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大部分国人的认知当中,买一辆合资车好像更有面子,在他们的心目中,日系车皮实耐用、德系车豪华有科技感、美系车宽敞气派,而对于起步较晚的自主品牌,虽然用料更足、做工更细、配置更高级,但是在部分人心目当中“质量不太行”“开出去没面子”的旧观念依然难以改变。
自主品牌销量迎头而上
令人欣喜的是,自主品牌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正在发生着改变。我们先看几组数据。
2021年,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创10年历史新高的44.4%;7月销量排行榜上,轿车前10中自主品牌占4席;SUV前10中自主品牌占7席;MPV前10中自主品牌占6席;车企销量前10中,自主车企占半壁江山。
特别是随着80、90甚至00后成长为汽车消费的主力,这个乐于穿李宁安踏、用小米手机的群体对国产品牌有着莫名的亲近感,但前提是我们的产品足够优秀。汽车消费同样如此,在年轻人注重的设计、配置、做工,特别是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中国品牌对消费需求的更深理解和更快的反应速度,在今天充分体现在了销量上。
销量的背后是产品力支撑
人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自主品牌销量的崛起,其深层原因正是产品力的提升。媒体测评表明,在很多产品性能指标上,自主品牌绝对不输合资品牌。
近期易车主办的一档“易车横评”栏目,对丰田卡罗拉双擎和比亚迪秦PLUS DM-i 进行了长达10万公里的耐久性测试,最后的结果是:
开10万公里,卡罗拉出现的故障数量是1,而秦是——0。
长期以来,丰田一直都是以“开不坏的丰田”这一诨号闯荡江湖,在大家心目中几乎就是“皮实耐造”的代名词。不过这一神话可能就要被改写了,因为现实就摆在面前:比亚迪秦PLUS DM-i的确没有出过一次故障或问题。
如果仔细对比这两款产品,我们还可以发现以下几点:
一、比亚迪秦PLUS DM-i具备比卡罗拉数量更多的车载传感器、接收器、中央处理单元以及其他智能化配置,当然还有更大容量的电池和更加复杂的电机电控系统。而我们都知道,对于汽车来说电子电器设备是比机械部件更容易出故障的。
二、秦PLUS DM-i 的载电池量高达18KWh,而卡罗拉双擎只有1.6KWh,要知道在锂离子电池成本高企的当下,两者的终端价格却处于同一水平上。而同样能够上绿牌的卡罗拉双擎E+车型则要20万元起步,比秦PLUS DM-i 贵了好几万元。这说明了什么?
三、众所周知丰田的这套混动系统已经有25年的历史了,比亚迪2008年推出第一代DM系统,起步比丰田混动晚了11年,造车历史更是晚了几十年。但是凭借全新的DM-i系统,比亚迪却做到了和老牌王者丰田一样水平的耐久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这说明了什么?
比亚迪垂直整合优势凸显
对于以上问题,小伙伴们可能见仁见智,观点不一。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毋庸置疑,这就是根本原因在于比亚迪长期以来一以贯之坚定不移的“垂直整合”战略。
比亚迪是做电池起家,所以无论是在纯电动车上使用的能量型电池,还是在混动车型上使用的功率型电池,这家公司都能提供出既hold住成本,又能对质量把控一清二楚的电池产品。
同时,比亚迪还是全球最大的手机、手机元器件和各种电子电器元器件的生产商之一,有着包括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在内的完整的IT产品链条。这也就解释了遍布在秦PLUS DM-i全身的那么多的电子电器零件,能够10万公里无故障。
D M-i技术不仅省,还更快
混合动力的最大诉求是为了省油。这次易车横评,秦PLUS DM-i在全程不充电的情况下,实测油耗是4.21L/100km。而且比亚迪DM-i同时还兼顾了性能,在比卡罗拉双擎重了200公斤(带电量增加)的前提下,秦PLUS DM-i的百公里加速还比卡罗拉双擎快了4秒(秦7.3秒/卡罗拉11.3秒)。
而且秦PLUS DM-i的车身尺寸更大,车内更安静,加速也更平顺,不仅全面碾压丰田卡罗拉双擎,更是以“快省静顺绿”的综合优势,对轩逸、朗逸、英朗等合资燃油车形成“降维打击”。而这样的情况,也正发生在元、宋、唐以及汉身上。
自主品牌正迎来自己的时代
曾几何时,中国品牌要追在合资车企屁股后面学习他们的发动机变速箱技术;但是当众多的合资车企还在享受着传统优势的红利而举棋不定的时候,中国车企如长安、比亚迪、吉利、长城等已经选择了向电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坚定转型。
汽车行业的技术变革百年一遇,自主品牌正在崛起。几年前,当你买了一辆比亚迪汽车的时候,周围的人也许会以疑惑的口气问“你怎么买了比亚迪?”而如今,当你开着一辆比亚迪汽车,周围的人一定会投来赞叹羡慕的眼神。这才是短短数年的变化,我们相信,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未来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
皓影如何以全能破局新势力围剿?
4月份全国热销,消费者为何如此偏爱?
合资正增长独苗,一汽丰田Q1销量飙升的三大王牌!
近日,比亚迪官方公布4月智驾车型销售数据,以213325辆的单月销量(占国内乘用车销量 71%)、超48万辆的累计销量(截至 2025年4月底),稳居智能辅助驾驶车型销量榜首。
近日,比亚迪官方公布4月智驾车型销售数据,以213325辆的单月销量(占国内乘用车销量 71%)、超48万辆的累计销量(截至 2025年4月底),稳居智能辅助驾驶车型销量榜首。
人车家-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态
第10000辆腾势N9整车下线!科技豪华赋能,领跑高端SUV市场
定单车主就表达了一下转单意向,结果就被催着支付尾款,而且还给不出准确交付日期,这车企到底多不自信啊,好像人家只是想换SUV,不是退订,车还没买就这种体验,用车您说会不会更糟心?要避坑吗?
三点拿捏中国用户,日系合资真的想明白了!
2025年小客车指标配额16万个,其中年度配额10万个,增发新能源指标6万个。增发的指标全部面向申请新能源指标的无车家庭配置。
小型SUV市场正在被消费者和车企同时抛弃。
就像电力或互联网基础设施需要很多的“工厂”,英伟达正在建造的东西,本质上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工厂”。
这是一段消化过去低效资产的阵痛期。
4月销量8.4万辆,比亚迪宋家族持续霸榜中国SUV销冠
随心自驾,雅阁给你不焦虑的底气
比亚迪领跑 4 月智驾车型销量榜,全民智驾战略成效显著
比亚迪超级e平台打造的比亚迪汉L EV和唐L EV,都搭载了比亚迪的双枪快充技术,车身左右两侧都有快充接口,两把快充枪同时充,就能实现充电功率的大幅提升,充电时长随之大幅减少。
Euro NCAP最近放出了2025款特斯拉Model 3的碰撞测试结果,在总体5星的评价下,测试车在四个测试大项目中的得分率分别为: 成年乘员防护:90%; 儿童乘员防护:93%; 弱势道路使用者防护:89%; 安全辅助功能:87%。 细究具体的评分项,除了正面100%碰撞对后......
随着 “全民智驾” 战略推进,比亚迪智驾车型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
比亚迪还曾在2023年赞助德国最古老、最负盛名的媒体和电视奖项德国Bambi奖。比亚迪在通过对此类国际文艺盛会的赞助,不断深化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提升“软实力”,让中国品牌元素登上越来越多的国际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