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极星这个新能源品牌最受消费者关注的一次。
近日,有汽车博主爆料称,一位极星2的车主反映,自己的极星2双电机长续航版因为事故导致电池板向内凹陷,4S店在检测评估后告知这位车主,车辆的底部电池铝板无法单独更换,只能整体更换整个电池组。
而整个电池组的更换报价,竟高达54万元。
送修的极星2双电机长续航版,官方售价为33.8万元。
消息一经曝出,舆论一片哗然。
大多数人都无法理解,为何更换整个电池组的报价,比整车的售价还要高。
也有人一脸懵逼,极星?听都没听过。
或许这个默默无闻的品牌很多人并不熟悉,但若提起它背后的两座大山,大家一定都不陌生。
极星汽车由沃尔沃汽车集团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共同成立,诞生之初,售价高达145万元的极星Polestar1让它短暂地小火过一把。
不过,由于品牌调性和中国市场水土不服,也因为其余种种原因,国内消费者并不对这个来自瑞典的豪华品牌投去青睐。
即使意识到首款车型定价过高的问题,及时推出更接地气的极星Polestar2,极星的销量也依旧惨不忍睹。
品牌官方至今未透露2021年全年在华销量,但是根据2.9万辆的全球销量以及专业人士推测,极星在国内市场全年销量约为2080台。
一个不被关注不被喜爱的品牌,却因电池组更换报价过高走入消费者视野,这并不能算是一件好事。
天价电池,极星背锅?
通常,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产生问题需要维修时,具体的维修价格需要由品牌门店进行检测、评估、决定。
是否需要对整个电池组进行更换,同样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此次事件中的极星2,因为意外撞山,大灯与底盘零部件均受损,受损更为严重的电池板是否令电池组内部一并受损,我们不得而知。然而门店在检修后提出进行电池组更换,其受损程度可见一斑。
在这里我们暂且将电池组受损细节按下不提。
以小鹏汽车为例,小鹏G3与小鹏P5的整车电池包在9万元左右,小鹏P7则为11万左右。而这三款车的售价分别为16.89—20.19万元、17.79—24.99万元以及23.99—42.99万元。
根据汽车行业分析师林述成的表述,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的费用是根据品牌、车型以及电池的种类决定的,一般来讲电池的费用占到整体车价的30%—50%。
显然,类似小鹏汽车这样的更换价格处在合理的价格区间内。
而极星2那54万元的数字,远超合理价格。
该车所使用的三元锂电池是市面上比较普遍的电池类型。在上市之初,极星2的电池组因为“安全”,也曾接受过好评。
铝制模组包裹的电芯、每12个电芯组成一个模块、共27个两层排列在底部的模块,极星2的电池包具备独特的构造,也具备优秀的抗冲击性和安全性。
针对电池起火的问题,极星2还在电池模组之间添加了隔热材料,避免起火后造成“连坐”。
一系列复杂的技术、一系列周到的安全层面考量,极星2对安全问题进行了能力范围内的解决,随之而来的却是维修的高成本。
一辆汽车的零部件的规模化程度与维修成本整体呈现反比的关系。而对于销量低、规模化程度低的极星2来说,独特的电池安全技术反而成为一种拉高维修价格的因素。
除此之外,近些时日行业内电池原材料成本都大幅上涨,电池包的价格自然而然也被拉高。
根据林述成的表示,“近期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电池的价格也在上涨,费用占整车可能达60%。”
同样很显然的是,规模化程度低、技术要求高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可以解释电池包更换价格走高,却无法成为极星2电池包价格高于整车价格的借口。
事件的最后,这辆极星2双电机长续航版没有维修也没有更换电池组,以全损收尾。具体的赔付细节,目前也还未有相关信息透露出来。
庙小妖风大的极星,还能在中国市场走多久?
5年前,极星汽车成立;2018年,首款插混轿跑极星1上市;2021年,第二款车型,纯电轿车极星2上市;未来的2022年10月份,品牌的首款纯电SUV极星3也将进行发布。
极星正在紧锣密鼓地布局着自己的产品矩阵,却忽视了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了解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主打安全、环保的极星2,明显沿用了沃尔沃的产品理念。但是照单全收的做法令它忘记了更根本的定位:新能源汽车。
485—565km的续航,怎么看,都不算符合国人对于30万级别的纯电车的续航要求。
包括品牌引以为傲的电池安全技术,也没能让它逃脱质量问题。
在今年3月23日,极星汽车便召回了2031辆国产极星2首发版车型,至于召回的原因,则是“车辆涉及动力电池能量控制模块等核心零部件出现故障问题”。
每次走入消费者视野,不是因为极星1的畸高定价,就是因为质量、维修等方面的负面消息的极星2。
极星缺得不是产品记忆点,也不只是产品卖点,而是一个足以说服中国消费者、足以抓住中国消费者痛点的优势。
极星中国和亚太地区前总裁内森·福肖曾表示:“就目前来讲,中国不是极星最大的市场,但我们相信在未来拥有了更多的产品布局之后,我们会看到在中国市场的增长。”
极星的问题,或许并不在于目前的产品布局不够丰富广泛。
单纯地聚焦于产品布局,也无法帮极星解决它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惨状。
如何让产品本土化,才是极星更应该迫切考虑的问题。
2021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2627.5万辆,同期美国市场销售新车1495.4万辆,整个欧洲大陆则是1175万辆。
中国巨大的汽车市场,对众多车企而言无疑是一块大蛋糕,谁都想来分一块。
但在分蛋糕之前,极星是不是先得了解一下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厚植根基,低调潜行,长安汽车股东大会解读韧性增长密码
使用燃油宝是否会堵塞三元催化呢
厚植根基,低调潜行,长安汽车股东大会解读韧性增长密码
奥迪A8烧机油严重不想大修是否可以解决
当下,电摩市场消费需求持续升级,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基础代步功能,而是向高端化、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对强劲动力的需求日益增长;年轻群体热衷个性化;大众对智能导航、舒适驾乘体验等科技配置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近日,全球高端智能电动车领导品牌小牛电动敏锐捕捉市场变化,......
2025环塔拉力赛 坦克Hi4-T阵容拿下3个赛段冠军 Hi4-T究竟强在哪?
徐工挖机第七届国际客户节成功举办
从破局者到领航者:广汽传祺MPV家族与中国MPV进化的双重叙事
领克作为吉利旗下主打年轻化的车型,在2024年9月上市了全新领克Z10,新车凭借年轻化的造型、中大型轿车定位,以及入门不到19万元的售价,在亮相之初便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
新场景赋能消费新生态,成都三和集团首届汽车文化嘉年华圆满落幕
DHL集团与电商平台Shopify深化合作,全球跨境物流再提速
近日,长安深蓝汽车因在车机系统中强制投放开机广告,在车主群体中引发轩然大波。这场由一条推广信息引发的信任危机,不仅暴露了车企营销边界的争议,更折射出智能汽车时代用户权益保护的深层矛盾。 强制推送点燃车主怒火 5月27日,大量长安深蓝老车主在社交平台集体发声......
TÜV莱茵举办低空飞行器制造企业管理体系创新探索研讨会,开启低空经济新航程
首届#捷途方盒子大会 打造中国越野旅行文化新标签 #2025款捷途山海T1上市 成为#首款纯电续航超220km混动方盒子
这可能是有史以来热度最高的一次粤港澳大湾区车展。
经过了10年的大众柴油门事件,最终两名高管入狱
传祺M8乾崑:东方智慧与科技豪华的完美融合
为见天地 见众生 见自己 捷途给用户放一场盛大的烟花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的表现可谓精彩纷呈,多家公司不足半年即斩获了逾10倍涨幅。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概股的回流,无论短期还是长期,港股都值得被高度关注。板块中,消费这条主线则无需怀疑,久涨调整很正常,涨涨停停的慢牛行情才是消费板块的正确打开方式。
汽车板块股市大幅下跌,汽车价格战,才是引发现象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