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宝马i3试驾:百年车企的底蕴不要简单概括为“油改电”

宝马i3试驾:百年车企的底蕴不要简单概括为“油改电”

驾仕派 9508浏览 2022-11-22 IP属地: 四川

宝马i3,这是宝马在电动车市场开山之作的名称。十年前宝马创造了那款很经典的城市通勤小车,十年后i3停产,然后顺理成章地切换到了3系的纯电版上——这既是对3系的重视,也是对“i3”这个称谓的重视。

对于i3的设计已经有很多的讲解了,但是还有几点细节可以聊聊。

1、首先是尺寸。3系长轴距版有着中国市场经典的豪华中型轿车的尺寸,所以i3同样是选择了长轴距版本。车身长度4872mm、轴距2966mm,都要比蔚来ET5、特斯拉Model 3更有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ET5、Model 3不太像中型豪华车,比3系小,就是因为它们都不是长轴距尺寸。

2、车身高度,宝马i3是1481mm,相比燃油版3系高出了18mm,但是这个高度是低于蔚来ET5的。所以在造型比例上,i3还是保持了经典3系的样式,没有变得很奇怪,不是“驼背”的感觉。

3、在空气动力学上,i3也很用心。前脸采用了主动式进气格栅,两侧也有通风口。还采用了19寸的低风阻轮毂,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个轮毂和车身侧面是齐平的。车尾的扩散器,也是为电动化车型专门设计的。从这些细节就可以看出豪华车企在设计上的功力。

内饰方面的变化也不少。在传承宝马传统内饰设计的基础上——比如经典的面向驾驶员一侧的布局、熟悉的三幅式运动方向盘、N多的按键以及iDrive操作面板之外,也做了那种很符合电动化特征的简化设计。

1、12.3英寸和14.9英寸的曲面屏幕,后面是金属的支架,很有科技感。新系统是ID8,支持无线CarPlay、各种小程序。全新的科技感的界面设计很精细。

2、换挡机构变成拨片,并且启动按键变成蓝色。同时启动按键也和安全带联动——必须要系上安全带才能完全准备就绪启动电机,否则仅仅是上电。

3、新车型简化了按键设计,尤其是多媒体按键和空调组件等等,只保留了必要的快捷按键。很多功能都可以通过语音操作来完成,效率也还是不错。

4、空间体验上,前后排都延续了长轴距3系的表现,对比Model 3或者ET5都有很明显的优势。比如后排至少拥有两拳三指的膝部空间,而后排头部空间通过挖空处理更有一拳四指左右。在乘坐方面也是采用了更长的坐垫,整个坐姿都很舒服,丝毫没有局促感,也没有因为底部的电池组而改变内部的纵向空间。

当然,宝马i3后排中间也保留了凸起。这是因为i3没有去改变车身的结构,直接沿用了燃油版设计。毕竟如果大改中间的传动轴框架就是对车身结构进行调整,整个碰撞设计都要重来。而宝马表示这个通道就留给了高压线束等零部件,也是解决纵向空间的一种方式。

关于驾驶层面,之前同事试驾宝马i3主要是在赛道。宝马希望展示电驱的3系同样能够作漂移、甩尾这些动作,“很宝马”的特色。

实际上作为一台后驱电动车,宝马G20这代本身就很容易“起漂”。现在这辆eDrive35L的电机又达到了210kw、400Nm,所以要甩起来就更容易了。再加上宝马i3重心比3系低了44mm,所以很适合在赛道开。

但是今天,我们要把i3作为日常驾驶开,来看看它是否符合日常驾驶的需求。

1、动力输出方面,宝马i3的动力已经是很有优势了。而且宝马采用的是电励磁电机——不是永磁同步也不是异步交流。电励磁简单说就是低速和高速性能都很好,所以i3的电机输出很线性,感觉一踩就有,往高转有劲,高速巡航效率也高。但问题就是冷却系统要求高,技术难度大一些。

2、除了正常的D挡之外,还提供一个B挡模式,就是宝马i3的单踏板模式。其实宝马是很早研发单踏板的车企,最早的那个小车i3就有,现在B挡已经做得很好了,有一个线性减速动作。另外这个B挡可以有三挡选择,同时也能配合不同驾驶模式进行选择,所以也算是“各取所需”。

3、宝马i3的刹车前段电子味较重,基本上就是普遍CRBS的调校风格,后半段才有机械刹车介入,来得很强。现在大家都这样做,毕竟节能。

另外这款车刹车时,会有比较明显的点头动作,并且是动静很大的那种。这一点,和我的福特电马简直一样。据说这个点头动作在这两代宝马上都有,祖传问题。个人猜测就是车重原因,然后悬挂偏软,所以踩下去的那一下会有点头。而使用B挡的时候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电机反转带来一个反向的力。

4、底盘的变化是宝马i3很有意思的地方,我个人认为宝马i3的底盘和燃油3系有九成接近。剩下的10%的差距主要是后悬采用了空气悬挂和防倾杆,带来了不同的感知。

原因是空悬可以抬高车身,毕竟i3很重,空车就有2029公斤,坐上三个人差不多2.3吨了,所以车身就可能下沉。这时候对布置在底盘的电池组离地间隙要求就很高,而空气悬挂正好可以把车身高度撑起来。所以,这个空气悬挂和操控关系不大,也不能手动调,主要是解决离地间隙的问题。

还有则是i3增加了原厂后防倾杆,能够增强整车刚性,同时让整个后悬挂更硬,我个人猜测目的是可以承接住换装空气悬挂后的抛离感。

在实际驾驶感受上,宝马i3的底盘主调是以舒适为主的,这点和燃油版3系一致。在高速或者城市快速路那种平整路面会感受得很明显,整个车辆会有一些微微的起伏感。甚至在碾过比较高的减速坎时都会很舒服。并且在坑洼路面行驶的时候,整车的后轴会有一些横摆,也是很典型的偏软悬挂的调校。

但是,尽管主调是舒适,可宝马i3的后悬却会有很多细碎的震动传递给驾驶者。尤其是在颠簸比较密集路段,或者遇到一些水泥路面上的高减速坎,如果这时宝马i3的速度又比较低——大概50kph以下的话——后轴一方面是起伏感的上下运动,另一方面在这个上下过程中伴随很多零碎的小震动——这不是韧劲,而是比较硬朗的承接。

因此,我看很多车评人在说宝马i3底盘硬、底盘颠,其实并不是特斯拉Model 3那种硬,只是小频震动多觉得硬。

我个人猜测,这同样和宝马i3的底部电池组布置有关。一方面是空气悬挂带来柔和感,但另一方面为了避免悬挂太软导致电池组擦地,所以弹簧阻尼调得偏硬,再加上后防倾杆的作用,来迅速承接这种起伏。这就导致了宝马i3后轴给人的感觉颇为奇怪,又有起伏,又有不少的小震动。

当然,这是在特定路况下的感受,比如坑洼的水泥路面,或者密集减速带才会感受明显。如果只是考虑城市道路驾驶,我觉得也并不会有太大影响,只是一个细节感知的问题。

而要是在高速巡航状态下,平整的路面还是能够感知到底盘的扎实和舒适。尤其是高速碾过路面接缝和减速坎的那种利落感,又让你能够感知到宝马底盘的扎实和沉稳。

总结:

开下来,全新宝马i3还是有弹有赞。

好的地方就是,它保留了一款BBA级别豪华中型车所有的一切,从产品到品牌,让你觉得这就是一辆宝马3系,只不过动力总成换成了电驱,性能还更好了。和特斯拉或者蔚小理相比,宝马依然是最值得信赖的豪华品牌。

不好的地方就是,你可能还在纠结它是一款“油改电”,换个高情商说法是,这就是“油电共生”。而油电共生平台确实会局限宝马对这款电动车的调校,需要做出妥协。

最后就是,当你还在纠结的时候,不妨再看看宝马i3的价格——现在29.8万元的价格,已经显示出足够高的性价比了。

一手BMW,一手新势力,一样、甚至更便宜的价格,你或许真的可以做出选择了。

文|JackieLXX

拍摄|驾仕派

文章标签:
新能源 试驾测评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8798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