务费用,因此如今多数平台客服表示,如果有司机拒绝开空调或者要求乘客额外付费,乘客可向平台进行投诉,但就算平台能解决“人”,都无法真正解决到问题的根本。
于是有声音建议,燃油车和纯电动车在空调费用的问题上,应该设定不同的收费标准,以符合司机的实际利益,但马上有用户回应,乘客有什么理由要被区别对待呢?毕竟开空调算不上是快车和专车之间的服务差异。
反之还有专家表示,平台可针对空调费用设定指导价标准,由平台、司机、乘客三方共同分担费用,但这衍生出来的监管成本以及落地执行的问题,何尝不是又一个新增的支出项目?
所以归根到底,大概司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协商沟通,才是真正合理的办法吧。
司机在意空调费用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收入难以达到预期所致,其中平台抽佣提成问题常被提及。就在7月28日,交通运输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经过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网约车平台公司抽成比例上限多在18%至30%之间,分阶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较好。
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全职网约车司机月收入在7500至1.3万元之间,假如司机还是采用租车方案来跑网约车,结合月租车费用是在3000—5000元范围内,以及算上其它用车成本和生活支出后,实际网约车司机的收入并不是那么滋润。
再者,近来网约车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客流量的减少和司机供应量的增加。
在今年过去的6个月里面,有3个月的全国网约车订单量是在5亿多单的水平,其中4月因为上海疫情则进一步低至4.76亿单。作为参照,去年全国订单量仅在2月份下探至5.6亿单,其它月份则基本保持在6亿、7亿单以上,可见今年网约车生意出现了显著下滑。
不过好的是,随着国内疫情情况的好转,近三个月的网约车订单量已经保持连续环比上涨的态势,这多少反映了经济活动的稳步复苏。
在订单量不及去年的情况下,今年网约车司机数量却在增加。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从今年1到6月发放的网约车驾驶员证,从398.8万本增加到了453万本,数量始终保持逐月增长的势头。
盘子小了,争抢的人却多了,难免造成当下网约车单价低的情况,而之所以司机数量的快速增加,离不开失业率上升的缘故,可以说让人唏嘘。
所以从情理上看,在司机们这么难的情况下,拒绝开空调是否也该得到些体谅呢?
从短期网约车司机的增加来看,大概多数人都是以兼职身份来过渡一下这段失业期间的日子,所以在用自家燃油车来从事网约车业务时,难免会更多顾及到成本支出因素,于是采取拒绝开空调或额外收费的办法,但这终究是少部分人的选择,也是暂时性的现象。
而对于有心从事全职网约车司机的用户来说,选择纯电动车来做网约车,日常开支必然要比燃油车少得多,因此在投身于这份事业之前,大概先去买一辆纯电动车更为合适。
要想做好服务行业,有很多细微地方是需要考虑到位的,但无法单凭一纸规定就能形成约束,这涉及到了服务人员具体的道德水平和行为规范,而像出行服务行业,空调开否的决定还会进一步关系到费用成本问题。
而在乘客投诉后,如果单纯通过惩罚司机来处理,此举固然能给行业作出警示影响,但此举并未完好顾及到司机的利益考虑。在社会兴起“社畜”、“996”的讨论之际,作为“打工人”一员的司机同样不应该被忽略,尤其是在当下的失业潮当中。
所以平台进一步让利,想必成为大众呼声下应尽的义务,但平台作为需要考虑盈亏的企业,要为此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似乎也强人所难……
因此在让各方为难的情况下,司乘之间通过友好协商来处理,或许才是最实际的办法吧。
传祺向往S7正式迎来OTA升级,共有16项新增功能,31项功能升级,57项体验优化,今天我们就试一下它的一些重要升级点,它能够越开越顺手,越开越强吗?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再进化,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刷新至2.6L
选低配却没省钱?价格越贵反倒越值?零跑B10配置拆解!
10万级纯电家轿PK:零跑B01与小鹏MONA M03谁更值?
工业义夫!比亚迪秦L DM-i再进化,百公里亏电油耗仅2.6L
我们走访了大众品牌线下门店,店内对于全新一代迈腾给出了全系2.6万元的现金优惠。金融政策为3年免息
坦克300是中国品牌里,卖的最好的硬派SUV,但是价格是20万起。如果预算在15万以内,有没有硬派SUV可选?有,北京汽车BJ40燃油版,裸车价只要不到13万了。
选燃油SUV看CR-V,燃油版锋尚版、轻混版智逸版性价比拉满,配置全还划算,闭眼入不踩坑!
我身旁的就是上汽大众全新的凌渡L的1.5T的车型,那大家知道,这次全新的凌渡L除了带来GTS那个高动力版本以外,那依旧长款的这个凌渡L其实动力系统也发生改变,现在全部加装了最新的那个1.5T Evo 2的发动机。
零跑B016个版本各有侧重,无论你是预算卡得紧、追求舒适,还是痴迷智能驾驶,都能找到合适的版本,关键是,哪怕入门版也比同级能打,怎么选都不亏。
限时30.09万,入门既是满配,沃尔沃全新S90,实力对标奥迪A6L
我们身后的这款就是上汽奥迪刚刚在8月1号新上市的A5L Sportback,其实目前这款车型我个人而言,也是奥迪家族里最为划算,或者说最有性价比的车型,没有之一。
我身旁就是全新的MG4,没错这台车今天也会正式的预售,那预售之前先和大家过一遍这台车的一些产品信息,那首先这台车确定会是一台紧凑型定位的两厢纯电车。
全能神车,高能出圈!比亚迪海狮06杭州上市&试驾“狮”力觉醒
十几万就能买到配备有二排独立零重力座椅的插混SUV,也太香了!
豪华纵置后驱只要16万起?成为“真男人”的成本变低了
移动桑拿房退退退!东风奕派eπ007降温黑科技谁用谁香!
今天是我这辆老普桑的第三集视频了,都整备的差不多了,该办理过户手续了,从北京开往大同,正好也测测这辆16年车龄的老伙计,综合油耗如何。
智能泊车辅助是实用还是鸡肋呢?通过铂智3X的车圈冰桶挑战,我们得出结论,智能泊车辅助非常实用,它能解决掉日常棘手停车位的停车难问题,可靠安全又丝滑。
中国混动市场激战正酣,豪华领域却仍缺一位“全能型选手”。沃尔沃汽车应势亮剑,推出基于全新SMA超级混动架构打造的战略力作——全新XC70。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豪华超混第一车”,即将于8月开启预售,下半年正式杀入战场。新车定位介于XC60与XC90之间,填补了40-50万级豪华混动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